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杜軍 高佳莉 許業寶 夏潤潤
摘要 結合皖南煙區的實際,對全區煙農實施連續4年的全樣本煙農問卷調查,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全區煙農基礎信息數據庫,合作社“121”規范管理與運營模式初步構建,為當地現代職業煙農隊伍的建設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 皖南;煙農;現代化;職業;隊伍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03-0054-04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大批企業、大量資本、多種經濟作物陸續進入農村,農村經濟正得到大幅發展,從事煙葉種植的人員受到沖擊、煙葉種植產業受到影響[1]。戶均規模增速放緩,規模效益增長速度提升難以體現,煙農種煙積極性持續走低,煙農不斷流失[1]。為穩定煙農隊伍、穩定皖南煙區煙葉產業,推進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工作,開展現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研究意義重大。2021年,課題組在2020年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研究內容、拓展研究深度,對《安徽皖南煙葉有限責任公司煙農分類服務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完善,優化了星級煙農評定指標及標準;對煙農培訓工作持續抓落實抓成效,煙農培訓效果得以持續提高;探索推進了“四有”煙農培育,培養了一批有土地、有服務人員、有農機具配套、有融合產業的“四有”煙農隊伍;大力推進了煙農“一戶一規”工作,完成全區百畝大戶671戶煙農的規劃制定。
1 研究背景
1.1 煙農持續流失,種煙積極性下降
相比2015年煙農2 200戶,截至2019年煙農戶數已減少752戶,煙農戶數下降34.1%。且目前有70.8%的煙農對是否繼續種植煙葉持觀望態度,煙農種煙積極性明顯減退,同時歷年退出植煙序列農戶幾乎沒有再重新涉足煙葉生產。
1.2 種煙成本持續走高,種煙比較效益降低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資本的涌入,農村、農業、農民得到持續發展,種煙用工、物資、管理等成本持續高位運行,種煙的比較效益已無優勢。
1.3 消費市場轉型升級,煙葉原料需求持續提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端的升級,工業企業對煙葉質量和結構要求越來越高,原料需求越來越少,導致生產、結構、需求端矛盾突出,對煙葉種植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2]。
1.4 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煙葉種植難度加大
一是用工難、貴、險等問題日益彰顯。二是農村產業呈現多元化,土地流轉和產業選擇沖擊到煙葉種植。三是煙基設施與煙葉種植配套矛盾日益顯現。隨著煙基設施不斷老化、配套力度弱化和設施維護乏力,大量烤房、煙水煙路難以匹配煙葉生產。四是農機短缺,農機數量不足、農機更新偏慢,持續制約著煙葉的規模生產[2]。
1.5 煙葉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煙農隊伍
煙葉發展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煙農作為煙葉種植主體,是維系煙葉高質量的基礎,在面對諸如大規模、短期性用工和“雙搶”等工作,傳統的生產組織方式、技術標準、戶間互助等服務模式和煙農自身的管理水平均不能適應和滿足煙葉高質量生產需要,亟需革新、革命[3]。
煙農是煙葉生產的主體,是公司的生存的根基[1]。培育并穩定一批以煙為主、多元經營,講誠信、懂技術、有文化、會管理、善經營的“四有”新型職業煙農隊伍已成為公司一項基礎且關鍵的工作。煙農隊伍建設是項系統且持續的工作,需要公司頂層設計、統籌規劃;需要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合作、一體推進;需要一支標桿主體煙農的引領。為此,打造一支高效能的煙農隊伍,助力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是實現皖南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皖南始終堅持煙農的主體地位、堅持服務煙農的初心使命,圍繞煙葉生產效率變革的工作主線,以煙葉發展為主,多元發展為輔,雙環互促為目標,著力推進煙農隊伍建設。職業煙農隊伍建設路徑和方法不斷改進,煙葉產業主體地位進一步突出,煙農隊伍呈現現代化、職業化趨勢,煙農培訓持續深化,煙農隊伍素能得以進一步提高。
2 研究內容
2.1 持續推進做實做優煙農培訓
按照“頂層設計、上下結合”的原則,系統謀劃編制好2021年煙農培訓計劃,做好年度煙農培訓工作安排。堅持“全面覆蓋、分類實施、突出重點、講究實效”的原則,合理設計培訓級別、培訓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內訓師隊伍的作用,加強內訓師的管理與建設,加強內訓師的考核力度,優化內訓師隊伍,持續夯實內訓師隊伍基礎。加強培訓的準備、組織、過程監管、結果評估,推進培訓效果的提升。結合工作實際,動態做好煙農培訓課件的優化,保證培訓課件的適應性。以培訓計劃為綱領,以培訓課件為平臺,以培訓組織為抓手,以效果評估為推手,通過內訓師和外訓師相結合,做到培訓對象全覆蓋、培訓內容全覆蓋,同步建立一所沒有圍墻的煙農職業學校,打造一支過硬的內訓師隊伍,構建一套完善的培訓考核體系,精選一批高質量的培訓課件,最終實現煙農培訓工作有計劃、有內容、有質量、有實效(即“四有”)的總體目標。
2.2 優化完善煙農培訓課件
按照“緊扣現代化煙葉生產方式,結合煙葉生產特點,能滿足煙農對煙葉生產技術,用工、財務、經營等管理,保險金融、法律法規、安全等常識全方位的需求;培訓課件要統籌好培訓師與受訓人員的關系,堅持便于教、易于學,既要有利于培訓師教,又有利于煙農學;培訓課件要避免華而不實、繁而不精,盡量用簡明、通俗的文字或圖片等形式呈現”的原則,構建一套分類合理、內容全面的煙農培訓課件體系,開發出一套涵蓋技術、管理、常識等領域、滿足煙農實際需求、適宜現代化職業煙農建設需要的培訓課件。
在2020年開發的煙農培訓課件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對現有課件進行動態修訂完善,同時推進新課件的開發,對煙農培訓課件不斷優化完善。
2.3 持續推動現代化職業煙農星級體系建設
在2020年星級煙農評定的基礎上,持續做好星級煙農評定指標數據的采集、核實、匯總,對照星級煙農評定標準做好星級煙農評定。持續做好對星級煙農評定結果的分析,圍繞工作實際,對星級煙農評定的指標及標準進行不斷完善優化。
2.4 探索煙農主體培育
按照“有全程配套的農機具、有長期穩定的服務隊、有可供隔年輪作的土地、有融合發展的多種產業”的“四有”標準初步構建煙農主體培育方案及工作計劃,指導基層煙站對照標準做好煙農主體的選拔培育。
2.5 持續做好核心職業煙農產業規劃
在2020年試點為核心職業煙農制定產業規劃的基礎上,按照“一戶一調查、一戶一對接、一戶一完善”的工作流程,指導基層煙站持續做好核心職業的產業規劃制定,統籌做好產業規劃的落地。
2.6 持續做好煙農隊伍建設相關政策差異性研究
會同相關部門做好煙農相關政策的持續優化完善,結合煙農分類做好政策制定,體現政策傾斜,引導煙農向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2.7 煙農隊伍現狀的持續調查研究
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持續做好煙農隊伍現狀及煙農需求的調查研究,及時掌握隊伍現狀及動態。
2.8 合作社改革的持續推動
按照“按需引導、依法指導、自主經營”的總體要求推動合作社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在2020年合作社改革的基礎上,持續跟進指導合作社改革相關措施的落地,保證合作社運行正常,符合國家及行業相關規定。
3 結果與分析
3.1 持續推進做實做優煙農培訓
在充分總結2020年煙農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合理制定了2021年煙農培訓計劃,全年計劃一級培訓5輪次,二級培訓6輪次,從2月5日起,全面啟動了2021年度煙農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已開展各級培訓180余場次,參加培訓9 750人次。通過走訪及電話詢訪的方式,參訓率達到99.5%以上,評估滿意度達到95%以上,培訓效果較2020年有明顯提高。
3.2 優化完善煙農培訓課件
在2021年煙農培訓中,對2020年開發的技術培訓課件進行了修訂完善,增加綠色防控等知識;通過電子問卷調查、走訪等方式對煙農進行調查,初步確定了生產扶持政策解讀、《民法典》知識、煙后稻技術、家庭關系等方面的開發意向,經與生產、審計等機關部門進行對接,同時與外部老師進行溝通,確定課件名稱及開發人,積極組織開展課件開發,新開發了扶持政策解讀、法律知識、煙后稻生產技術、綠色生產等方面的課件。
3.3 持續推動現代化職業煙農星級體系建設
一是在充分理解“四有”煙農、星級煙農、標桿煙農、核心職業煙農等的概念基礎上,理順了其邏輯關系,制作了煙農分類關系圖,并通過煙農隊伍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煙農培訓研謀會等進行了宣貫,到各基層煙站開展了集中和一對一的培訓解讀。二是修訂了星級煙農準入條件及評定指標與標準。三是完成了《煙農分類服務管理辦法》的修訂,并通過公司黨組審核,同時按照制度流程完成了發文工作。
3.4 探索煙農主體培育
針對2020年提出的“三無”煙農,創造性地提出了“四有”煙農概念,并對“四有”內涵進行定義,明確了培育標準、培育思路、培育目標,同時制定了年度培育方案,明確了把握原則、明確標準、摸清現狀、規劃引領、政策引導、培訓提升、合作共贏等7項工作舉措。2021年已培育“四有”煙農537戶,占全體煙農46.53%,在此基礎上,指導完成339戶煙農注冊家庭農場,占全體煙農29.38%。
3.5 持續做好核心職業煙農產業規劃
一是調整提高目標任務,根據公司主要領導要求,調整擴大了規劃對象范圍,即在年初擬對150戶開展“一戶一規”規劃計劃調整671戶煙農。二是明確職責分工,完善工作機制。三是優化完善了工作流程,在結合2020年試點探索的基礎上,制定了工作流程圖,形成了涵蓋7個步驟的工作流程。四是協同奮進,有力有序推進“一戶一規”工作。截至目前,為全區671戶百畝大戶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
3.6 持續做好煙農隊伍建設相關政策差異性研究
政策資源是培育高質量現代化職業煙農隊伍、穩定煙農隊伍的動力與保障,因地制宜,按戶施策,建立健全扶持政策,突出政策引導作用,是推動現代化職業煙農隊伍高質量發展關鍵舉措,能最大程度發揮政策的作用。對生產扶持、基礎設施、煙農福利等涉及煙農的政策資源進行統籌謀劃,研究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分類政策,按照煙農類型實施分類施策,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契合性,適度對標桿煙農進行傾斜,構筑公司與煙農的利益紐帶,構建公司與煙農的“命運和利益”共同體。在2020年運行的基礎上,對煙農福利待遇政策進行了優化完善,對煙農通信費補貼方式進行了優化改進,同時重點加強煙農各類政策的宣貫與解讀,協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專題課件,通過煙農培訓方式開展培訓與宣貫,煙農對政策的了解更進一步。
3.7 煙農隊伍現狀的持續調查研究
為摸清煙農土地經營、設施配套、產業組合、用工服務等現狀,進一步抓好煙農主體建設,通過電子問卷形式,對全區煙農實施全樣本調查,實際調查煙農1 129戶。通過對調查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形成了2021年度煙農問卷調查分析報告。從2018年起,煙農問卷調查工作已連續開展了4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全區煙農基礎信息數據庫。
3.8 合作社改革的持續推動
在推進《改革意見》實施的同時全面構建起“121”規范運行模式,即“一中心、二職能、一監管”,相應職能部門全力指導、幫扶、監督合作社規范運行。即煙農服務中心作為合作社規范運行“指導中心”,相關部門對口指導協助合作社規范履行專業化服務和資產管護職能,財務管理部實施系統監管。
4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當前,煙葉生產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煙農作為煙葉原料的生產者、提供者,直接關乎煙葉質量的好壞,是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的驅動力,必須加強現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3]。隨著經濟的發展,煙農隊伍的人員結構、人員素質、經營方式、管理理念都發生了變化,隨著皖南煙區種植規模逐步擴大,用工、煙葉供需、比較效益等矛盾日益凸顯,如何穩定煙農收益、穩定煙農隊伍,需要系統地、全局地進行。隨著煙葉原料由控到穩的轉變,煙農“穩”的信號已成為煙葉發展的最強音[3]。面對煙區用工老齡化加重、成本持續上升,用工風險大、煙葉比較效益下降等客觀現實,穩定煙區面積的壓力也不斷加大[4]。作為經濟發展較為發達、戶均規模也較大的煙區。皖南煙葉在穩定煙葉面積的難度上可想而知,不容小覷。
因此,該課題研究可以為現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穩定煙農隊伍、提升煙農隊伍綜合素能提供一定的借鑒。
4.2 結論
為系統推進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研究,探索現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持續提升皖南煙區煙農隊伍水平,重點開展了煙農培訓、課件開發、煙農分類、煙農服務、煙農規劃、煙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系統的培訓煙農隊伍建設的根,是推進煙農隊伍建設的核心力量;星級煙農分類體系是適應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煙農科學且合理的分類模式、是能引導煙農綜合提升的,在年度評定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動態優化完善;煙農產業規劃是對煙農現狀的全面分析、對未來的統籌謀劃,能堅定煙農信心,引導煙農產業的持續穩定;煙農服務是永不落時的,要持續豐富,不斷優化完善,以滿足煙農的動態需求。
5 參考文獻
[1] 程軍,李曉勇,姜和亮,等. 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中職業煙農的培養研究[J]. 南方農業,2018,12(17):144-145.
[2] 劉宇,許業寶,李云,等. 皖南煙區現代化職業煙農隊伍建設探索[J]. 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3):57-58.
[3] 張喜峰,鄭敏,王靜. 隴縣煙區煙農狀況與職業煙農隊伍建設對策[J]. 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2):258-260,263.
[4] 譚子笛,侯軍,芶劍渝,等. 貴州正安煙農狀況與現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J]. 貴州農業科學,2014(9):262-264.
(責編:張 蓓)
基金項目 安徽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研究與推廣”項目。
作者簡介 劉宇(1989—),男,湖南衡陽人,農藝師,從事煙葉生產及煙農隊伍建設研究相關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