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一直覺得“拾閑”是個有趣的詞語,默默讀來,有一種原本已經丟失,又意外撿回來的閑情愜意,竊喜中包含了些許愉悅,妙不可言,又讓人喜出望外。
在我看來,拾閑不需要大量的連續時間,不刻意而為,不強求最美、最好,只需要見縫插針、抽空而為,聞香弄墨、讀詩看花、品茗垂釣、撥弦賞月,讓心靈得以喘息,生命得以舒展,精神得以治愈,才能拂去塵埃、撥云見日,從而感受生活。
買回家的山楂沒來得及吃,追劇的時候,我用細布一顆顆擦干凈,小心翼翼地切開,摘掉果核,把它們一片一片曬在竹籮上。等待山楂曬干的日子里,我渴望天晴,盼著太陽,用手指捏一捏果干的潮濕度,感受水分消失的過程。在切和曬的日子里,我體驗著人生小樂趣,放慢生活節奏,使身體得以舒展,內心得到沉淀。
我把曬干的山楂放進干凈的玻璃瓶,紅彤彤的顏色透出來,映得人臉龐發紅。喝山楂茶的時候,我想著每一片果干都是自己親手曬干,指尖仿佛還留有切果子時的余香,淡淡的、甜甜的。我相信這些看似不起眼,卻很珍貴的體驗會永遠存在我的心底,為枯燥的生活增加一絲甜蜜和溫暖。
一個人從容地站在陽臺上眺望夜空,不需要很長時間,三分鐘、五分鐘,哪怕一小會兒,就這樣靜靜地站立,目光對準深邃的高空,涼月如眉,星光落在肩頭,沒有煙火,沒有雜塵,只有詩情和畫意飄散在心頭。
天色宜人,偷得浮生半日閑,我從應接不暇的學習、工作中抽身而出,一個人去郊外。閑步在林間小路,煙霞籠罩遠山,朝陽落在發絲,腳下蟲鳴陣陣,空中飛鳥覓食,世間一草一木皆散發出可愛的光輝,歲月溫柔,未來可期。
市里的人背著重重的行囊,為夢想打拼,為生活奔忙,一刻不得空閑,日子過得很辛苦。但苦的時候,更要照顧好自己,例如做一塊蛋糕,煲一鍋熱湯,磨一壺咖啡。對奔忙的人來說,花一點時間給自己,拾閑一些小美好,讓疲勞的身體得到舒緩,讓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才能拾得一點信心、勇氣和力量。
汪曾祺用細膩的文字委婉地告訴人們生活需要拾閑。“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出差在外,得空去菜市場轉轉,看看不一樣的人間煙火,體味別樣的生活,不失為一種有趣的人生體驗。
拾閑是對煙火人生某一處的欣賞,反過來,欣賞又讓碌碌人生更加有趣,增添了一些意義。自己或許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或許活得很卑微,或許每天躲在角落里,如果能夠盡情享受拾閑的快樂,就能夠感受生命的綻放,感受屬于自己的小確幸,從而享受屬于自己的樂趣,這就夠了。
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只要有心,向往美好,始終保持樂觀,以拾閑填充,定能為平凡的生活帶來喜悅和愜意。只有看得見星辰、云朵和花兒,才能有勇氣追尋遠方、信念和未來。
愿你懂得拾閑的樂趣,從容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