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淇琳
西奧多·蘇斯·蓋澤爾從小就夢想成為兒童文學作家。1921年的深秋,年僅17歲的蓋澤爾來到常春藤學院達特茅斯學院求學,并擔任了學校幽默雜志《杰克南瓜燈》的主編。有一次,蓋澤爾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時值美國禁酒期,蓋澤爾在宴會上嘗了一小口松子酒,就被學校撤銷課外活動中擔任的所有職務。
隨之而來的是同學的冷嘲熱諷,蓋澤爾深感前途迷茫,陷入自怨自艾的悲觀情緒。一個春日的早晨,蓋澤爾坐在公園的石凳上發呆,一位畫家坐到他身邊,專注地畫起了身邊的風景。時間一點一滴流走,畫家終于畫好了,他對著畫端詳了許久,最終還是揉掉了這幅在蓋澤爾看來幾近完美的畫作,然后又重新開始。
蓋澤爾感到好奇,便問畫家:“請問,您花費這么長的時間作畫,卻又輕易扔掉,不覺得可惜嗎?”畫家友善地回答:“畫作雖然是我辛苦的成果,放棄是為了擁有更好的。就好比這園中花草,有綻放就有凋零,可你能說,凋零就意味著結束嗎?”
畫家的話如同仙女棒,撥開了蓋澤爾眼前的迷霧。不久后,蓋澤爾去歐洲游歷,他在船上聽著引擎的運轉聲,靈感冒了出來,創作出自己第一本繪本。回到美國后,蓋澤爾把作品拿給出版社看,卻遭到了27次拒絕。直到1937年,《想起我在桑樹街見過它》終于出版了。出乎人們的意料,這本兒童繪本一上市,立刻引起轟動,蓋澤爾獲得“兒童文學的莎士比亞”“最偉大的繪本創作家‘蘇斯博士”的稱號,從此開啟了神奇的創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