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強



摘 要:浮雕裝飾是陶瓷藝術設計中常用的裝飾手法。根據陶瓷材質特點并結合彩繪工藝,在日用陶瓷產品設計中靈活運用浮雕裝飾手法,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藝術價值,而且可以增添產品的美學意蘊,提高日用陶瓷產品的附加值。分別以天鵝、梅花造型在《天鵝》浮雕彩繪箭筒、《梅花》浮雕咖啡具上的制作為例,從浮雕的構圖和造型傳達設計者的設計思想,構建一定的審美意境,并結合釉上彩裝飾,豐富產品的構圖,增加產品的敘事功能,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力。
關鍵詞:浮雕裝飾;日用陶瓷;設計創新
1 前言
浮雕作為一種古老的裝飾手法,在陶瓷工藝中的應用歷史悠久。考古發現,早在仰韶文化時期,浮雕就已經在陶器裝飾上得以應用。之后各個歷史時期出現的陶器和瓷器中的浮雕,都鮮明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特征和陶瓷工藝水平。時至今日,浮雕裝飾在陶瓷設計中仍被廣泛采用,更是當代日用陶瓷產品諸如餐具、茶具、酒具等設計中常用的裝飾手法。當代浮雕的造型大多從中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中演變而來。創作者從傳統美學中吸收精華的同時,結合現代造型藝術創作具有時代特征的作品,營造新的視覺藝術氛圍,從而實現傳統裝飾美在當代陶瓷設計中的傳承和發展。
2陶瓷浮雕
應用于陶瓷表面上的浮雕裝飾工藝稱為陶瓷浮雕。“堆雕”“凸花”是常見的陶瓷浮雕制作方式,即利用堆、貼、刻等技術手法在陶瓷表面上雕出凸起的造型[1]。陶瓷浮雕按照雕刻凸起的厚度劃分為淺、中、高三種類型。在制作方面,陶瓷浮雕以線刻、堆貼、剔等為主要造型技法,日常應用中通常是多種技法組合使用。其中,線刻技法可以在多種浮雕裝飾類型結合的產品里做點綴時使用,堆貼、剔等手法則屬于堆雕制作工藝。
陶瓷浮雕工藝的應用首先需要考慮材料坯體的延展性與可塑性,然后根據器物的外形以及生產工藝來確定產品的浮雕裝飾題材及制作手法。浮雕作為裝飾設計要素在陶瓷造型上展現,在選擇制作題材時要考慮裝飾與器物銜接的整體性,通過浮雕的高低、深淺層次變化來展現浮雕的裝飾美。
陶瓷產品的浮雕裝飾制作工藝大致分為堆貼型浮雕、注漿成型浮雕、雕刻型浮雕等。尺寸較大的陶瓷產品在采用雕刻型浮雕工藝時,精度上不如注漿成型浮雕。小件陶瓷產品的浮雕裝飾工藝在刻畫上要求更精細(比如花瓣表面紋理的刻畫與花絲花蕊的制作),常選用堆貼型浮雕工藝。而雕刻型浮雕產品可復制性差,表面光滑度、精細度均不如注漿成型浮雕產品。因此,當以工業化批量生產為考慮方向時,注漿成型浮雕產品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既可以滿足陶瓷日常生產工藝,又可以在產品質量、精細程度方面達到統一標準。
3《天鵝》浮雕彩繪箭筒的制作
3.1選材
《天鵝》浮雕彩繪箭筒(圖1)的陶瓷瓶身選用青瓷材質。青瓷質地細膩,呈青黛色,是經過窯變天然形成的青色,未添加任何顏料。陶瓷瓶身造型為直筒,高度為42 cm,直徑19 cm,簡潔挺拔的線條突出了青瓷材質的美感。粘貼的天鵝浮雕造型選用天然骨質瓷。骨質瓷質地白而細膩通透,釉面潤澤光亮,材質本身的顏色可以表現天鵝的柔美、圣雅和潔白。用骨質瓷材質表現天鵝的柔美,用青瓷的青黛色作為映襯天鵝的底色,整體畫面可以營造出雨過天晴天鵝游于水面的寧靜之美。
3.2制作工藝
3.2.1浮雕刻畫
在輪機車制好的石膏筒體上,運用油泥材料或雕塑泥,利用加法制作天鵝浮雕。制作時,用雕刻刀快速制作出天鵝的外形,并用竹簽對細部進行精修。
在構圖時,需要對天鵝的外形進行精準概括。兩只天鵝在直筒造型上做成一前一后的關系,可以更好的突出立體效果。這就需要在二維空間上首先要表明主次,區別各部位的處理程度。如天鵝面部神情做深度刻畫,天鵝浮雕尾羽部分進行概括化處理,部分尾羽做細節化處理等。細節化處理部位與概括化處理部位可以形成前后虛實對比,使天鵝浮雕裝飾整體達到一種簡略得當的畫面效果。
3.2.2制作模具
分別翻制直筒和浮雕的注漿成型模具。翻制好后,對其內部利用砂紙進行精細打磨、清理。
3.2.3注漿成型
利用模具進行注漿,兩種陶瓷(材質骨質瓷與青瓷)的收縮率必須保持一致。作品的天鵝浮雕與直筒瓶身是在注漿坯體處于半干燥狀態下一次性粘接而成的,粘接時須將泥漿里的空氣排出,粘接完畢后,粘接處不能有縫隙,避免產品后期燒制時粘接處出現開裂。
3.2.4一次施釉,兩次燒成
成型素燒后,對素燒產品外表進行砂輪打磨、瑕疵處理后;接著噴透明釉,進行第一次燒制;出窯后進行釉上彩繪;然后,釉上彩繪作品放入窯中燒制,溫度為600~800 ℃,顏色固化后即為成品。
3.3釉上彩繪與浮雕裝飾的結合
釉上彩繪是在成品的陶瓷釉面上著色,繪制出各種紋飾。因為釉上彩繪色彩上的優勢,使畫面效果更加鮮艷明亮。因其能夠較為穩定的掌控顏色的發色特性,還可以進行多次覆色修改,靈活性較高。因此,為了修飾浮雕裝飾類產品在精細度上的不足,后期往往運用釉上彩繪裝飾進行修飾。彩繪裝飾的運用不僅能夠很好的掩蓋浮雕表面的不足,而且兩種裝飾技法的交互應用還可以達到相得益彰的裝飾效果。如《天鵝》浮雕彩繪箭筒的浮雕部分(圖2),就是運用釉上彩繪對天鵝周邊進行相宜的繪畫裝飾,如對背部羽毛的線條精細勾勒,脖頸處絨毛的刻畫,面部顏色的漸變處理,眼睛部位高光的點綴,天鵝嘴部的醒目配色等。天鵝嘴部黃色與黑色的搭配,現代感十足。背景以荷花、荷葉、浮萍進行點綴,顏色采用淡雅的色系,并用淺色系進行襯景,使青瓷顏色的瓶身與潔白的天鵝形成鮮明對比,整體營造出一種安靜祥和、相守相依的溫馨氛圍。
4《梅花》浮雕咖啡具的制作
《梅花》浮雕咖啡具(圖3)是以骨質瓷為材質的日常使用器具。骨質瓷質地細膩光滑,是公認的高檔日用瓷種,距其產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其生產工藝水平越來越完善。因骨質瓷是公認的健康陶瓷,近年來深受消費者喜愛。骨質瓷造型一般以圓潤飽滿或挺拔有力的線條外形為主,因其本身的材質特性,圓潤挺拔的線條更能表現出骨質瓷的細膩美感。《梅花》浮雕咖啡具的輪廓造型采用圓潤的弧線設計,在滿足產品規定容量和骨質瓷材質工藝生產特點的條件下,對造型的外形線條進行工藝調整,讓產品實用性更強,更加美觀。壺嘴、壺把手、壺蓋鈕、咖啡杯把手、奶杯蓋鈕、糖缸把手都采用手工刻制來展現梅花枝干的蒼勁,采用不對稱處理手法刻制表面紋理,共同增加梅花枝干的真實感。雕刻制作要兼顧工廠批量化生產產品品質的統一性及日常端拿使用的舒適性感受。
4.1制作工藝
《梅花》浮雕咖啡具采用的是模具注漿的成型方法。模具注漿是將制作好的陶瓷原料泥漿澆筑在石膏模具中,形成半成品的一種制作方法。藝術花瓶,日常生活用瓷產品中常見的湯鍋、茶壺等器型的把手部位等,多采用模具注漿成型。
《梅花》浮雕咖啡具的浮雕部分采用了堆雕裝飾工藝,制作過程較為精細。
4.1.1石膏壺體的浮雕刻畫和裝飾
(1)梅花枝干的刻畫
在輪機車制好的石膏壺體上,運用刻刀在石膏壺體或坯體上運用抑揚頓挫的手法進行刻制。刻制時,以刀代筆,以表達梅干蒼勁老辣的質感和遒勁的精神。制作時要注重體現梅花枝干的特點,同時還要結合筆墨繪制的勾勒法、勾皴結合法等,表現出梅花枝干的體積感與光感、陽面和陰面。
(2)梅花浮雕的堆貼裝飾
用鉛筆或鋼針在石膏壺體表面大體勾勒出需要裝飾的畫面輪廓,利用毛筆蘸取調配稀釋好的石膏用來填充勾勒出的畫面(骨質瓷材質的浮雕堆貼裝飾最厚處一般不超過3 mm),石膏的快干特性與毛筆本身的觸感為枝干填充增添了天然的滄桑枯狀質感。
梅花的制作與枝干的制作相同,區別在于花瓣間的高低關系處理和面與面之間的整體關系。花瓣、花苞堆貼完成后,先用針形刀具對花瓣表面不平滑處進行圓滑處理;然后,用精細水性砂紙打光(選用1 000目以上的水性砂紙);最后,用細針呈放射狀刻制花絲,用毛筆蘸取石膏制作立體花蕊。
4.1.2石膏壺體模具的翻制
用上述方法完成的石膏壺體翻制模具。翻制好后,用砂紙對模型內部進行精細打磨、清理。
4.1.3注漿成型
模具注漿成型原理較為簡單,陶瓷原料泥漿注入到石膏模型后,石膏表面具有吸水性能,使靠近模型內壁部分泥漿中的水分被多孔質的石膏吸附,其內壁便形成與模型內壁同樣形狀的坯體。坯體的厚薄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厚,骨質瓷產品的半成品坯體厚度一般在3.5 mm左右。待達到規定范圍內的厚度時,倒出多余泥漿,吸附在內壁的泥漿層則保留在模型內,待其干燥到一定程度,坯體自然收縮,與模型脫離,便可把脫離的坯體從模具中取出。
4.1.4入窯燒制
將注漿成型的坯體進行干燥及表面精修處理后,入窯燒制。出窯后利用機械砂輪對素瓷表面進行光滑處理
4.1.5施釉再燒制
對精細化處理后的素瓷進行噴釉,再次入窯燒制。出窯后即為成品。
4.2與其他裝飾手法的結合
《梅花》浮雕咖啡具的制作除了用到浮雕裝飾,還可以結合釉上彩繪和描金等工藝。與直接的陶瓷貼花、單一的表面彩繪相比,浮雕、彩繪、描金三者配合應用,能使產品的藝術表現力更強,產品附加值更高。
4.2.1釉上彩繪在《梅花》浮雕咖啡具上的表現
從設計創新出發,運用彩繪對日用浮雕成品壺類進行表面的裝飾,相較于其他陶瓷裝飾類產品,質感更好,視覺上更加生動,表現的題材也更廣泛。為了增強《梅花》浮雕咖啡具的最終呈現效果,在制作好的成品浮雕裝飾產品上,利用仿生的設計理念,增加釉上彩繪的裝飾手法,對浮雕裝飾局部用相應的顏色繪制出花朵的肌理,可增強質感,展現梅花的真實形態,使器型的整體外觀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現。
4.2.2描金裝飾在《梅花》浮雕咖啡具上的表現
描金裝飾是用本金(金粉)或亮金(金水)在陶瓷表面上描繪裝飾紋樣或配合其他裝飾作邊線或金地使用。在成品《梅花》浮雕咖啡具上,用毛筆蘸取金液,圍繞梅花的外形、花蕊、花絲等有選擇性的進行勾勒。金液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勾勒時線條要運用中國國畫的技法進行繪制,梅花花瓣尖處的頓筆要體現出來,枝干保留瓷質原色,與花瓣形成虛實對比。毛筆描繪時要注意線條毛邊,如果有毛邊產生,等金線干燥后需用細刀片或細針進行修邊,防止燒制成品后金線毛邊的顏色不正,造成修理時間的延長。圖3《梅花》浮雕咖啡具中手工描金的燒制溫度為760 ℃左右。如果成品的金線處有明顯的爆金瑕疵,可用竹簽工具蘸取氧化鋁粉末對瑕疵處金線進行擦拭,對問題處金線重新描繪,再次燒制。手工描金裝飾的應用使《梅花》浮雕咖啡具比一般的陶瓷貼花產品更加富麗、高雅,為作品增添了奢華之美。
浮雕裝飾作為陶瓷裝飾藝術重要的裝飾手法之一,在當代日用陶瓷產品設計中,可以通過浮雕的構圖和造型傳達設計者的設計思想,構建一定的審美意境。釉上彩裝飾以色彩豐富著稱,不同的陶瓷顏料在不同的陶瓷種類上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運用釉上彩繪制的作品能夠呈現出光滑、細膩、色彩細膩的特點。日用陶瓷產品設計作為現代造物藝術,采兩者之長綜合應用,不僅可以豐富產品的構圖,增加產品的敘事功能,而且可以提升產品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力,提高日用陶瓷的市場價值。
參考文獻
[1]黃詩智.德化白瓷中浮雕裝飾的構成之美——以“觀音像”研究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院報,2019(6):113-115.
[2]張道一.造物的藝術論[M].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195 頁
[3]陳凇賢.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研究[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2.
[4]劉鳳君.中國古代陶瓷藝術[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