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適應稻蝦共作水稻長秧齡壯秧技術的研究及應用

2023-05-23 18:27:34莊軍年胡恩祥高為焱楊青陸海空翟永良
江蘇農業科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水稻

莊軍年 胡恩祥 高為焱 楊青 陸海空 翟永良

摘要:通過研究不同配方育秧基質、播種量、秧齡、施肥量和化控量對水稻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單株干質量的影響,探究適應稻蝦共作水稻長秧齡壯秧指標及其綜合稻秧培育技術,主要結果如下:木薯渣+蛭石+草炭配方育秧基質理化性質能滿足水稻培育長秧齡壯秧的要求,基質養分不能滿足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的要求,需要增加施肥、化控等培育措施。適合蘇北地區氣候條件和稻蝦共作生產茬口要求的水稻長秧齡壯秧指標為秧齡30~35 d,葉齡 5~6葉,株高20 cm左右;單株干質量40 mg左右,莖基粗2.5~3.0 mm;葉片上舉、色綠;根系成毯,適宜機插。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應適當降低播種量,常規粳稻(南粳9108)以60~80 g/盤為宜。施肥宜采用葉面噴施,不宜采用秧盤基施,秧盤基施有出現肥害風險。葉面噴施從2葉開始至5葉每葉1次,噴施濃度2葉期0.6%尿素+0.2%硫酸二氫鉀,其他時期0.8%尿素+0.2%硫酸二氫鉀;噴施量50~100 mL/盤。噴施多效唑可降低株高,增加莖基粗;秧苗葉片上舉,群體通透性好,有利于培育老壯秧。噴施濃度不宜太高,25%多效唑稀釋倍數大于2 000倍液為宜。

關鍵詞:稻蝦共作;水稻;秧齡;壯秧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3)08-0098-07

基金項目:江蘇省蘇北科技專項(編號:SZ-XY202002)。

作者簡介:莊軍年(1963—),男,河北威縣人,碩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水稻育秧基質研發工作。E-mail:zhuang9008@sina.com。

稻蝦共作是一種稻蝦雙豐收的高效種養模式。以 “中國龍蝦之都”著稱的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的稻蝦共作種養模式即收獲一季稻二季蝦,一般產克氏原螯蝦 1 500~1 800 kg/hm2、收獲水稻5 250~7 500 kg/hm2,收益30 000元/ hm2左右,高的可達60 000元/ hm2以上[1]。奚業文等的生產試驗結果也證明,稻蝦共作水稻平均產量為9 450 kg/hm2,克氏原螯蝦產量為1 350 kg/hm2,綜合利潤為 30 000元/hm2[2]。稻蝦共作也是一種稻蝦互利互惠的綠色發展模式。稻蝦共作水稻的遮陰作用可以為克氏原螯蝦在夏季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茂密的稻稈和稻葉也是克氏原螯蝦的天然隱蔽物,可防止鳥類等敵害生物的襲擾;水稻吸收了水中的養分可使水質得到凈化,有利于克氏原螯蝦的生長。稻蝦共作克氏原螯蝦對水稻生長也有利。克氏原螯蝦可以清除稻田中的雜草,種稻期間無需除草,省工省時,可大大減輕勞動強度;克氏原螯蝦在稻田中的覓食活動有疏松土壤、增加水稻根部含氧量的作用,水稻根系發達,可增強水稻對土壤中養分的吸收,有利于水稻的增產;克氏原螯蝦的排泄物和剩餌可以為水稻生長提供養分;克氏原螯蝦可捕食部分害蟲,有降低病害發生的作用,若結合黑光燈誘捕蟲,整個水稻生長期只需打1次生物農藥治蟲即可,既減少了藥物費用的支出,又可以生產出無農藥殘留的有機水稻,所生產的稻米售價高,增效效果顯著[3-4]。

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勞動力日益緊缺,水稻機插省工、省力、高效,實現稻蝦共作水稻機插可有效解決勞動力緊缺的問題,進而能進一步促進稻蝦共作這一新型種養模式的推廣和發展。稻蝦共作水稻如果采用中小苗機插,水稻秧苗弱,移栽后緩苗期長[5],且易被克氏原螯蝦傷苗,不利于水稻高產。水稻中小苗機插對克氏原螯蝦生產也有不利影響,主要是水稻小苗栽后長時間不能灌深水,克氏原螯蝦入田時間推遲,共生期縮短,壓縮了克氏原螯蝦的生長時間,影響克氏原螯蝦產量,稻蝦共作水稻若采用長秧齡壯秧機插則可有效彌補中小苗機插的不足。本試驗以培育適應稻蝦共作水稻長秧齡壯秧為目標,開展育秧基質組配、施肥、化控等關鍵技術研究,目的是確定適合蘇北地區稻蝦共作水稻長秧齡壯秧指標及其綜合培育技術。

1 試驗設計及方法

1.1 試驗時間、地點

試驗于2022年1—12月在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觀音寺鎮工業集中區淮安佳禾興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內進行。

1.2 試驗設計

1.2.1 育秧基質組配及其育秧試驗

試驗秧盤長×寬×高分別為60 cm×30 cm×3.2 cm,試驗水稻品種為南粳9108;播種量為100 g/盤。育秧基質組配處理:(1)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 3 ∶1 ∶0;(2)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5;(3)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1;(4)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1.5。

1.2.2 播種量試驗處理

基質配方為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5,播種量為60、80、100、120 g/盤。

1.2.3 播期(秧齡) 試驗處理(播種量80 g/盤;基質配方 ∶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 3 ∶1 ∶0.5;種子常溫浸種24 h,35 ℃催芽24 h),處理分為5月5日播種(40 d秧齡)、5月10日播種(35 d秧齡)、5月15日播種(30 d秧齡)。

1.2.4 施肥試驗處理 [播種量為80 g/盤;基質配方: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5;復合肥養分總含量45%(N、P2O5、K2O含量均為15%);葉面肥噴施濃度1%(0.8%尿素+0.2%磷酸二氫鉀)]:處理為(1)對照;(2)秧盤基施復合肥10 g/盤;(3)秧盤基施復合肥 15 g/盤;(4)秧盤基施復合肥20 g/盤;(5)秧盤基施復合肥15 g/盤+3葉噴葉面肥;(6)秧盤基施復合肥15 g/盤+3葉噴葉面肥+5葉噴葉面肥。

1.2.5 肥料秧盤基施與葉面噴施比較試驗處理 (播種量60 g/盤;基質配方: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5):處理為(1)對照;(2)基施45%復合肥 20 g/盤;(3)2、3、4、5葉噴施葉面肥(2葉噴0.6%尿素+0.2%磷酸二氫鉀,其他時期噴施0.8%尿素+0.2%磷酸二氫鉀)。

1.2.6 葉面肥使用次數 試驗處理(播種量為 60 g/盤;基質配方: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5;2葉期葉面肥為0.6%尿素+0.2%硫酸二氫鉀,其他時期葉面肥為0.8%尿素+0.2%硫酸二氫鉀):處理為(1)2、3、4、5葉噴葉面肥,100 mL/(次·盤);(2)3、4、5葉噴葉面肥,100 mL/(次·盤);(3)3、4葉噴葉面肥,100 mL/(次·盤)。

1.2.7 化控試驗處理[播種量為80 g/盤;基質配方: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5;3、5葉噴葉面肥,葉面肥濃度1%(0.8%尿素+0.2%硫酸二氫鉀)]:處理為(1)對照;(2)3葉噴施25%多效唑2 500倍液;(3)3葉噴施25%多效唑2 000倍液;(4)3葉噴施25%多效唑1 500倍液。

1.3 試驗方法

1.3.1 育秧基質EC值、pH值、容重測定 步驟為取樣→烘干→30 mL基質(同時稱質量測容重)+150 mL 水→攪拌45 min→靜置60 min→過濾→測定。

1.3.2 育秧基質有機質、總養分(N+P2O5+K2O)含量測定

按NY/T 304—1995《有機肥料有機物總量的測定》測定有機質含量;按NY/T 297—1995《有機肥料全氮的測定》測定全氮含量;按NY/T 298—1995《有機肥料全磷的測定》測定全磷含量;按NY/T 299—1995《有機肥料全鉀的測定》測定全鉀含量。

1.3.3 育秧試驗取樣方法 試驗進行到35 d,在秧盤左右2個中心位置選取10 cm×10 cm面積秧苗進行考察、測量。

1.3.4 育秧試驗主要考察指標及測定方法

考察指標及測定方法為(1)株高:測量秧苗莖基部到最高葉片葉尖高度;(2)葉片數:記錄秧苗主莖真葉數;(3)葉色:觀察葉色,按黃綠、綠、深綠分類;(4)莖基粗:游標卡尺測量秧苗莖基部寬度;(5)單株莖葉干質量:烘箱105 ℃烘干3 h稱干質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添加不同比例草炭基質理化性質、養分含量及其育秧結果

2.1.1 添加不同比例草炭基質的理化性質和養分含量

由表1可知,添加草炭對基質EC值影響最大,特別是由不添加(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到添加(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5)EC值下降幅度最大,由3.23 mS/cm降到2.75 mS/cm,差異顯著。其他處理EC值也隨著草炭添加比例的增加而緩慢下降,與CK差異顯著。添加草炭其次影響的是基質pH值,變化趨勢是隨著草炭比例增加pH值逐漸下降,當草炭添加比例超過1時pH值下降幅度與CK相比達到顯著水平。添加草炭對容重的影響較小,有隨著草炭比例增加而下降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添加草炭對基質有機質和總養分含量影響比較大,添加草炭基質有機質和總養分含量增加明顯,與不添加草炭(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相比,草炭添加比例達到1(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1)的基質有機質和總養分含量分別提高了8.3百分點、1.3百分點,提高幅度分別為27.4%、59.1%;添加比例達到1.5(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 3 ∶1 ∶1.5)的有機質和總養分分別提高了11.2百分點、1.7百分點,提高幅度分別為37.0%、77.3%;二者與不添加草炭處理的對照相比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

2.1.2 添加不同比例草炭基質育秧結果

添加不同比例草炭基質35 d育秧試驗結果見表2。結果表明,不同配方之間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差異不大,單株干質量差異比較大,且是隨著草炭比例增加而下降。與不添加草炭(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0)相比,添加比例達到1(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1)時單株干質量下降了2.6 mg/株,下降幅度為6.9%;添加比例達到1.5(木薯渣 ∶蛭石 ∶草炭質量比=3 ∶1 ∶1.5)時單株干質量下降了2.9 mg/株,下降幅度為7.7%。二者與不添加之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35 d秧苗葉色觀察結果顯示,所有配方基質處理秧苗葉色均為黃綠色,不是壯秧表現。

2.2 播種量試驗結果

不同播種量處理35 d育秧試驗結果見表3。結果表明,播種量對秧苗各指標中影響最大的是單株干質量和莖基粗,且都是隨著播種量降低而增加。播種量由120 g/盤降至60 g/盤,單株干質量增加了14.5 mg/株,增幅為46.2%,莖基粗增加了1.1 mm,增幅為61.1%,2項指標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還可以看出,同樣是單株干質量和莖基粗,不同播種量處理之間變化幅度不同,播種量由120 g/盤降至 100 g/盤,兩者分別增加了0.6 mg/株和0.3 mm,增幅分別為1.9%、16.7%;播種量由100 g/盤降至 80 g/盤,二者分別增加了9.6 mg/株和0.6 mm,增幅分別為30.0%、28.6%;播種量由80 g/盤降至 60 g/盤,二者分別增加了4.3 mg/株和0.2 mm,增幅分別為10.3%、7.4%。可以看出,播量由 100 g/盤降至80 g/盤,單株干質量和莖基粗增幅明顯高于其他2個播種量處理之間的增幅。

降低播種量對葉片數沒有顯著影響,對株高影響呈現隨著播種量減少而增加的趨勢,播種量降至 80 g/盤以下,株高增加達到顯著水平。

秧苗密度調查結果表明,播種量120 g/盤秧苗密度高于60 g/盤,差異顯著,其他2個處理差異不顯著。還可以看出隨著播種量降低單位面積株數沒有成比例減少,播種量由120 g/盤降至60 g/盤,降幅為50%,而密度由1.7株/cm2降至1.3株/cm2,降幅僅為23.5%。

2.3 播期(秧齡)試驗結果

不同秧齡處理育秧試驗結果見表4。結果表明,35 d秧齡與30 d秧齡相比,秧苗各個指標都有較大幅度提高,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分別提高3 cm、0.9張/株、0.5 mm、11.5 mg/株,提高幅度分別為18.1%、21.4%、22.7%、43.9%,差異性均達到顯著水平。而40 d秧齡與35 d秧齡相比,各個指標提高幅度明顯小于前者,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分別提高0.2 cm、0.1張/株、0.1 mm、1.3 mg/株,提高幅度分別僅有1.0%、2.0%、3.7%、3.4%。觀察秧苗葉色發現,隨著秧齡增加,葉色逐漸變淡,30 d秧齡呈現綠色,35、40 d秧齡變成黃綠色。無論是秧苗各項指標變化趨勢還是觀察秧苗葉色,都說明35 d后秧苗生長越來越慢,已經不適宜秧苗生長。

2.4 施肥試驗結果

不同施肥處理35 d育秧試驗結果見表5。結果顯示,所有施肥處理秧苗各項指標都高于等于對照,其中以秧盤基施15 g/盤+3、5葉噴葉面肥處理最優,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2.5 cm、0.5張/株、1.1 mm、13.9 mg/株,其次是秧盤基施15 g/盤+3葉噴葉面肥處理,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2.2 cm、0.3張/株、0.8 mm和10.0 mg/株,2個處理與對照之間差異顯著。秧盤基施不噴葉面肥各處理之間秧苗各指標有2個變化趨勢,一是各處理之間差異不大,這可能是澆水致使肥料淋失所致;二是沒有隨著施肥量增加各項指標同步增加,而是以基施15 g/盤秧苗最優,20 g/盤秧苗各指標反而下降,但差異不顯著。20 g/盤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分別比15 g/盤下降了 0.3 cm、0.1張/株、0.1 mm和3.0 mg/株,這可能是施肥量太大對種子發芽、出苗以及秧苗生長產生不利影響。秧盤基施與秧盤基施+葉面噴施處理比較,后者秧苗各項指標都優于前者,秧盤基施+葉面噴施的最優處理15 g/盤+3、5葉噴施比秧盤基施最優處理15 g/盤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分別提高了1.6 cm、0.3張/株、0.7 mm和6.4 mg/株。

觀察不同處理秧苗葉色發現,對照葉色最淺,肥料秧盤基施葉色呈現黃綠色,肥料秧盤基施+葉面噴施葉色最深,呈現綠色。可以看出,對照和肥料秧盤基施處理后期是缺肥的表現,肥料秧盤基施+葉面噴施則無缺肥現象。

2.5 肥料秧盤基肥和葉面噴施使用效果比較試驗

表6為不同施肥方法處理35 d育秧試驗結果。結果顯示,施肥處理無論是秧盤基施還是秧苗葉面噴施,對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施肥后這些指標增加明顯。與對照相比,秧盤基施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分別提高了1.5 cm、0.3張/株、0.6 mm、5.0 mg/株,其中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增加顯著;葉面噴施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單株干質量分別提高了1.0 cm、0.6張/株、1.0 mm、7.7 mg/株,其中葉片數、莖基粗和單株干質量增加顯著。可以看出,秧苗葉面噴施增加幅度大于秧盤基施。說明秧苗葉面噴施效果優于秧盤基施,特別是后期,秧苗葉面噴施能保持葉色深綠,葉片上舉,秧苗大小均勻。

觀察不同施肥方法出苗、秧苗生長進程發現,肥料秧盤基施出苗慢,前期生長慢,中期生長快,后期生長又變慢;葉面噴施出苗不受影響,中期生長不如秧盤基施,后期則比秧盤基施生長快,并最終超過秧盤基施。

在實驗室利用發芽皿模擬秧盤育秧,研究在封閉秧盤條件下肥料秧盤基施對種子發芽出苗的影響時發現,肥料基施10、20 g/盤出苗率分別為對照的83.7%、12.3%,證明肥料秧盤基施影響種子發芽出苗,肥料秧盤基施存在風險。

2.6 葉面肥使用量試驗結果

表7是葉面肥不同噴施次數處理35 d育秧試驗結果。結果顯示,隨著噴施次數增加,秧苗的各項指標都在逐步改善,株高、葉片數、單株干質量增加,莖基粗也有增加趨勢,以4次噴施效果最佳,株高達到21.2 cm,葉片數為5.7張/株,莖基粗為 2.9 mm,單株干質量為42.3 mg/株,除莖基粗外其他指標與2次噴施之間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觀察秧苗葉色,噴施4次處理葉色深綠,是壯秧表現。噴施3次與噴施2次之間各項指標有所增加。

眾所周知,3葉期是秧苗離乳期,3葉前生長主要靠自身營養。但是,觀察發現,與對照相比,2葉期噴施葉面肥葉色明顯變綠,說明2葉期施用葉面肥也有效果。

2.7 化控試驗結果

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處理35 d育秧試驗結果見表8。結果表明,噴施多效唑對葉片數影響不大,各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對株高、莖基粗、單株干質量、葉片形態和顏色的影響比較大,變化趨勢是,隨著噴施濃度增加株高降低,單株干質量下降,葉色由黃綠變為綠色,葉片形態由下垂變為上舉。在影響比較大的幾個指標中,影響最大的是單株干質量。噴施濃度最低的2 500倍液處理單株干質量比對照下降了4.9 mg/株,降幅為11.7%,噴施濃度最高的1 500倍液處理比對照單株干質量下降了 6.1 mg/株,降幅為14.5%,3個噴施多效唑的處理與對照相比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其次影響的是株高、莖基粗和葉片顏色。噴施濃度最高的1 500倍液和噴施濃度2 000倍液處理的株高與對照差異顯著,其中噴施1 500倍液處理比對照株高降低了 1.6 cm,降幅7.5%,莖基粗增加了0.3 mm,增幅11.5%。觀察各處理葉色,對照葉色黃綠,噴施多效唑的處理為綠色。

3 討論與結論

3.1 育秧基質理化性質及其營養特性

水稻育秧基質適宜的EC值為2.0~3.0 mS/cm[6],pH值呈弱酸性。本試驗結果表明,由木薯渣、蛭石和草炭組配的水稻育秧基質,不同配方處理之間的理化性質雖然稍有差異,但初始EC值、pH值和容重,除了未添加草炭配方處理外,其他配方處理都在水稻育秧的要求范圍之內。不同配方處理育秧結果也顯示,不同配方處理水稻種子都能正常發芽、出苗,秧苗發根、盤根良好,根系色白。所以,由木薯渣、蛭石和草炭組配的水稻育秧基質理化性質能滿足水稻育秧的要求。秧苗生長中后期,因為澆水,特別是3葉期后秧苗可以浸入水中,基質理化性質會得到進一步改善,更不會對秧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可以得出結論,由木薯渣、蛭石和草炭組配的水稻育秧基質理化性質不僅能滿足水稻中小苗育秧要求,也能滿足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要求。

3葉期是水稻秧苗離乳期[7],3葉期前秧苗生長主要靠自身營養,水稻中小苗育秧葉齡3葉~3.5葉期,對基質的養分要求不高,多年試驗結果顯示,只用木薯渣和蛭石即可滿足育秧要求,基質組分比例以木薯渣 ∶蛭石=3 ∶1最佳。如果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3葉期后必需要有外部養分供給來滿足秧苗生長需要,基質營養成為能否培育長秧齡壯秧的關鍵因素之一。草炭是養分含量最高的有機質之一,有機質含量高,可達40.2%~68.5%,有機質中腐殖酸含量可達20%~40%;養分含量中全氮含量為0.49%~3.24%,全磷含量為0.01%~0.34%,全鉀含量為0.01%~0.59%[8]。那么,添加草炭能否為培育長秧齡壯秧提供營養保證?添加比例多少比較適宜?試驗結果表明,增加草炭比例基質有機質、總養分(N+P2O5+K2O)含量確實有較大幅度提高,但是,育秧結果表明,所有處理之間秧苗各項指標差異不大,所有處理秧苗3葉期后葉色開始變淡,長勢逐漸減弱,最終形成黃弱苗,說明增加草炭比例雖然有機質、總養分含量增加了,但能被秧苗吸收利用的速效養分不足。郭世榮研究顯示,草炭雖然全氮含量比較高,但多為有機態氮,轉化成有效態氮的速度很慢,數量甚少,有效磷、鉀含量也不高[8]。可以得出結論,由木薯渣、蛭石和草炭組配水稻育秧基質,通過增加草炭比例不能滿足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對養分的要求。如果草炭比例過高,當比例達到木薯渣 ∶蛭石 ∶草炭= 3 ∶1 ∶1.5 時反而會影響秧苗生長,最明顯的表現是秧苗單株干質量下降。育秧試驗前期觀察也發現,配方3 ∶1 ∶1.5處理出苗慢且不整齊。為什么草炭比例過高出苗慢且不整齊,可能是草炭比例過高,基質空隙度太大不利于種子和根系吸收水分,進而促進了根系生長,反而不利于秧苗地上部分生長所致。但是,添加草炭可顯著降低基質EC值和pH值,增加基質空隙度,對根系發育有利,有利于毯苗形成,可以適當添加,建議基質配方以木薯渣 ∶蛭石 ∶草炭=3 ∶1 ∶0.5為宜。

3.2 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的適宜播種量

水稻秧苗個體生長需要適當的生長空間,包括根系生長的地下空間和莖葉生長的地上空間。如果采用以往高密度育秧方法,秧苗橫向生長空間狹小,秧苗越大越擁擠,秧苗素質會越來越差,難以形成壯秧。張來運等研究結果表明,播種量過大,秧苗莖基寬減少,葉片數減少,秧苗素質變差[9]。理論上,培育長秧齡壯秧需要適當降低播種量。然而,播種量降低又會導致秧苗密度減少,插秧時會出現少插或漏插現象;播種量減少同時也存在能否形成毯苗的問題。本試驗目的就是找到一個合適密度,既能確保培育壯秧和根系成毯,又能最大限度延長秧齡,培育出長秧齡壯秧。本試驗結果顯示,隨著播種量下降,秧苗個體生長空間逐步擴大,秧苗各項指標都得到改善,株高、莖基粗、單株干質量增加。但不同播種量之間增加幅度不同。播種量由120 g/盤降至100 g/盤和播種量由80 g/盤降至60 g/盤秧苗的各項指標增加幅度小,而播種量由100 g/盤降至80 g/盤,秧苗的各項指標增加幅度大。播種量由120 g/盤降至100 g/盤各項指標變化幅度小,說明雖然播種量下降了,但秧苗生長的空間脅迫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播種量由80 g/盤降至60 g/盤時秧苗的各項指標變化幅度也小,則是說明播種量下降對秧苗生長提供的空間效應變小;而播種量由100 g/盤降至80 g/盤各項指標變化幅度大,說明這期間降低播種量對秧苗個體發育產生了比較大的有利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播種量降至60~80 g/盤比較適宜。

對不同播種量最后秧苗密度調查結果表明,降低播種量單位面積株數沒有成比例減少,說明播種量降低后成苗率提高,這樣可以部分彌補因為播種量太少不利形成毯苗、栽插時容易導致空穴的不利效應。觀察毯苗形成狀況發現,播種量60、80 g/盤都能形成毯苗,適宜機插。

3.3 適合蘇北地區稻蝦共作的水稻長秧齡壯秧秧齡

水稻育秧秧齡的確定需要考慮當地氣候條件和茬口要求,既能充分利用當地光熱資源,同時要滿足稻蝦共作水稻生產茬口需要。從氣候條件來看,蘇北地區傳統手工插秧水稻育秧5月初即可開始[10],也就是說,從氣候因素考慮5月初以后育秧期越早光熱資源利用越充分。從茬口來看,稻蝦綜合種養第1季克氏原螯蝦要在6月中下旬陸續捕獲結束,讓茬栽秧時間在6月底。也就是說,在5月初至6月底之間的50 d左右時間內,在確保培育壯秧情況下,秧齡越長越能充分利用當地的光熱資源。

秧盤育秧與秧田育秧條件不同,秧盤育秧基質厚度只有2.5 cm左右,加之基質營養少,且易淋失,無論是秧苗生長空間還是營養條件秧盤育秧都不如秧田育秧,理論上,秧盤育秧秧齡會短于秧田育秧。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秧盤育秧秧齡超過35 d,因為受到個體生長空間、養分含量等因素脅迫,秧苗各項指標增長緩慢,秧苗素質也越來越差。所以,蘇北地區秧盤基質育秧水稻秧齡應該不超過 35 d,30~35 d比較適宜,比秧田育秧秧齡短15 d左右,比中小苗育秧秧齡長10~15 d。這一結果與王靜靜等的研究結果[11]吻合。

因此,在稻蝦共作生產上,可根據克氏原螯蝦捕獲期來確定水稻育秧具體播種期。

值得指出的是,秧盤育秧培育長秧齡壯秧的秧齡長短是氣候、營養和培育措施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氣候適宜、營養條件好、培育措施得當,秧齡可以適當延長,反之則應當適當縮短。本試驗水稻育秧不是在秧池進行,秧苗營養條件不如秧池育秧,在秧池育秧條件下,根系可以穿過秧盤吸收土壤養分,營養條件得到改善,秧齡可以適當延長。

3.4 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的施肥技術

分析水稻秧盤育秧秧苗養分來源發現,秧苗養分來源有3個,一是基質養分,二是后期秧苗根系穿過秧盤吸收秧池土壤養分,三是施肥。為了增加試驗可控性和準確性,本試驗沒有在秧池進行,也就是養分供給只有基質養分和施肥2個途徑。基質育秧試驗結果顯示,純基質不施肥基質養分不能滿足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的要求,只有通過增加施肥措施來滿足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對養分的需求。

關于施肥方法,以往研究多采用基施無機肥[12],本試驗同時對秧盤基施和秧苗葉面噴施效果進行了研究,并對2種施肥方法的效果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葉面噴施與秧盤基施相比更安全、更有效。肥料秧盤基施育秧前期有出現肥害風險,施用過量或使用不當,比如施肥不均勻等,輕則影響前期秧苗生長,重則影響種子發芽出苗。肥料秧盤基施中期養分充足,秧苗長勢好于葉面噴施,后期因為澆水養分淋失,秧苗長勢慢慢落后于葉面噴施,最終施肥效果不如葉面噴施。所以,秧盤育秧施肥方法宜采用葉面噴施。

關于秧苗葉面肥噴施次數,以2葉、3葉、4葉、5葉 4次噴施效果最佳,秧苗株高、葉片數、莖基粗,特別是單株干質量各項指標最優;秧苗葉色呈深綠色,是壯秧表現。

生產上,育秧秧盤一般都放在秧池中,根系會穿過秧盤伸入土壤吸收養分,葉面肥應該根據秧苗長勢長相靈活使用。

3.5 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的化控技術

化控是農業生產上一項重要的栽培技術措施,目的是控制植株地上部分生長,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性。水稻秧盤育秧,特別是培育長秧齡壯秧,既要保證秧苗密度,又要保證秧苗個體正常發育所需的時間和空間,化控措施非常必要。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是一種植物生長延緩劑,對作物的生長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應[13];本試驗結果也表明,噴施多效唑株高降低,葉色深綠,葉片上舉,秧盤秧苗群體通風透光性得到改善,有利于培育水稻長秧齡壯秧。但是,噴施多效唑后單株干質量下降,如果噴施濃度過高會影響個體干物質積累,對培育水稻壯秧不利。所以,多效唑使用濃度不宜太高,25%多效唑稀釋倍數大于2 000倍液為宜。

3.6 適合蘇北地區稻蝦共作水稻長秧齡壯秧指標及其綜合培育技術

根據試驗結果綜合判定,適合蘇北地區稻蝦共作水稻長秧齡壯秧指標是,秧齡30~35 d,葉齡5~6葉,株高20 cm左右;單株干質量40 mg左右,莖基粗2.5~3.0 mm;葉片上舉、色綠;根系成毯,適宜機插。綜合培育技術措施包括,育秧基質配方木薯渣 ∶蛭石 ∶草炭=3 ∶1 ∶0.5;常規粳稻播種量60~80 g/盤;2葉、3葉、4葉、5葉4次噴施葉面肥(2葉期葉面肥為0.6%尿素+0.2%硫酸二氫鉀,其他葉面肥為0.8%尿素+0.2%硫酸二氫鉀);3葉期噴施25%多效唑,稀釋倍數大于2 000倍液。

參考文獻:

[1]季海軍,米長生,陸海空,等. 盱眙縣稻蝦綜合種養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 北方水稻,2017,47(1):62-64.

[2]奚業文,占家智,羊 茜. 稻蝦連作共作精準種養技術[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7.

[3]黃富強,米長生,王曉鵬,等. 稻蝦共作種養模式的優勢及綜合配套技術[J]. 北方水稻,2016,46(2):43-45.

[4]張丁月,張衛峰,曹玉賢,等. 中國稻漁種養系統水稻產量差及影響因素的整合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5):88-95.

[5]王強盛,管永祥,章 泳,等. 水稻大苗機插存在問題及技術途徑[J]. 中國稻米,2018,24(4):24-26.

[6]郝向陽,梁天鋒,韋善清,等. 水稻育秧基質理化性狀對秧苗品質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2017,38(6):1064-1068.

[7]楊文鈺,屠乃美. 作物栽培學各論南方本[M]. 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41.

[8]郭世榮. 無土栽培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21-122.

[9]張來運,張國良,丁秀文,等. 不同播種量對水稻基質育秧秧苗素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8):66-67.

[10]毛振榮,李世興,王 君. 蘇北地區目前水稻機械化插秧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J]. 北方水稻,2015,45(5):40-42,50.

[11]王靜靜,唐小潔,張 鵬,等. 稀落谷長秧齡對機插水稻秧苗素質、栽插質量及產量的影響[J]. 中國稻米,2019,25(6):83-85.

[12]朱冰心. 水稻機插秧育秧基質篩選及基質培肥效應研究[D]. 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5.

[13]趙國安. 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的應用效果及噴施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2(7):189,191.

猜你喜歡
水稻
水稻和菊花
幼兒100(2023年39期)2023-10-23 11:36:32
什么是海水稻
機插秧育苗專用肥——機插水稻育苗基質
有了這種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鹽了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軍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 00:43:51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40
中國“水稻之父”的別樣人生
金橋(2021年7期)2021-07-22 01:55:38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今日農業(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10
一季水稻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2
水稻花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91精选国产大片|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综合亚洲网| 在线欧美一区|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色偷偷一区|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欧美在线一二区| 色135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亚洲大尺度在线|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www.99在线观看|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午夜激情婷婷| AV在线天堂进入|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欧美色视频在线| 日韩高清一区 | 国产青青草视频|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黄色爱视频|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91精品久久| 无码高清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91精品视频播放|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欧美一区精品| 欧美天天干| 噜噜噜久久|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欧美啪啪网|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免费视频|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影院| 亚洲综合天堂网|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青青草原国产|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成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