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明確了組建國家數據局。根據該方案,國家數據局將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省級政府數據管理機構結合實際組建。
“數據之治”是“中國之治”的一個重要切入口。通過組建國家數據局,為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增能,為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注入變革力量,意義深遠。國家數據局承擔起研究擬訂數字中國建設方案、協調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信息化、協調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協調國家重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推動信息資源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等職責,肩負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和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建設等職責,勢必加快提升政府相關決策、執行、整合和服務的能力,加快消除“數據孤島”、拔除“數據煙囪”,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前,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本身是一個為政府賦能、為市場增效、為社會賦權的過程。組建國家數據局,有利于解決目前數據要素、數字經濟領域發展的制度性難題,有利于發展和創新數據、算法、算力等數字經濟相關產業,有利于形成數據要素流通和使用的良好發展格局,促使數據聚起來、動起來、用起來、活起來,為強化數字引領、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釋放改革創新活力。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傳統產權、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提出新課題。通過“數據之治”,構建起與數字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能夠為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驅動力量。組建國家數據局將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支持數據流通交易和數據要素市場更好發展,進一步夯實數字基礎設施這一數字經濟底座,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強化動力支撐。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數字化轉型正在從整體上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讓我們堅定改革信心和決心、匯聚改革合力,再接再厲、銳意進取,共同繪就數字中國的新畫卷。
文/楊博 節選自《廣州日報》
《談判:如何在博弈中獲得更多》
作者:蓋溫·肯尼迪
本書是英國談判專家蓋溫·肯尼迪首版于1982年的經典作品。作者本著實用原則,通過清晰直接的“談判語言”和真實生動的生活案例,解讀了25個談判實戰策略,策略都附有自測和情景分析,幫助讀者打破心理限制,提高談判策略,掌握談判技能,在生活和工作的多種談判場景中掌控局面、獲得更多。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邏輯判斷力》
作者:約翰·亞岱爾
你是否總是面對太多選項不知從何下手?抑或是猶猶豫豫錯失了決定的最好時機?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十個章節,詳細地介紹了判斷和決策過程中的各類注意事項,告訴讀者如何作出高效而正確的決策。
《管理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亨利·明茨伯格
本書提供了一種特立獨行、離經叛道的前沿管理觀,和此前所見過的管理觀都大相徑庭。作者用獨到觀點助你透過混亂、矛盾、多姿多彩的管理萬象,學會深入思考管理問題,打開思路并最終深入思考自己的管理風格,激發更具創造性的管理思維。
編輯/王盈 統籌/蘇曉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
中國經濟回升強化全球復蘇跡象
3月15日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預期復蘇基本步入軌道。其中,零售額增長,消費正成為經濟增長引擎。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中國經濟專家朱莉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中國經濟形勢好轉,有助于全球經濟整體復蘇。

巴西《論壇》雜志網站
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樹立新典范
中國式現代化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正為世界樹立新典范。與注重資本積累的西方現代化邏輯相比,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換言之,就是先要通過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以推動持續增長。
彭博新聞社
中國正以實際行動努力兌現“雙碳”承諾。
根據2023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將瞄準對煤炭的更高效利用和相關先進生產技術,還將單位GDP能耗目標設定為降低2%左右。這些措施凸顯了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獨特做法。相關政府部門表示,將可再生能源大型項目、電力存儲和電網升級作為2023年的工作重點。
路透社
國家數據局將助力建設?“數字中國”
中國宣布了組建國家數據局的計劃,將其描述為統籌中國數據資源和實現“數字中國”愿景的努力。按照“數字中國”愿景,中國人將生活在智能、聯網的社會中,數據將與勞動力和資本一樣被視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幫助中國更有效地參與全球市場。
《聯合早報》
“兩會”揭示中國經濟新路向
中國決心推動“制造”向“智造”轉變,加快重點制造領域的數字化與智能化發展,硬科技產業獲得政策性扶持。2023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了中國政府著重發展實體經濟的堅決意志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努力。為此,中國將加大力度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展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
“一帶一路”造福中低收入國家
通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一帶一路”倡議可額外幫助87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為推動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合作,中國實施了許多項目,以促進互聯互通和產業產能合作。中國全國“兩會”對GDP、出口、投資和社會發展等都設定了目標,這將進一步增強“一帶一路”倡議的范圍和效用。
編輯/王盈 統籌/蘇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