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石
數字社會的基礎資源是人的智力資源,主流企業的組織形態是生態化平臺型企業,所以能夠讓企業家、投資人和消費者融為一體,形成共同富裕的企業生態。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中國經濟復蘇的前景日趨明朗。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國際環境的變化,這幾年來,更具挑戰性的是美國及其所謂的盟友扼制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構建了面向全球的世界工廠,深深融入了全球化體系,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小推動力。目前,我們正在向以面向國內消費市場為主導的體系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也會面臨不少挑戰。2023年是經濟體系轉型的非常重要的一年。
后疫情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新格局中的體系轉型,這是2023年上半年經濟發展的基調?,F在,人們都在談論擴大消費,不過我們應該認識到的是,此時此刻,擴大消費還面臨一些約束,比如此前面向國際市場的消費需求有一部分將會消失,國內居民和各級政府的消費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的房地產業發展比較快,現在樓市出現了調整,人們不約而同地轉向證券市場,希望證券市場能夠部分替代房地產的功能,成為2023年上半年及以后的經濟增長新動力。
本文只談證券市場如何才能拉動消費:第一要讓股票投資人賺到錢;第二要讓地方政府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創造就業機會;第三要助推數字化平臺型企業,讓上市公司、投資人和用戶融為利益共同體。
A股是一個融資驅動的市場,現在我們提出要提高國有企業的估值水平,以及保障投資者利益等,比如《證券法》修訂后的第一條就寫入了投資人保護,市場的發展前景值得大家期待。
股票市場是在發展中走向成熟的,紐約股票交易所便是一個例證。1971年開盤的納斯達克市場用“證券(Securities)”代替了“股票(Stock)”,修改了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規則,開啟了證券化驅動產業創新的時代。20世紀70年代以來,納斯達克市場培育了戰略新興產業,開辟了股票市場的新紀元。
在戰略新興產業的驅動下,人類社會脫離了“增長的極限”,走進了數字社會。數字社會的基礎資源是人的智力資源,主流企業的組織形態是生態化平臺型企業,所以能夠讓企業家、投資人和消費者融為一體,形成共同富裕的企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