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前段時間,到外地出差,見到大學同學楠,得知他現在是當地的知名律師,在業內頗有名氣,這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看來,律師皆伶牙俐齒,思維敏捷,具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他當年卻有些口吃。我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坐在庭審現場,條理清晰地為他人出庭辯護的。
想起十幾年前,我們考入同一所大學,雖然同窗幾載,卻鮮有接觸。我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不只是因為他口吃,說話結巴,最主要的是他勇于“出丑”。大學是一個既能鍛煉人,又能充分展示自我的絕好舞臺,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珍惜這些機會,他恰恰就是那個懂得抓住機會的人。每天清晨,班里都有5分鐘的自由演講時間,每個人輪流上臺,題材和內容不限,很多同學都因為害羞或不屑于上臺演講,紛紛棄權。每每此時,他都主動請纓,剛開始演講時有些磕巴,引得臺下陣陣竊笑,但他卻從不介意。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演講比賽,他演講的主題是立志做一名好律師。當他站在舞臺上,面對著數千雙眼睛時,一上臺便忘詞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越發緊張,變得更加結巴,以致語無倫次。幾分鐘后,他調整好情緒,讓自己鎮定下來,堅持演講完,雖然得了倒數第一,但他沒有泄氣。
即便屢屢“出丑”,但他從未灰心,只要班級或學校組織演講、朗誦、辯論等口才比賽活動,他一如既往地踴躍報名參加,勇敢地走上臺,就這樣堅持了整整4年。后來再聽他演講,已經能感覺到他的進步,他不再口吃,雖然語速較為緩慢,但聲音洪亮,且抑揚頓挫。
畢業后,我們各奔東西,十幾年未曾謀面,沒想到異鄉再見面時,他給了我一個全新的印象,條理清晰,談吐不凡,完全顛覆了我大學時對他的記憶。
看到現在的他,再想想現在的自己,由于懶惰、膽怯、猶豫,我錯過了一次次機會。與其埋怨自己,不如像他那樣學會珍惜每一次“出丑”的機會,通過每一次失誤,讓自己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