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洋
因為無意識中,我是要通過這樣一件特殊的事件來標榜我們關系的特殊性,以及我在她生活中的重要性——我知道你的秘密,這個秘密別人不知道,你只能跟我去交流它。我的心思被“表現自己”塞得滿滿的,沒有留下一絲縫隙想一想小穎知道真相后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小時候我有一個好朋友叫小穎。她奶奶和我姥姥是多年鄰居,知根知底,無話不談。有一天晚上,姥姥跟我抱怨說小穎的媽媽不是好女人。我反問:“他父母都已經離婚了,她媽媽再婚也不能算壞吧?”外婆解釋道,“她奶奶說小穎并不是親生的,她媽媽當初生下的其實是個男孩,但是因為第一胎已經是個男孩了,她媽媽想要兒女雙全,便與同產房里另一個想要男孩的產婦做了交換,那個產婦才是小穎的親生母親。她媽媽本來想把這個秘密一直隱瞞下去的,但是有一天沒忍住,把這件事告訴了小穎的爸爸。”
我聽后非常吃驚,瞬間對小穎產生了巨大的憐憫。姥姥最后叮囑我,這件事情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我嘴上答應著,內心里卻已打定了主意——小穎必須知道事實的真相!我認為關于她的秘密我有義務分享給她,因為她是我的好朋友。
小穎聽后自然是不信的。于是我又給她進行了一番分析,“我姥姥不會騙我,你奶奶不會騙我姥姥。你哥是不是總欺負你?你覺得你爸對你哥好還是對你好?”
小穎的無言以對顯示她的信念已經被我動搖了。然后我又給她出了個主意:“你回家好好問問你爸,也許他就會告訴你真相了。”
再次見到小穎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但她只是淡淡地回道,她爸爸讓她別一天到晚胡說八道。
小穎的媽媽(包括生母和養母),做了一件荒唐無比的事情——這件事情當然是真的,她奶奶沒有任何動機去跟我姥姥扯這樣一個謊。到現在我依然認為自己知道的內容就是真相。但是如果現在的我能夠穿越回小時候,我一定會狠狠地扇那時的自己兩個耳光,然后警告她:把你的嘴給我閉起來!
我不知道小穎在我上躥下跳的攛掇之下是否受了傷,我希望沒有,但無論她是否受傷,我都錯得不可原諒。而且現在的我也有能力做出最終的判斷——那時的自己沒有絲毫善意,當然我可以用年齡小作為借口,強調那時的自己只是天真、好奇、無知。然而無知難道不是惡嗎?
主觀上我沒有惡意,我肯定不想看見我的朋友心里痛苦,在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之間掙扎受折磨。但在讓她知道真相對她沒有任何好處的情況之下,我為什么非要告訴她,并且半強迫地讓她去證實我的話呢?
一位同學說,她看見她閨蜜的男朋友跟另一個女生走得很近,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她閨蜜,但是她閨蜜并不相信她,為此她很懊惱。因為她覺得她是為了閨蜜著想,才多此一舉的。但她的閨蜜卻選擇了相信男朋友,這讓她感到很無語。
這位同學有很多理由說服自己干涉閨蜜的感情生活沒有錯。比如她不希望渣男得逞;比如她不想看到閨蜜傻傻蒙在鼓里;再如,她不愿意閨蜜未來被傷害。只是她的閨蜜未來是否會被這個所謂的渣男傷害還是一個未知數,但現在卻實實在在地被她的描述傷害了。
相信一定有不少人挺這位同學,認為她做得沒錯。理解、反思和剖析自己,這個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當成真相,且毫不懷疑自己是善意的這一點,卻似乎是人與生俱來的。
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的惡,是因為我們更愿意相信自己是善的。即使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被問及何至于此的時候,也總會找出大把的理由來解釋自己十惡不赦的行為的合理性,甚至認為“自己是為被害人好”也大有人在。西方有一句諺語,“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鋪著善意的石頭。”當善良沒有原則和邊界,它就可能變成惡。
親情、友情、愛情是每個人三張不同的人際關系網。處在友情角色里的人,不要擅自越界朋友的親情和愛情,如果對方向你抱怨他的家人和戀人,你可以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甚至出些化解矛盾的主意,但是當對方沒有向你提及他的家人和愛情的時候,你不要主動向那兩個方向延伸,哪怕你知道了一些所謂的秘密。英國哲學家羅素說:“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合格的朋友不是要想方設法地表現你與對方的關系有多么特殊,而是能夠做到尊重他,時常(至少偶爾)為他著想。
十幾歲的年紀,對友誼的渴望是人一生中最熾烈的時期。為了得到友誼,表達對朋友的信任和親密,很多人愿意把關于自己的秘密交代出去,這同樣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
如果你的秘密一旦泄露對你影響很大,就千萬不要把你的秘密告訴給你的好朋友。我們不能高估自己的善,也不能低估別人的惡。你的朋友大概率不會替你保守秘密,如果這個秘密能讓他交換來與其他人的友情,他會毫不猶豫地把它說出去。
而且你不要覺得他的內心會因為自己沒能守口如瓶而感到不安。不替你保守秘密的理由簡直不要太好找,他可以認為:你的秘密你自己都守不住,憑什么我就必須守住呢?
另一方面,你把自己最柔軟最容易受傷的地方暴露出來,你覺得這是在表達誠意,然而,這何嘗不是在給對方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呢?本來,人家輕輕松松無所顧忌,現在好了,知道了一件對他來說無關緊要的事情,卻要小心翼翼地記掛著不能說走了嘴。你不過是舒服了自己,麻煩了別人。
看上去很美好的友情,背后隱藏人性的自私與執拗。認識這一點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學習,也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