謝海花,屈輝,張娟,盧明*
(焦作市人民醫院 1 神經外科,2 護理部,3 神經功能科高壓氧室,河南 焦作 454000)
躁動屬于神經外科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不良表現,臨床發生率高達27%~46%,屬于造成非計劃拔管及軀體損害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臨床常通過限制患者肢體活動等保護性約束措施確保患者安全,維持其正常臨床治療,但保護性約束措施可能會加劇患者的躁動、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還可能會損傷其皮膚,引發關節功能障礙、末梢神經血運不良等一系列并發癥[2]。鑒于此,本研究探討基于舒適護理的保護性約束在神經外科躁動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200 例躁動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100 例。觀察組男58例,女42 例;年齡45~79 歲,平均(65.82 ± 8.93)歲;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10~17 分,平均(12.48 ± 2.10)分。對照組男55 例,女45 例;年齡43~80 歲,平均(65.77 ±8.10)歲;GCS 評分10~16 分,平均(12.45 ± 1.98)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伴有明顯躁動癥狀,且鎮靜-躁動分級為Ⅲ~Ⅳ級;②進行保護性約束前具體約束部位無任何損傷;③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臟器功能障礙;②合并認知或精神障礙;③有血液系統疾病;④依從性較差;⑤中途因故未能堅持完成研究。
1.3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約束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生活護理、肢體約束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舒適護理的保護性約束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為患者安排單間病房,并播放一些節奏輕松的歌曲給患者聆聽;病房床頭上擺放適量的安神香包,以減輕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②視患者情緒狀態適當調節約束帶的根數及松緊度,同時適當增加巡視,單次巡視時間控制在10~15 min,持續監測患者皮膚、肢體尤其是約束部位的血液循環情況。③利用階段性、短暫性及持續性約束等方式進行保護性約束,在護理人員交接班時、午休及夜間休息時分別對患者進行1 h、2 h、8 h的保護性約束,其余時間由護理人員、護工或患者家屬進行持續性看護,無需給予保護性約束。④護理人員耐心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多進行撫觸護理,在撫觸時將患者手部放在毛巾上,家屬用大拇指放在患者手背中間,并將四指置于掌心,然后對患者手背、手心及手指實施按摩與揉捏,對患者雙手進行交替性撫觸,每次撫觸約20 min,每日撫觸3 次。⑤動態評估患者躁動程度,對滿足解除保護性約束條件的患者盡快解除約束,同時讓患者知曉日常行為的注意事項,并囑咐患者家屬持續監測患者情況,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反饋。⑥做好壓瘡、跌倒等不良事件的預防措施,如不在病房內擺放有棱角的設備、物品,使用一次性保護性約束器具等。
1.4 觀察指標①躁動程度。于干預前后采用鎮靜-躁動分級標準[3]評估兩組患者的躁動分級情況,其中小動型為Ⅰ級,中動型為Ⅱ級,大動型為Ⅲ級,狂動型為Ⅳ級。②并發癥發生率。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關節痛、皮膚損傷、肢體功能損害及末梢循環受阻等并發癥發生情況。③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 《護理滿意度調查表》 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滿分100 分,分為滿意(≥90 分)、比較滿意(80~89 分)、一般滿意(70~79 分)、不滿意(<70 分)四個等級。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躁動程度干預后,觀察組躁動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躁動程度比較 [n(%)]
2.2 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低于對照組的13.0%(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2.3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0%,高于對照組的82.0%(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近年來,舒適護理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中,且獲得了廣大患者得一致認可。舒適護理是以整體護理作為護理基礎,并將整體護理、創造性護理及個性化護理等結合于一體而形成的護理模式,相比于既往的常規護理模式,其與 “生物-心理-社會” 的現代化醫學模式更為契合。有研究[4]指出,在神經外科躁狂患者的保護性約束中進行分時段舒適護理可有效降低非計劃拔管率,改善末梢血運狀態,有助于縮短保護性約束時間,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本研究中,基于舒適護理的保護性約束主要從環境、心理、生理三個方面入手,環境舒適護理可有效減輕不良環境因素對保護性約束患者的不良影響;心理舒適護理有助于減輕保護性約束患者躁動、焦慮等不良情緒;生理舒適護理可減輕患者躁動等不良狀態,為其提供生理方面的舒適性體驗,其中撫觸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元的修復,喚醒其腦干網狀結構,進而緩解進行性意識障礙引發的躁動癥狀。
佘菲等[5]的研究表明,對神經外科躁動患者采取基于舒適護理的保護性約束可減輕其躁動程度,降低非計劃拔管率、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躁動程度低于對照組(P <0.05),提示基于舒適護理的保護性約束可有效緩解神經外科躁動患者的躁動程度。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 <0.05),提示基于舒適護理的保護性約束可顯著減少神經外科躁動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提升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基于舒適護理的保護性約束可有效減輕神經外科躁動患者的躁動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