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又是一年春耕備耕時。最近,江蘇省淮安各地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開展,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農民、農資企業、農業部門紛紛行動,搶抓農時,在1.01 萬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上,一幅幅“春耕備耕圖”徐徐展開,放眼廣袤田野,新的耕耘已經開始,新的豐收正在孕育。
春耕備耕時,正是用肥用藥的高峰期。連日來,淮安市農資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備足種子、除草劑、殺蟲劑等農用物資。江蘇明德立達作物有限公司從大年初四就開始備貨,全力保障產品供應。“3 月份,明德立達將向市場供應30 萬件農藥、化肥產品,預計可滿足1000萬畝土地的需求,作為本地企業,我們將優先保障淮安市場供應。”該公司發展部經理方根發介紹。

瞄準良種,田野孕育好收成。在淮安市楚淮種業有限公司,一袋袋水稻種子堆滿了倉庫。該公司負責人孫兆友介紹,今年春季,公司主要銷售南粳9108、淮稻5 號等優質水稻品種,現在總體儲備數量在75 萬公斤左右,可以滿足15 萬畝土地的用種需求。
良機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為保證農業機械安全投入春耕生產,淮安市農業執法部門組織開展農機送檢驗、送檢修、送技術下鄉活動。“計劃開展送檢服務100 場次以上,將為5000 臺以上的農業機械提供檢查服務,以農業機械的良好機身狀態,為春耕提供保障。”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一級主辦馬愛華說。此外,淮安市各大車站積極做好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的調運和供應配送工作,確保將農資快速高效運送到田間地頭。
“我們先在遙控器上把航線規劃好,然后植保無人機就可以開始‘飛防’作業了,相對人工作業來說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正在勞作的淮陰區南陳集鎮村民張影說。植保無人機從麥田上方輕輕掠過,隨著螺旋槳的強大氣流,化肥以水霧的方式被均勻噴灑到小麥上,保障小麥的成長需求。
在淮安市的田間地頭,農戶們搶抓農時,開展春耕備耕。“前段時間剛施了返青肥,計劃等兩天噴灑農藥、施葉面肥。”淮陰區馬頭鎮黃河村村民唐亮的1100 畝小麥已經完成一次施肥,兩臺植保無人機共同作業,農業部門不時指導,讓唐亮倍感輕松。據了解,和傳統的噴藥方式相比,植保無人機噴灑更精準、均勻、高效,進一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受到農戶普遍歡迎。
除了主要糧食作物外,經濟作物的春耕備耕也有條不紊。淮安區欽工鎮宋集村黨總支書記谷洲這幾天正忙著栽種蟠棗樹。薄殼山核桃樹的春剪春施剛結束,谷洲就購買了300 多棵蟠棗樹苗,樹苗栽種后,將在今年9月底實現首批收獲。
農業專家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全程技術指導,農業執法部門有序開展農機“送檢下鄉”行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全市農業農村部門扎實工作,為糧食豐產豐收保駕護航。
成立農業專家團隊,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市農技部門組織市縣(區)栽培、種子、土壤肥料、植保和農機等方面的農業專家團隊,通過線上問診、線下會診等方式,落實“一村一名農技員”制度,開展作物苗情、墑情調查,分類指導,按作物種類提出田間管理的技術措施,有效促進小麥苗情轉化升級。小麥秋播以來,全市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技術指導及培訓5000 多人次,解決農業生產相關問題400 多個,全力貢獻科技力量。
“春耕備耕時節是農資購銷的旺季,春節后,全市農業執法部門迅速開啟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黃秀華說,他們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對違法行為零容忍,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淮安將繼續扛起穩糧保供責任,搶前抓早、科學謀劃、多措并舉,全力做好今年474 萬畝小麥的春耕備耕工作,切實打好夏糧豐收“第一仗”,為實現全市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