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存陽

冬日的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鳴鐘村,上午9點便熱鬧起來,村部前的廣場聚集著一批外地游客,他們舉著手機正在拍攝所見所聞:白墻黛瓦的新居,彩磚鋪就的村道……在藍天的映襯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今的移民新村真是太漂亮了!”游客李女士興奮地表示。
“近1個月來,我們村迎來了大批來自廣東、江蘇等地的游客。”鳴鐘村駐村第一書記方遠介紹說。
記者走進村民張東家,院子里,他的兩個可愛的小孫子正追逐著玩耍。家中客廳掛著一幅海報,上面印制了鳴鐘村獲得過的榮譽: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張東的兒子是廚師,17歲的小女兒在職業技術學校學習護理專業,因為入選“雨露計劃”,每年獲得3000元的學費資助,“過去的日子過得像破麻袋,到處都是窟窿,現在的好光陰那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張東感慨地說道。
不承想、不敢想的好日子就在眼前。為了鼓勵村民創新探索鄉村旅游模式,張東等5戶村民每家有1間客房被旅游開發公司以每月2000元租用,用于接待游客。

這家旅游開發公司的負責人是從事旅游業多年的外地客商秦蕾。秦蕾考察過全國不少旅游景區附近的民居,鳴鐘村給他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鳴鐘村距離國家5A級旅游景區沙坡頭不足2公里路程。村子規劃建設得好,布局合理,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很有發展前景。”秦蕾首選5戶村民,租用每家1間客房用于接待外地游客,并配備專業講解員進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解說。
鳴鐘村是20世紀80年代吊莊移民村,轄3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244戶758人,常住人口195戶394人,耕地面積2336畝。近年來,鳴鐘村依托地理優勢,致力于發展旅游業實現就業、增收、致富。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種植有馬鈴薯、玉米、蘋果、西瓜及觀光經果林等,并鼓勵農戶開辦農家樂,引導農戶發展庭院經濟。

中衛市政府及沙坡頭區委、區政府投資3000萬元實施的鳴鐘村特色旅游休閑項目現已全部建成。這也給了秦雷施展身手的機會,“這里的休閑客棧、商貿街都蘊含著商機,我們計劃租用并裝修商鋪,隨著村子旅游人氣日漸興旺,生意一定有得做。”秦蕾說,到時各商鋪將優先聘用鳴鐘村的婦女,為村民們提供相對長期穩定的就業崗位。
對于方遠來說,肩上的擔子也不輕,“今年我們將繼續融入沙坡頭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持續培育村級集體經濟實體,確保村民創業有項目、戶戶能就業,讓全村群眾的日子好上加好。”方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