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每年的4 月23 日為“世界讀書日”,號召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來讀書,從而建設書香社會。對于讀書這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口味:有的人喜歡看小說,有的人喜歡讀戲劇,有的人喜歡讀詩歌,有的人喜歡讀科普。大家興趣不同,讀書的方法卻可以互相借鑒。
一、與公主和惡龍有關的“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為什么選在4月23日這一天呢?這個日子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
世界著名的文學大師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都是在1616 年4 月23 日去世的,巧合的是還有許多著名的作家是在這天出生的,為了紀念他們為人類文明做出的卓越貢獻,1995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每年的4 月23 日定為“世界讀書日”。
關于“世界讀書日”,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公主,被一條惡龍困在了深山里,一名路過的勇士憑借過人的智慧與毫不退縮的勇氣,將公主從惡龍的手里拯救了出來。公主為了報答勇士的救命之恩,便贈予他一本書,那天正是4 月23 日。從此以后,當地的人們就把書看作膽識和力量的象征,姑娘們會把自己喜歡的書送給心上人,對方則會以玫瑰花回贈。
二、冰心讀書的三個妙招
謝婉瑩這個名字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提起冰心,大家都如雷貫耳。冰心是謝婉瑩的筆名,她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兒童文學家、詩人、作家和翻譯家,被稱為“世紀老人”。
冰心的作品清新優雅,文筆流暢,代表作有《繁星》《冰心全集》等,在文壇享有“文壇祖母”的名號。
受父親的影響,冰心很小的時候便讀過《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名著,還閱讀了很多國外作品。
冰心非常喜歡讀書,對書愛不釋手,她認為,一個人讀書應該博古通今,不僅要讀國內的經典,也要對國外的作品有所了解,而且對文學、自然科學都要有所涉獵。這樣寫作的時候,文字才能生動流暢,表達才能更深刻,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便是如此了。
俗話說“熟能生巧”,讀書也是一樣。冰心認為,遇到自己喜歡的作品,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閱讀,這樣才能理解得深刻透徹,做到舉一反三,才能將所讀到的東西應用自如,創造出屬于自己的風格。
冰心還說,想要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必須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大家在讀文章的時候,每當讀到自己喜愛的詞語或句子,就應當記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可以大大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并能起到鞏固記憶的效果,有著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冰心的讀書法,可以概括成“博覽群書”“熟能生巧”“筆記妙用”這三點,你學會了嗎?
三、嗜書成癮的聞一多
聞一多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畢業于清華大學,曾發表過《旅客式的學生》《西岸》《紅燭》《死水》等作品。
抗日戰爭時期,聞一多積極投身于愛國運動中,抗戰勝利后,因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不滿,又毅然投身于反對獨裁、爭取民主自由的斗爭。
1946 年7 月15 日,在革命烈士李公樸的追悼會上,聞一多做了一篇名為《最后一次演講》的演講,這也真的成了他最后一次的演講。當天下午,聞一多在昆明被暗殺。聞一多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給人們留下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如家喻戶曉的《七子之歌》。
聞一多先生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如《詩經》《周易》《莊子》等,甚至是甲骨文都有過研究,被郭沫若評價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聞一多酷愛讀書,他對書的癡迷遠超常人。關于聞一多好讀書這件事,還有一則趣聞。據說,聞一多結婚時,前去迎接新娘的花轎都已經到了大門外邊,只等著聞一多將新娘子迎進家來。可是這時他卻消失了,大伙兒找不到他,急得團團轉,最后在書房里才找到他。當時他還穿著一件舊袍子,手里正拿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呢。人們又氣又急,哭笑不得。
(本欄目文章選自《語文課超有趣:部編本語文教材同步學·五年級上冊》,溫沁園、鄭以然主編,李貝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0年6月版,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