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廣生
蘋果樹在英國實在是太普遍,據說英國的蘋果樹種植始于羅馬帝國統治時期。英國人喜歡蘋果樹,只要他們在自家的前庭后院種植果樹的話,那么十有八九就是蘋果樹。
許多大街小道兩旁也栽種著蘋果樹。每當收獲季節,蘋果樹上果實累累,掛滿枝頭。也有不少七零八落掉在地上,其中大部分留下了被松鼠、鳥兒啃得坑坑洼洼的痕跡。

最為有名的蘋果樹莫過于那株來自英國牛頓莊園的蘋果樹。據說在1665年的夏天,這株蘋果樹把其中一個果實“砸”到了牛頓的腦袋上,并且引發了這位未來英國科學巨匠閃過有關“萬有引力”的靈感,從而照亮了人類此后數百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門口有一株很小的蘋果樹,其老祖宗就是牛頓莊園那株老蘋果樹。劍橋人都會把外地來的親朋好友帶到這里,鄭重其事地介紹這株小小蘋果樹的前世今生。
而在英國家喻戶曉的蘋果園則是坐落在格蘭切斯特村(Grantchester Village)東頭的格蘭切斯特蘋果園(Grantchester Orchard),其蘋果種植史始于1868年,緊連著牧師古宅的花園。
格蘭切斯特村位于劍橋南面,距劍橋市中心約為兩英里遠;它擁有與劍橋大學一樣古老的歷史以及聞名遐邇的聲譽??梢匝刂鴻M穿格蘭切斯特草地的小徑,步行、騎單車或騎馬前往;也可以撐著方頭平底船沿康河而上,一路上飽覽劍橋大學眾多學院后庭那優美旖旎的風光,盡情感受那蜿蜒曲折的格蘭塔河畔的恬靜與安詳。
劍橋大學建校800多年來,其赫赫有名的學子中如培根、斯賓塞、馬洛、彌爾頓、華茲華斯、柯勒律治、丁尼生、牛頓、達爾文、克倫威爾等等,都曾不止一次到過格蘭切斯特村游玩。
格蘭切斯特村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房舍,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老磨坊。杰弗里·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磨坊主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其中甚至提到兩名劍橋大學的學生。
格蘭切斯特蘋果園華麗轉身為喝茶園子純屬偶然。1897年春天的一個上午,一群劍橋大學的學生來到格蘭切斯特蘋果園。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不想在果園屋子前面的草地上用茶,而是要求果園主人史蒂文森太太允許他們在鮮花盛開的蘋果樹下喝茶,由此開創了劍橋的一大文化傳統。
劍橋大學的學生們在格蘭切斯特蘋果園的蘋果樹下品茶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各個學院。劍橋大學的學者與學子們紛至沓來,逍遙地坐在或躺在帆布椅子上,在蘋果樹下聞香、賞景、品茗,交流思想,談古論今。格蘭切斯特蘋果園很快便成了康河上游的一處游玩、品茶、休閑與暢談的勝地。
發展到后來,劍橋大學位于康河兩岸學院的那些學子們,在每年6月上旬結束緊張的學期考試季,在盡情盡興通宵狂歡的“May Ball”(五月舞會)之后,總會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馬不停蹄地撐著學院的平底船,溯流而上抵達格蘭切斯特村,在格蘭切斯特蘋果園的蘋果樹下美美地享用一頓別具風味的早餐(包括額外的香檳酒和草莓)……這已然成了“May Ball”狂歡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09年,剛剛畢業于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魯伯特·布魯克在格蘭切斯特住下,意欲遠離城鎮的喧囂和鬧哄哄的社交生活。然而,由于其超凡的人格魅力,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劍橋大學學人及游覽者前往格蘭切斯特。最終以布魯克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朋友圈,即弗吉尼亞·伍爾夫后來所戲稱的“新異教徒”,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格蘭切斯特小組”,其固定成員包括哲學家羅素和維特根斯坦、小說家E·M·福斯特和弗吉尼亞·伍爾夫、經濟學家凱恩斯和畫家奧古斯塔斯·約翰等等。七位密友自成一派,圈外人很難擠進他們的圈子。這些劍橋大學的才子們坐在蘋果樹下的帆布躺椅上喝著紫云英蜜茶,吃著烤餅,海闊天空,暢所欲言;對著花斑母牛朗誦約翰·濟慈等抒情詩人的詩作,再撐著平底船返回劍橋大學上課……

布魯克深深地愛上了格蘭切斯特那詩意盎然、田園牧歌般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前往柏林的旅途中,布魯克寫下了表達淡淡的哀愁和濃濃的思鄉之情的著名詩作《格蘭切斯特的牧師古宅》(The Old Vicarage,Grantchester)。這首名詩的最后兩行也使得格蘭切斯特蘋果園里的下午茶百世流芳,成為永恒的傳奇:
教堂的時鐘停在兩點五十分,
喝下午茶時依然還有蜂蜜嗎?
至于教堂時鐘是否真的停在詩歌里提及的兩點五十分那個時間,人們對此一直爭論不休。不過,直至今日,人們的的確確依然能夠感受到,時間在這個果園里是靜止的……就如格蘭切斯特蘋果園女主人史蒂文森太太在其廣告中所引以為豪的那樣——“果園獨秀,遠離喧囂;祖傳至今,原汁原味?!?/p>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布魯克投筆從戎,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志愿預備隊。1915年3月,在乘坐軍事運輸船前往土耳其加利波利半島上的港市加利波利的途中,布魯克由于被蚊子叮咬而染上敗血癥,一個月后辭世,年僅28歲。

布魯克去世后,他的詩作廣為流傳,因著有以戰爭為主題的十四行組詩《一九一四年》而被視為民族英雄。組詩的代表作《士兵》,表達了面對死亡英勇無畏的理想主義精神。愛爾蘭詩人葉芝把擁有孩童般長相的布魯克稱為“英國最英俊的男人”;人們甚至把他譽為“年輕的阿波羅”(阿波羅,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太陽神與青春之神)。
自1920年代以來,格蘭切斯特蘋果園的名氣可謂與日俱增,“格蘭切斯特小組”那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一直受人追捧。世界各地的慕名者蜂擁而至。上至國王喬治六世、查爾斯王子和各國首腦,下至平民百姓,都鐘情于造訪格蘭切斯特蘋果園, 喝茶聊天, 天馬行空,感受“小組”的自由精神與生活方式。
如今,已有百年歷史的格蘭切斯特蘋果園魅力依舊,充滿青春活力。人們坐在蘋果樹下的帆布躺椅上,悠游自得地品味英式上(下)午茶,不管是附庸風雅,還是虔誠朝拜,抑或是自得其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