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戈?楊曉利

所謂“文以載道”,高考作文一直被寄予厚望,因為它能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可以從中看到青年們對于自我的認知與對于時代的憧憬,所以每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后,最受關注的就是高考作文的題目,全國各大電視臺及媒體爭相報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點話題。高考優秀作文、滿分作文也會隨之新鮮出爐,這些佳作都是小作者們在考場上一氣呵成的,觀點正確、論據得當、論證思路嚴謹。當然,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的佳作,既凝聚著考生們多年的積累和努力,更與作文提筆落墨前精準的提綱離不開。
提綱類似一張“作文建設”的藍圖,它可以幫助我們勾畫出全篇作文的框架或輪廓。我們可以在一個題目之下,初步形成作文的設想,可以計劃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以及運用什么材料論證這個觀點,還有哪些需要進行一些注釋或者解說的問題,等等,都可以列入提綱明確寫作思路。只要能夠完成作文提綱,寫作就能做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本文且以高考常用的并列式結構并以模擬考試的優秀佳作為例談談如何列寫提綱。
所謂的并列式結構就是一個明確的觀點之下有幾個分論點,幾個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是并列的,都是為闡述中心論點服務。當然,分論點也需要加以論證,凡經證明而立得住腳的分論點,也能成為論證中心的有力論據。下面是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考試作文題目:
一、審題立意
這是一篇話題作文,通過研讀題目,我們不難發現“跨越”是其中的關鍵詞,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看待這個“跨越”呢?其實題目也有隱含的提示:首先,我們要結合材料拓展與延伸,加深對話題的認識。題目要求作文體現對我國發展“跨越,再跨越”的感受和思考,那么我們可以先做一個時間的回顧:2008年,我們還是童年,到2022年,我們終于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和輝煌,這第一個“跨越”是針對2008年之前(這里,我們可以聯系歷史發展和材料內容來談),后面的2022年就是我們從“懵懂兒童向有為青年的跨越”,作為見證者,我們應當有不同的感受。其次,要緊扣時代脈絡來談跨越,說發展。我們要知道“奧運雙城”知識話題的開頭,需要我們結合時事政治,國家、國際大事進行延伸與拓展來談“跨越”的表現與成效,而“再”字展現的是藍圖與未來。至于題目,我們可以結合自身的認識來擬寫題目,不妨擬“強國跨越,你我見證”。
二、列寫提綱
題目:強國跨越,你我見證
開頭部分(第一至第二段):
起興,提出總論點
第二部分(第三至第四段):
并列結構
分論點一:強國跨越是
“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時間見證
分論點二:強國跨越是
“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時代見證
結尾部分(第五段):
深化話題,重申觀點
三、成就作文
強國跨越,你我見證
2008年一首《北京歡迎你》讓嘗盡了酸甜苦辣的民族重新呼喚世界,讓世界感到我中華民族的輝煌;2022年,一首《我們一起向未來》再次讓北京的奧運之光橫貫全球。北京,讓奧運之光重燃,耀眼環球;北京,讓中華大地跨越,生生不息。新的時代,當看世界東方那磅礴、震撼的力量。
2008年,我們還是懵懂少年;2022年,我們正值風華正茂。活在這個新時代,我們與祖國共成長、同呼吸、共命運,跨越中有“我”,跨越中有“你”,看到強國的實力,看到民族的復興,我們也應該要有跨越自我的勇氣。(第一至第二段,提出中心論點,引出下文。)
強國跨越是“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時間見證。鴉片戰爭以后,“東亞病夫”一直是西方列強強加給我們的恥辱稱號,我們不曾忘記一個又一個的屈辱;1949年,“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也一直得不到世界的廣泛認可,我們不曾忘記一個又一個的嘲笑。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我國獲得了第一枚金牌,“原來有一個國家叫中國”開始響遍世界,我們開始一個又一個金牌的征程;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奧運會代表團名列金牌榜第一”,我們終于實現了橫貫全球的夢想。2022年,北京冬奧會,“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東亞病夫”已變為體育強國并從此屹立于世界之巔,實現這個歷史跨越,我們用了兩個世紀,因此,北京雙奧之城就是中華民族跨越自我的時間見證。我們有幸見證這個跨越,是你我的光榮。(分論點一:強國跨越是“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時間見證。運用舉例論證,并廣征博引歷史論據來證明這個論點,顯示了極強的文化素養。)
強國跨越是“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時代見證。我們的民族,是個堅強不屈的民族;我們的民族,是個奮勇向前的民族;我們的民族,是個力挽狂瀾于既倒的民族。看科技發展:2008年世界跨度最大鋼結構場館“鳥巢”,當時的西方人笑稱這是“機械的、丑陋的”設計,但是時間讓他們都閉了口,現如今智慧場館和智慧服務能實現“分鐘級”“百米級”精準氣象預報,問世間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做到?唯我中華民族;2022年,我國京張智能高鐵冬奧列車開行,全國高鐵運營里程超4萬公里,居世界第一,某些大西洋國家連“高鐵”是什么也未知,他們踏上中國北京,才驚嘆這是“超人的民族”。這個稱呼似乎有點過譽,只能說明他們的閉塞。我們有幸見證這個跨越,是你我的榮耀。(分論點二:強國跨越是“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時代見證。運用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來分析和論證這個論點,分論點是成立的,也體現了考生較強的時事政治視野。)
紅旗飄飄,伴我奮力成長;雙奧之城,彰顯國家實力。我們有幸參與到新時代的洪流中,更有幸見證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我們也應該實現自我的跨越。當有扶搖上九天的自信,當有橫渡長江中流擊水的勇氣,也讓祖國見證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腳步踏踏實實地闖出屬于自己的天地。(總結觀點:深化話題,重申觀點,與第一、二段遙相呼應。)
四、簡要賞析
這篇作文的亮點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立意深刻,觀點鮮明。該文能夠緊扣話題,選擇寫作的角度,表達了對“雙奧之城”自豪與驕傲的鮮明態度,讓這篇作文以“意”勝出,卓爾不凡。第二,論述深刻,思辨性強。作文的內容既能立足觀點,選擇合適的素材,又能從歷史和生活當中總結經驗,寫出作者個性化的思考和認識,整個論證的過程顯示一定的思想深度。第三,應用素材廣泛。既有國際上對我國的評價,也有來自當今社會較為著名的科技發展和歷史進展的實例,可謂古今并用。第四,結合材料,緊扣話題。作者始終以題目給出的材料為依據,再結合親身的經歷和見聞圍繞論點來講,認識深刻,有感染力。第五,語言規范,得體連貫。本文的語言表達符合高中生的語言特點,能表達發自內心的想法,做到真情表達,且多運用對偶句,加強語勢,擲地有聲。第六,結構嚴謹,條理清楚。由于小作者在作文下筆之前就列好提綱,作文做到了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環環相扣。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夠再增加一個分論點,將更加全面,更有說服力。
五、經驗總結
俗話說“文無定法”,作文提綱也是各式各樣的,不能拘泥于以上這種并列式的結構形式。我們需要做的是精準擬好題目,確定中心論點,然后在中心論點的基礎上擬好分論點,不妨給大家提供幾個小貼士:其一,列寫提綱一定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整體出發,從全局出發,要分配好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段落所運用的素材,讓寫作有的放矢,運籌帷幄。其二,分論點最好在句式上保持一致,這樣形成一種排比段落,增強語勢,還能保持結構上的美觀。其三,分論點一定要與中心論點密切關聯,而不能完全脫離中心論點,就像母子關系,中心論點是“母”,分論點是“子”,脫離中心論點的分論點是不能成立的,作文容易離題萬里。其四,分論點不能有交叉。每個分論點之間相互獨立,要獨立構建自己的段落結構。
在高考語文考查的眾多能力中,作文無疑是難度系數最高、考查級別最高、綜合素質要求最高的一道考題,當然也是最受關注的一道考題。考試之前,同學和老師們都會為作文整理出各類模擬試題,梳理熱點問題,積累熱點素材,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都只為了達到一個目的——爭取高考作文考得更高的分數。但是,提醒同學們在做好其他準備工作之余,一定要在提綱整理方面多加訓練,這樣才能讓大家的前期準備工作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