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進 李權
摘要 榕江縣森林資源豐富,但傳統林木的種植和經營模式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為了將榕江縣乃至黔東南州的竹資源盤活、變現,把竹產業培育作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提出在全州建成7.33萬hm2竹種植基地的基礎上,轉變地方政府的發展理念,以市場化為導向,積極培育和發展竹板材(家具)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竹產品,打造竹制品產業園,依托科研機構及院校等搭建行業交流合作平臺,大力發展竹產業,從而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當地的鄉村振興建設。
關鍵詞 毛竹;規劃;產業
中圖分類號 F326.27?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03-0081-04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in Rongjiang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ZHANG Yongjin? ?LI Quan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
Abstract Rongjiang County is rich in forest resources, but the traditional tree planting and management model is single,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are low. In order to revitalize and realize the bamboo resources in Rongjiang County and even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the bamboo industry is cultivated as a new growth pole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73 300 hectares of bamboo planting bases in the prefecture, it is proposed to change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be market-oriented, to actively cultivate and develop leading bamboo board (furniture) enterprises,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products with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and added value, build a bamboo product industrial park, rely 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colleges to build industry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latforms, an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bamboo industry, thereby comprehensively consolidating the resul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boos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local villages.
Keywords Phyllostachys edulis; planning; industry
榕江縣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境內,是貴州十大重點林區縣之一。2019年全縣森林覆蓋率73.18%,林地面積25.9 萬hm2,活立木總蓄積2 721萬m3,豐富的森林資源為林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1-2]。榕江縣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優越,基巖基質以硅鋁質為主,含鉀、鐵的酸性造巖礦物,因而自然土普遍發育為酸性的鐵鋁土,自然肥力高,對作物適應性廣,為植物的生長繁衍奠定了良好基礎。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植物2 000余種,其中種子植物1 312種,中國特有49種。榕江縣傳統林木的種植和經營模式單一,經濟效益低下,亟需可替代的種植和產業模式[3-4]。據現代林業產業網發布的《中國木材資源現狀及消費趨勢》,中國木材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缺口,在木材短缺的當下,可持續、綠色環保的竹材無疑是取代木材的一個好選擇[5]。竹子作為林業產業的一部分,因其生長快,繁殖更新能力強、成材時間短、產量高、材質力學性能強、耐磨、用途廣等特點,在林業產業結構中具有重要地位。竹子是高大喬木狀禾本科植物,全世界已有記載的共50多屬,1 200多種,分布地區以亞洲最多,非洲次之,歐洲僅有少量引種,由于歐洲產量小,因此需要從亞洲大量進口竹制品[6]。竹子是我國的第二森林,竹產量居世界首位。利用貴州省豐富的竹資源,以竹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核心載體,是加快推進貴州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1 榕江縣發展竹產業的目的和意義
1.1 貫徹落實省、州竹產業戰略部署
貴州省委、省政府將竹產業納入林業特色產業。貴州省林業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0年省級森林培育和森林資源管理項目申報工作的緊急通知》,為爭取綠色產業扶貧基金,大力發展黔東南州竹產業,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印發了《黔東南州爭取綠色產業扶貧投資基金發展100 萬畝竹產業基地建設方案(2019—2021年)》,提出到2022年,全州建成7.33 萬hm2竹產業基地的目標,其中榕江縣需完成0.96 萬hm2的任務。
1.2 振興林業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
2019年全縣生產總值79.13億元,農林牧漁業產值32.65億元,其中林業產值7.04億元,僅占總產值的8.9%,占農林牧漁業產值的21.6%,占國土面積近80%,僅實現不到10%的產值,可見林業貢獻率低下,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與低下的產出極不匹配,落后的林業產業發展與豐富的森林資源很不相稱,遠落后于發達地區的林業產業發展水平。
據第四次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結果,榕江縣喬木林地面積23.65萬hm2,其中針葉純林和針葉相對純林13.85萬hm2,占比58.5%,蓄積1 729.5萬m3,平均蓄積124 m3/hm2,按每方1 000元計,產值僅124 800 元,按杉木26年成熟采伐,年產值僅4 800 萬元,加上種苗、栽植、撫育、采伐、運輸等成本,利潤極低[7]。調整林種結構,改變經營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已刻不容緩。
1.3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發展竹產業,是為了將榕江縣乃至黔東南州的竹產業資源盤活、變現,把竹產業培育為榕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竹材以其堅固密實,抗壓、抗彎、強度高等優越特性,替代木材已成為解決木材短缺的重要方案,竹產業也將成為木材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和趨勢,竹產業發展市場前景廣闊。開發竹材資源和發展優質毛竹生產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及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8]。
1.4 實現林農增收和財政增長
據《全國竹產業發展規劃》預計,2021年竹材人造板需求量達430 萬t,以年8%的速度遞增;竹地板需求量為121 萬m3,以年5%的速度遞增;竹漿需求量達304 萬t,以年8%的速度遞增;竹日用品(工藝品)需求量達472 萬t,以年8%的速度遞增;竹家具需求量達1 288萬件,以年7%的速度遞增;竹纖維需求量達38 萬t,以年10%速度遞增;竹炭需求量達36 萬t,以年10%的速度遞增;竹飲制品需求量達14 萬t,以年15%的速度遞增。巨大的市場需求是拉動竹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建成竹產業基地,引進先進生產理念和生產實體,對準目標市場研發高附加值產品,做成種植加工一體化產業體系。項目建成后,可實現林農的增收和財政收入的增長。
2 市場導向及竹產業發展方向
竹子是在現代社會缺乏資源及能源枯竭的情況下,最重要的生物質資源之一。現代竹產業除了包括傳統竹產業外,還有其他延伸。例如:竹鹽業、竹炭業、竹醋業、竹纖維產業等。竹炭的用途廣泛,可以用于口腔護理、洗滌、食品及竹炭家具等各種行業;竹纖維也可生產日用品,如:衣服、毛巾、襪子和創可貼等;竹醋和竹鹽也可發展出保健品、農肥等產業。竹產品更是發展出了10大類3 000多品種,均為市場需求量大、產品價值高的產品。另外還可使用竹材的邊角料變廢為寶,實現持續發展,獲得更高的綜合經濟效益。竹產業發展要立足市場需求,引導竹產業多元化發展,大力發展筍制品、竹茶具、竹餐具、竹家具、竹香薰、竹炭等系列產品。重視發展以竹代木、以竹勝木產品,不斷拓展竹產品應用領域[9]。當前可重點發展竹模板、竹地板、重組竹等產品,讓大家了解竹子、喜愛竹子、使用竹子。
3 榕江縣竹制品加工業的發展措施
3.1 轉變地方政府的發展理念
地方政府在指導經濟發展過程中迫于政績壓力,往往傾向于選擇投資周期短、社會評價好、產出見效快的“短、評、快”產業,黔東南州竹產業普遍規模小,過度重視生態保護而忽視了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過去發展周期中并沒有受到政府的特殊關注。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過去所謂“短、評、快”產業利潤明顯下滑,由此而來的社會矛盾和環境污染問題卻日益凸顯,政府在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時,發展理念應有所轉變,關注和重視竹產業的發展。
3.2 培育和發展竹板材(家具)龍頭企業
榕江縣及周邊竹資源豐富,分布較為集中,便于集中和規模化發展重組竹、竹家具、竹結構用材(橋梁板、風力發電葉片)、竹地板等高附加值的竹制品已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立足榕江縣現有的3 333 hm2毛竹林以及周邊2萬hm2的毛竹林,遠期規劃6.67萬hm2竹林,著力引進和發展1~2家資源利用率高、產品科技含量高、具有市場競爭力、年產值3 000萬元以上規模的毛竹加工企業。
3.3 重點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竹產品
3.3.1 重組竹及復合材料。從材料的加工工藝性和結構的科學性來考慮,以竹材為主要原料的重組竹及竹木復合結構人造板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竹材人造板新型產品。重組竹具有產品密度大、靜曲強度和彈性模量大、尺寸穩定性好、紋理美觀等特點,是天然木材的理想替代材料[10]。可根據需要制成不同規格的板方料,對其進一步裁切加工制成建筑用材、集裝箱底板、家具、地板等產品,也可以用于制造戶外走廊的地板和欄桿、戶外家具等。用重組竹加工成的產品具有與高檔硬木觀感相似、紋理細膩流暢、結構均勻、表層硬度系數高、適用性廣等特點。
3.3.2 竹材熱解產品與生物質能源。竹炭是竹材熱解的產物,由于竹子有特殊的微孔構造,炭化后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及一些特殊功能,經活化后這一功能更為突出,是一種新型環保機能性材料。活性炭的生產技術從物理活化向高效無污染的化學活化法及物理化學活化相結合發展。竹炭在空氣凈化、水質改善、醫藥保健、生物農藥、工程材料等方面,正逐步顯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11]。
3.3.3 竹家具及竹工藝品。發展竹家具及竹工藝品對發揮榕江縣竹編技藝,弘揚榕江縣竹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竹家具系列可開發的主要產品有實竹家具、竹材彎曲家具、新功能竹家具、輕巧型竹家具與仿紅木家具。通過雕刻、壓花、鑲嵌、烙花、貼金等特種工藝,創新出辦公文具、鳥籠、餐具、酒架、廚具、掛飾、燈具、擺件、鏡框、畫框、樂器構件等系列竹工藝品[12]。
3.3.4 竹纖維利用、竹筍食品及其竹產品。隨著榕江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產業的不斷完善帶動了旅游商品市場的興旺,越來越多新的概念和模式催生出新的旅游方式和產品。這為竹工藝品產業提供了新的市場,為新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思路。竹加工產業鏈延伸產品包含竹纖維服裝產業、竹筍食品產業、竹保健品產業等。目前,全縣有旅游景區6個,旅游景點70個。因地制宜,結合榕江縣發展旅游業和該地區竹林面積的實際情況,發展相關的竹產業,弘揚竹文化,提升竹效益,助力榕江縣建成全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打造帶包括黎平、從江、榕江等縣為一體的都柳江竹產業。
3.4 打造竹制品產業園
竹產品加工過程中竹材原料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生產能耗、產品使用價值與附加值、生產過程環境保護問題、生產工藝與技術裝備水平等有很大差異。為此,應重點引進和發展低碳、高效、節能與高值化利用的竹產業新技術。竹炭、竹纖維等高科技產品,已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應重點打造具有對竹生活用品深度研發能力的自主知識產權、知名竹品牌1~2個,并按產業園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力求成為國內竹類收集種類最多、景觀最美的一個主題園區。竹制品產業園要建設標準化生產廠房樓等基礎設施及設備采購和安裝,推進“企業+農戶”合作發展。
3.5 依托科研機構及院校搭建行業交流合作平臺
充分發揮科研機構及院校的技術和人才優勢,開展行業規劃、學術研討、專題培訓、技術交流等服務,促進行業各單位間的交流與合作。組織開展專業論壇、政策咨詢、資金對接、企業沙龍等活動。配合相關機構提供研究開發、產業升級、產業咨詢、金融服務、人才配套、檢驗檢測和知識產權服務。充分發揮政、產、學、研、金、投的優勢,搭建行業交流合作平臺。
4 結論
實現全竹綜合應用和循環經濟,提升綜合效益,充分利用竹資源,創新產品、綠色生態、協調循環發展、開發新產品、共享竹資源是做好榕江縣竹產業發展的基本要務。實施竹產業對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切實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可為全省守住兩條底線、促進鄉村振興提供示范。
5 參考文獻
[1] 楊勝忠,袁浩東,羅超. 榕江縣農業氣候資源分析[J]. 貴州氣象,2008,32(1):28-29.
[2] 王永,何順志,徐文芬,等. 貴州省榕江縣藥用植物種質資源調查研究[J].種子,2013,32(9):51-55.
[3] 董波遠. 榕江縣林業生態建設展望[J]. 吉林農業,2010(14):96.
[4] 羅輝,許慰輝,殷建強. 榕江縣臍橙果園低產成因分析及改良措施探討[J]. 林業實用技術,2012(5):17-19.
[5] 張英. 林合益:爭做以竹代木產業的引領者[J]. 中國林業,2009(8):2-3.
[6] 馬莉,劉俊昌. 我國竹產品出口現狀分析[J]. 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6(2):60-64.
[7] 張吉彬. 探討林業營林造林技術[J]. 大科技,2014(22):236-237.
[8] 朱遠鵬. 推進四川興文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鄉村振興進程的思考[J]. 世界竹藤通訊,2020(2):58-61.
[9] 陳斗斗. 現代原竹制品形式特征初探[J]. 竹子研究匯刊,2009,28(2):55-58,62.
[10] 梁哨,陳林碧,覃斌,等. 毛竹重組竹產品的質量及耐腐性能研究[J].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2020,40(1):166-171.
[11] 董慶,張書平,張理,等. 竹材熱解動力學特性分析[J]. 過程工程學報,2015,15(1):89-93.
[12] 劉國蘋. 傳統竹家具制造工藝對現代生產工藝的影響[J]. 林產工業,2020,57(2):100-102.
(責編:王慧晴)
基金項目 貴州省科技廳“千”層次人才培養項目(黔千層人才〔2021〕201603);2022年度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22GQTyb074)。
作者簡介 張永進(1992—),男,貴州黎平人。研究方向:民族木結構建筑。
收稿日期 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