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學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每一處場景、細節,從歌詞、歌曲、朗誦詞,乃至服裝道具等設計,無不凝聚著周恩來的心血。為了使《東方紅》達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周恩來為創作組作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黨史報告,對演出中的各種細節和史實予以詳盡指導。周巍峙回憶:“黨的誕生、秋收起義、遵義會議這幾個重大歷史事件能否突出地表現出來,是周總理最關注的事情。”
在表現遵義會議時,起初創作組認為不好把握,遂代之以歌舞《十送紅軍》。周恩來觀看后表示,“表現不表現遵義會議是個原則問題,一定要用專場來表現”。于是,創作組將遵義會議作為重頭戲加以表現,并新創歌曲《紅軍想念毛澤東》表現紅軍戰士盼望毛澤東重新掌舵的迫切心情。周恩來肯定了“這個設想很好”,并要求增加舞蹈演員人數,全面展現紅軍戰士、工農群眾、少數民族等多種人物形象,以此表現毛澤東的革命路線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其領導地位的確立是群眾意志的集中表現。
(鼎甲摘自《百年潮》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