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工智能領域中的里程碑事件,ChatGPT的問世,代表著AI深度學習技術已經進入到大規模應用階段。更驚人的是,其上線僅2個月活躍用戶就已突破1億,預示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到來,或將成為人車交互領域的新風口。
由于同樣具備智能化的屬性,基于人工智能的ChatGPT簡直和無人駕駛汽車“一拍即合”,兩者相遇后,一定會碰撞出巨大的火花。安凱客車作為國內新能源與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一直在為我國城市交通工具智能升級賦能,讓我們來看看安凱客車是如何與ChatGPT斗“智”?
誠如ChatGPT所言,無人駕駛汽車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尤其是在城市公交領域,不久前,安徽省首條基于公開道路常態化運營的自動駕駛汽車5G+C-V2X公共交通體驗線項目正式進入實質化運行階段,而這款穿梭在包河經開區的“聰明車”正是安凱潛心研發的第三代L4級自動駕駛客車,全民皆可預約乘坐,感受無人駕駛的魅力。
爆點來了,當安凱客車問到ChatGPT“無人駕駛汽車能否取代傳統汽車”時,ChatGPT給出的答案是:不會很快取代,一段時期內兩者并存,但未來一定會被逐步取代。看來,無人駕駛汽車不僅讓消費者無比神往,讓投資者趨之若鶩,更讓ChatGPT認為是徹底改變汽車生態的終極神器。
難怪地平線聯合創始人&CTO黃暢博士曾經對《汽車觀察》說過,在所有的智能化應用中,最具穿透力和最能極大改變和影響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的就是自動駕駛。因為自動駕駛既能拉動消費端,又能拉動與其并行的電動化進程,甚至能反作用于影響和推動整個汽車產業深刻變革,包括產業之上的商業模式變革。
隨后,安凱客車又發出靈魂拷問:無人駕駛汽車到底是誰在駕駛?ChatGPT先是直接指出無人駕駛不需要人類駕駛員,后又強調人類在無人駕駛開發、監督和維護過程中會發揮重要作用。實際上,ChatGPT并未從深層次上理解安凱客車的這個問題,或者說沒有聽出來安凱客車的“潛臺詞”。
那就是人們對于無人駕駛的安全隱患、責任判定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質疑。當交通事故和道德標準交織在一起時,無人駕駛遠沒有ChatGPT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得那么簡單,現實生活中會面臨責任歸屬、道德維度、市場監管、成本分攤、價值分配及商業保險等諸多復雜因素,而這些問題早已超出技術范疇。
另在車技上,究竟是無人駕駛厲害還是老司機厲害?ChatGPT回答得十分中肯,它認為二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因其駕駛方式和駕駛技術完全不同。其中,通過預先編程的無人駕駛不需要駕駛員的駕駛經驗,只需要按照傳感器等系統自主控制車輛即可。
比如,作為安凱客車智能駕駛技術的集大成者,安凱L4級自動駕駛客車基于全新一代E6純電動客車平臺開發,采用了最新的智能網聯和車路協同等前沿技術,車輛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及毫米波雷達進行感知融合,可準確感知車輛運行障礙物進而規避,并能實時進行局部路徑規劃,實現高度自動駕駛。
最后,來看看ChatGPT是如何“花式”炫安凱客車的?系統顯示,安凱無人駕駛客車是無人駕駛技術在公共交通領域的重要應用之一,從技術角度看,代表著中國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體現了中國汽車制造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的實力。
看來,在無人駕駛領域,安凱客車的成績不僅受到行業高度認可,還被AI人工智能逐一記載。實際上,關于無人駕駛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特斯拉是否是自動駕駛的天花板,“后芯片時代”會發生怎樣的顛覆性變革等等。而作為時代的親歷者,安凱客車必將全情參與其中,以更領先的技術、更智能的產品,為自動駕駛規模化、常態化商用貢獻力量,推動老而彌新的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