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璽
最近有兩個“人物”風靡全網。他們談吐不凡,一位叫“房玄齡”,另一位叫“杜如晦”。這兩位“古人”走出歷史,來到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與往來游客提問互動,提問內容涉及中國歷史文化、山川地理等。答上來的游客有獎勵,對于答不上來的游客,他們會還以幾句風趣吐槽,引得眾人哈哈大笑。這是繼“不倒翁小姐姐”后,西安文旅打造的又一爆款IP“盛唐密盒”。
“盛唐密盒”采用角色扮演和脫口秀的形式,“密盒”是“新盒”,裝的也是“新酒”。從某種程度上講,“盛唐密盒”現象反映的正是文化內容創作和呈現形式上的深度創新。
細究起來,跳脫的穿越感是讓觀眾“上頭”的重要原因,內容創新在這里發揮了極大作用。以往不同時期根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改編的文學、影視作品,多是單向傳播,這種模式將觀眾隔離在外,人物在既定框架中進行對話。而在“盛唐密盒”中,“房玄齡”與“杜如晦”需要與觀眾交流,互動時所說的臺詞,既要貼合人物,又要拉近觀眾距離;既要“提得上檔次”,又要“接得住梗”。這需要對臺詞進行深度加工、動態調整,是對演員知識儲備和情商的雙重考驗。此時照本宣科已不奏效,演員需要挖掘、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先內化于心,再付諸言行,身體力行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互動性強是吸引觀眾的又一法寶。如今通信技術變革帶來實時性、交互式的傳播方式,啟發了文旅業者注重個性化、沉浸式、體驗式的文化呈現形式。這次“盛唐密盒”更是寓教于樂,通過提問激發民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也在無形中將知識進行了傳播。這種形式營造了極佳的游客體驗,真正做到了精神和知識的雙滿足,創收與教育目的雙實現。
近年來,“只此青綠”“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等文旅爆款陸續涌現,啟示我們文化創新不能“拍腦袋跟風”,而是要“沉下心琢磨”,才能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文化創新也不是簡單地當傳統文化的“復讀機”“傳聲筒”,而是要做“挖掘機”“提純器”,不斷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核。“盛唐密盒”在文化傳承與深度創新的路上又向前一步,為今后的文旅IP 創作提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