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星
保研的夢破滅于公示的那個“遞補”上。那一刻,我的雙眼酸澀,心里悵惘。
數年前,當我念著入學誓詞里那句“當我步入神圣政法之殿堂”時,心里便有了小小的憧憬——從這里出發,去更廣闊的學術天地,去探索更美妙的人類知識海洋。當我有了保研的小目標,后來便是日復一日從海綿里擠水的四年。課業很緊,沒有關系,畢竟課間、周末、節假日的時間可以擠出來溫故知新;科研最初無處著手,沒關系,畢竟只要愿意去請教,總有學識淵博的老師和樂于助人的師兄師姐施以援手。
如我一般默默耕耘的小伙伴不在少數,校園里多的是為了夢想步履匆匆的同齡人。所以當大四開始,見到教務處公示里的“遞補”時,我心里五味雜陳,喜悅的是過去三年的努力不曾白費,我通過努力擠到了專業排名的最前列,難過的是遞補與獲得名額終究還是兩回事。
倘若想要讀研,我只剩下考研的路子了。只是“一戰”期間,從九月到十二月,我在“怎么就差一點”的哀傷中沉痛許久,時常以淚洗面。
讀研的夢在“二戰”時實現了,那一刻的我感到欣慰釋然。
總結“一戰”失利的原因后,我在時間規劃和學科精力分配等方面做了很多調整。我要啃下好幾本專業書,但“一戰”時貪圖整塊背誦,常常背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岸稹睍r,我借助記憶曲線的方法減輕背誦負擔。綜合課的知識體系復雜,知識點密集,“一戰”時我常常用半天來讀記,效果并不理想?!岸稹睍r,我索性化整為零,抓住三餐和睡前的零碎時間重溫和記憶,并且通過手繪知識譜系、框架圖的辦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心態失衡,擔心又是一年竹籃打水的情況也是有的,但只要手頭有資料,我暗示自己先翻開兩頁讀進去,焦慮的情緒總會默默轉化為加倍的勤奮。
坦白說,備考的壓力依然還在,對前途的憂慮也揮之不去。但我學會了在備考的同時更疼愛自己——每晚睡覺前回顧一天的知識點時,我會打上一盆熱乎乎的水泡腳,在暖融融的狀態下酣然入睡。我也愛上與友人一道,隔半個月去吃一頓大餐,用美味驅逐連日的疲倦,在許多可愛友人的陪伴下,糟糕的心情漸漸好轉。
回想起來,媽媽爸爸那時的愛更是無言而又深沉的。媽媽從來不會給我壓力,反而勸我不要有太多的顧慮。老爸則是“財大氣粗”,每到周末必會發一個小紅包,以這種無聲的方式鼓舞我。
溫柔有愛的大環境穩穩托住了我,科學合理的備考助我圓夢研究生院。在研招網上按下那個確認鍵的時候,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我與一年多的備考日常揮手作別,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全新旅程。
在保研成空的時候,母親曾以登高為喻,勸慰我向上行走的每一步必然是艱辛的。當時的我執著于苦苦付出卻一切成空,仿佛在山中找不到道路的行者。而今再看這個譬喻,許是到了山頂可見全貌,我的心境全然不同。是的,在圓夢之前,沒有人可以肯定此行終能到達彼岸,我們能做的唯有認清“山登高處或有風,前路漫漫也燦燦”。背著的行囊里,或是對口的復習資料,或是科學的應對方法。可以充作拐杖的,也許是親友的陪伴安慰,也許是自己的自我調適。
又是一年招考季,幾家歡樂幾家愁。前途漫漫,出發便是。祝福你我,得遇燦燦。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法學理論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