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去年7月,在西藏拉薩,9歲男孩嚴弘森在參觀“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時,發(fā)現(xiàn)館內(nèi)一段演示視頻的科普知識出現(xiàn)了錯誤:將“長征三號”標注為“長征五號”。視頻中火箭分離的畫面和空間站對接等畫面也存在錯誤。這些錯誤可把他氣壞了,指出問題后,他氣得“暴走”!
去年9月,新學期伊始,在浙江省紹興市元培小學的“開學第一課”,嚴弘森當起了主講老師,科普航天知識。他說:“進入新學期,我想給同學們多上幾節(jié)航天課,自己也想學一些新東西。”
別看嚴弘森年紀小,還只是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但他如此專業(yè),真令人欽佩。更讓人驚訝的是,他迷上航天已經(jīng)5年多了,懂得很多航天器型號,會制作火箭模型……被網(wǎng)友稱為“火箭男孩”。
因觀看火箭發(fā)射愛上航天
嚴弘森與航天的故事始于一次偶然。
嚴弘森小的時候,他爸爸為了了解他的興趣點在哪里,幾乎把能想到的興趣都試了個遍。
嚴弘森說喜歡石頭,他們就去挖石頭;嚴弘森說喜歡火車,他們就去看火車;……
2017年10月,嚴弘森的爸爸帶嚴弘森來到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現(xiàn)場觀看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這給嚴弘森帶來了極大震撼,他激動得手舞足蹈。從此,他就愛上了航天,探索航天知識成了他的日常。
沒有人指導,嚴弘森就自學航天知識。一開始看不懂文字,他只能看圖片、聽故事。后來他學著查資料、記筆記。家里的書架上擺滿了航天書籍。
嚴弘森一家都喜歡旅行。嚴弘森4歲時,就已經(jīng)去過北戴河、青海湖、祁連山、嘉峪關(guān)等景點。5歲開始,一家人的旅行目的地都與航天有關(guān)。
每逢假期,家人都會帶他開啟航天之旅。除了各地的航天科技館,他們還去過文昌、酒泉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以及航天飛船返回點、中國火星基地等。
去年7月,嚴弘森“打卡”“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在觀看館內(nèi)播放的視頻時,他發(fā)現(xiàn)視頻中有錯誤,并指了出來。很快,他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得到了官方回應——的確是展館搞錯了。“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對嚴弘森的指正表達了感謝,并表示立即修改。
化身“小老師”講航天課
平時,嚴弘森喜歡把自己學到的航天知識講給身邊人聽,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模樣。
在家里,嚴弘森經(jīng)常給爸爸媽媽講航天課。他爸爸專門給他買了一塊小黑板,還把他日常講課的視頻分享到社交平臺上,許多網(wǎng)友成了嚴弘森的粉絲。
在同學和老師眼中,嚴弘森講起航天知識來滔滔不絕。他讀一年級的時候,學校的老師給了他兩節(jié)課的時間,讓他給同學們上航天課。嚴弘森的爸爸說,嚴弘森備了很多課,還自學制作PPT。
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前一天,嚴弘森帶著資料給班上的同學們講解航天知識。去年9月,在新學期開學典禮上,嚴弘森再次當起了“航天老師”,給全校同學普及航天知識。
除了分享知識,嚴弘森還經(jīng)常分享書籍。平時,他會把自己愛看的化學類、天文類書籍帶到學校給同學們閱讀。
“自己造一枚火箭”
從看到火箭發(fā)射的那一刻起,嚴弘森就埋下了一個夢想——自己造一枚火箭。
看到廢棄的筆芯、小彈簧、紙殼等,他都會把它們拿回家當零件,就連出去旅行,帶回來的都是一堆螺絲、螺母等零件。他還會將零件組裝成各式各樣的小火箭、飛機等模型。
看著家里的零件越來越多,嚴弘森的爸爸把家里的客廳改造成一間小工作室,方便嚴弘森做手工、做實驗。為了支持兒子的航天夢,嚴弘森的爸爸還把嚴弘森設計的火箭圖印在家里的靠墊上。
不久前,嚴弘森成功發(fā)射了自己組裝好的火箭模型,這給了他很大鼓勵。他計劃以這個模型為參考,去設計火箭。
嚴弘森說,他有兩位偶像——錢學森和南仁東,他希望能以偶像為目標一直追逐夢想。愿他夢想成真!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