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林邁可:從偶遇白求恩到認識毛澤東

2023-05-30 07:20:09陳輝
黨史博覽 2023年3期

陳輝

1938年,林邁可(中)與聶榮臻(左)、白求恩在一起

中國共產黨老一輩領袖人物都知道延安八路軍里有一位英國貴族傳奇人物:邁克爾·林賽,中文名林邁可。他首先是加拿大共產黨人白求恩的朋友,后又成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呂正操、蕭克、聶榮臻的朋友,最后成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賀龍、葉劍英等中共領導人和八路軍將領的座上賓。他還是燕京大學經濟學講師,八路軍的無線電專家,“新華社延安”電訊發報機的發明者。面對這些頭銜,林邁可給自己的定位卻是:“以外國非共產黨員的身份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工作。”

在輪船上偶遇白求恩點燃了抗日情懷

1937年12月2日,加拿大的一艘輪船隨著一聲鳴笛起航了,它計劃繞道美國前往中國。加拿大共產黨黨員、維多利亞皇家醫院外科專家白求恩就在這艘輪船上。

在甲板上,白求恩正在眺望大海。這時,林邁可也來到甲板,與白求恩意外相遇。當時,他倆都沒有想到這會是他們共同幫助中國共產黨抗日的起點。

英國人林邁可怎么這么巧會出現在加拿大的輪船上?這要從他的特殊經歷說起。

林邁可,原名邁克爾·林賽,1909年出生于英國倫敦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哲學家,具有英國勛爵爵位,還是英國上議院議員,曾擔任牛津大學貝里奧學院院長。后來,林邁可也受封為伯克男爵,成為英國上議院議員。林邁可在牛津大學先是學習自然科學,后又學經濟學、哲學與政治學。

1936年,林邁可大學畢業后遇到了一個到中國任教的機會。當時,中國燕京大學想要參考牛津大學的導師制進行實驗,需要一名來自英國的老師。恰逢燕京大學社會系主任吳文藻來到英國物色師資。林邁可是牛津大學畢業生,熟悉導師制,且學業優異,本人又自告奮勇申請去中國,于是被燕京大學選中。

1937年12月初,28歲的林邁可決定由加拿大乘船繞道美國考察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導師制經驗,然后再去燕京大學報到,沒想到遇到了同船的白求恩。

在輪船的甲板上,林邁可與白求恩在閑聊中獲悉對方也要去中國,目標的一致使兩人有了共同話題。林邁可的目的很簡單,去燕京大學當一名教師,而白求恩的情況則復雜得多。他是受美國和加拿大共產黨的派遣,去中國華北的抗日根據地幫助中共游擊隊反擊日軍的侵略。

林邁可回憶:“白求恩隨船帶了很多醫療器械和藥物。他說八路軍不僅物資匱乏,缺醫少藥,也沒有像樣的醫生。大批的傷病員無法得到救治,正在奄奄一息地等待我這樣的醫生。”

在旅途中,白求恩向林邁可講述了日本對中國的殘酷侵略和中國人艱苦卓絕的反抗,引起了林邁可強烈的同情心。“有機會,你一定要來華北革命根據地看看,看看他們是怎樣在艱難困苦中反擊日本人的。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林邁可點點頭,記下了白求恩即將到達的延安和晉察冀的地名,并說:“我一定會去那里找到你。”白求恩笑了,拍拍林邁可的肩膀:“我會在那里等你的。”

就這樣,林邁可與白求恩成了朋友。他們在日本橫濱分手,一個前往北平,一個輾轉奔赴延安。

歷史有許多巧合,林邁可最終也到了華北抗日根據地,也到了延安,也和白求恩走到了同一戰壕,援助中國共產黨抗日,實現了兩人在輪船上的承諾。

1937年12月中旬,林邁可到達中國,接受了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的邀請,教授經濟學、邏輯學等課程,推行導師制。

“林邁可”這個中國名字是1938年在燕京大學時取的。同事謝冰心建議給他的英文名來個漢譯:“Michael=邁克,Lindsay=林,林邁克。這可是個絕妙的中國名字啊!”林邁可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但他把“邁克”改成了“邁可”,理由是“這樣才與眾不同”。

1938年夏,林邁可買了臺價格不菲的“蔡司伊康”相機,與同事們來到了在任丘的八路軍冀中軍區司令部,受到了根據地軍民的熱情歡迎和接待。呂正操司令員表示,中共歡迎所有的外國人前來觀察,并宣傳抗日斗爭。

林邁可向呂正操打聽白求恩。“不就是那個洋大夫嗎?知道!知道!八路軍都知道他的大名。”于是,林邁可一行被呂正操的部隊護送,越過平漢鐵路,進入設在山西省五臺山區的聶榮臻領導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宋劭文領導下的邊區政府,那里有個八路軍的戰地醫院。白求恩的身影出現在林邁可面前。他鄉遇故友,林邁可激動得不得了。

當時,白求恩正忙著處理傷員,但還是抽出空擁抱了一下老朋友。

白求恩發現林邁可的氣色很不好,檢查后發現他和同事戴德華患上了痢疾。白求恩馬上給他們治療。這樣,林邁可和白求恩相處了一周。

白求恩非常忙碌,手術一個接一個。為避免傷兵長途跋涉,白求恩用騾子馱著醫藥器械,巡回到前線為傷兵做手術。為了記錄這些寶貴的鏡頭和近距離觀察白求恩的工作,林邁可也跟著白求恩一起騎著騾子奔赴前線。

林邁可用他的德國“蔡司伊康”相機記錄下了手術中的白求恩,留下了許多白求恩的珍貴鏡頭。

由于根據地被敵人封鎖,藥品奇缺,一些傷病員還是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生命。目睹慘狀,白求恩不禁仰天長嘆:藥,我需要有效的藥!說這話時,他的眼睛就盯著林邁可。

林邁可讀出了白求恩眼中的渴望。他回憶說:“從那時起,我覺得自己應當為八路軍做些什么了。”

1939年初冬,林邁可聽到了白求恩在山西前線犧牲的噩耗,十分悲痛。林邁可有著高超的技工技術,五臺山見面,白求恩曾要求他幫忙修理一塊手表,但表修好了,白求恩卻不在了。這塊手表被林邁可一直珍藏著,直到1975年獲知石家莊將建立白求恩大夫紀念館時,才將手表捐贈給了館方。

這次深入解放區之行,林邁可在山西武鄉縣磚壁村的八路軍總部還見到了朱德總司令,并為八路軍總部通訊科檢修了電臺的通信設備。

與李效黎相識,參加八路軍

訪問晉察冀邊區后,林邁可深感邊區抗戰物資的匱乏。回到北平,他想到白求恩和八路軍的需求,決定利用外國人在淪陷區出入北平城門不被搜身的特權,幫助八路軍購買緊缺的藥物和一些無線電零件。

林邁可幫助八路軍的冒險活動就這樣開始了。他回憶說:“在日本占領軍的嚴密監視下,我須小心翼翼地注意保護賣我藥品的藥店安全。如果讓日本人知道了,他們將陷入滅頂之災。我得把藥瓶上的商標和店名全部撕掉……”

當時,日軍對這些物資管控極嚴。以根據地軍民急需的治瘧疾藥奎寧為例,中國人在藥店只能以“克”為單位購買,而林邁可一次就能幫八路軍購買幾十斤。

林邁可把買來的藥和無線電零件裝在他的摩托車后備廂里,在周末獨自駛往北平妙峰山的一個地下黨交通站,那些東西通過交通站再轉入晉察冀根據地。

林邁可還借用燕大校長司徒雷登的汽車給八路軍運送電池、汽油、發報機、發電機、炸藥制造教科書等重要物品,以應付日軍關卡的檢查。

林邁可擔任晉察冀軍區無線電通信顧問

從根據地考察歸來后,林邁可積極參加抗日地下活動,與燕京大學總務長蔡一諤、美籍教授夏仁德等人成立了秘密組織“破交隊”,專門研究破壞日軍的交通運輸線。此外,林邁可還幫助營救中共地下黨員。

為了保護藥店老板,并準確記錄所買藥品的詳細名稱和功能,林邁可將藥店的藥簽撕毀后,需要重新制作新藥簽。他找了一個在導師班學習、老實可靠的女學生李效黎,幫他重新整理藥簽。后來,李效黎成了林邁可的妻子。

林邁可與李效黎的感情,正是在共同為八路軍服務中發展起來的。有一天,李效黎被林邁可叫到房間,希望她幫忙將私買的藥品說明書上的中文翻譯成英文,但不告訴她這樣做的目的。李效黎心里很清楚他在買違禁品幫助八路軍。這位有著愛國意識的山西姑娘,出身晉西南大戶人家,中學時代就受到進步思想的熏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1939年暑假,林邁可在離開燕京大學去華北革命根據地之前,突然對李效黎攤牌:我馬上要去訪問中國的游擊隊。我從去年起就和他們打交道了。我欣賞他們,他們在出色地抵抗日本人。李效黎早就猜出他從事的是抗日活動,表示贊許。林邁可得到心上人的支持非常高興。1941年6月,林邁可與李效黎在燕京大學結婚。

在燕京大學校舍里,林邁可還利用自學的無線電技能,為八路軍安裝通信電臺,并與購買到的其他“違禁品”一起偷偷運送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燕京大學機械房的工人肖再田,曾和林邁可一同訪問晉察冀邊區,回北平后,又與林邁可秘密從事抗日地下工作,后來被日軍憲兵隊逮捕,遭到嚴刑拷打。林邁可和其他同情抗日的朋友們想盡辦法營救他。當得知憲兵隊司令官想要買一輛摩托車時,林邁可拿出自己的積蓄,和朋友們一起湊足了錢,買了摩托車,才將肖再田“贖”了出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8日早上,當聽到珍珠港遇襲、美國總統羅斯福向日本宣戰的廣播時,林邁可意識到,燕京大學即將被日本人占領,必須馬上撤離。

林邁可帶上妻子李效黎和愿意去根據地的美國物理學教授班維廉夫婦,帶上兩只八路軍需要的裝有無線電零件的箱子,開車向八路軍根據地出發了。

在地下黨的幫助下,林邁可一行歷盡艱辛,數日后到達平西根據地冀熱遼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冀熱遼軍區司令員蕭克熱情地歡迎林邁可他們的到來。在蕭克的建議下,林邁可穿上八路軍軍服,在冀熱遼軍區司令部通訊部負責無線電臺改造和通信器材的維修。

“電話線是從破壞敵占區的電話線路中繳獲的,干電池則是從敵占區愛國商人或想牟取暴利的人那里搞來的,我逃出北平時冒險帶出一個萬能測量表和一把計算尺,這是根據地唯一的一套寶貝。”林邁可這樣描述他的工作條件。

林邁可最終利用自學的無線電知識,借助繳獲的日軍器材,制作了上百部形式各異的電臺,滿足了晉察冀軍區部隊的急需。

1942年春天,林邁可夫婦到了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在聶榮臻司令員的殷切要求下,林邁可為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檢修了所有的無線電通信設備。他高超的技藝,給聶榮臻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受聶榮臻的邀請,林邁可擔任通訊部技術顧問。李效黎也在通訊部工作,任英語課教員。他們給部隊技術員講授無線電課程,由于沒有教材,很多課程內容不得不從最基本的電學第一定律開始。他們發現,用中文發報會有許多的麻煩,一個數碼錯了,就會譯成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字。毛澤東的一份講話中用了“取信于民”一詞,由于電文接收失誤,被譯為“由霧出寶”。地方報紙《晉東南日報》居然用一篇社論來解釋“由霧出寶”的深刻含義。戰時電報的誤譯,有可能決定作戰的勝負。英語是以字母形式構成的語言,拼錯一個字并不會影響理解原意。于是,林邁可夫婦共同幫助部隊用簡單的英語來傳遞信息,改變了中文發報的做法。

林邁可還參與組建“晉察冀邊區自然科學界協會”,通過發展“電學會”來培養人才、推進工作。此時,林邁可是根據地無線電事業的核心人物,每天都要長時間地埋頭工作,不知疲倦地組裝機器、進行教學。延安《解放日報》曾發表文章贊揚林邁可的貢獻:“(電學會)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解決了電力的供給,保證了足夠的電器交通,使靈敏的軍事指揮和行政領導達到最高度。這一工作,英國友人林邁可教授是有很大的功績的。”

從1942年到1944年,林邁可一直在晉察冀軍區從事電臺設備的整修改進和教學工作。在晉察冀的學生中,有很多人后來成為了新中國電訊界的高級干部、技術專家和骨干。“1949年,我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一到天津就很高興地看到那些當年我在晉察冀的學生,如鐘夫翔、王士光、林爽等先生,在中國電訊界最高崗位上工作的人中,他們占了很大比例。”林邁可在自傳中寫道。

1944年,林邁可主動提出到延安去。“因為在延安將比在晉察冀有更多的機會實現我的想法。”他在回憶錄中寫道。

奔赴延安與毛澤東等領導人建立了深情厚誼

1944年5月,林邁可一家到達延安,見到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是他曾在八路軍總部見到過的朱德總司令。林邁可一家到達延安的第二天,朱德由黃華陪同看望林邁可。再次相逢,林邁可與朱德如同家人,無拘無束,親密無間。

到達延安兩周后,毛澤東在楊家嶺舉行歡迎晚宴,專門招待冒死為八路軍提供緊缺物資援助和為八路軍通信工作作出巨大貢獻的林邁可一家,劉少奇、周恩來、賀龍、葉劍英等人作陪。席間,林邁可聽不懂毛澤東的湖南口音,李效黎當起了翻譯。毛澤東對林邁可一家來延安表示歡迎。林邁可當場就跟毛澤東“要工作”,而毛澤東卻勸他“多休息”。

經不住林邁可的反復要求,朱德、葉劍英只好找林邁可一起討論他的工作問題。不久,他被任命為十八集團軍通訊部的無線電通信顧問。

林邁可來延安僅3個多月就作出了重大貢獻。1944年8月29日,設在舊金山的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第一次收到了來自延安的新聞播報,“延安聲音”終于傳向了世界。

林邁可根據弗雷德里克·特爾曼的《無線電工程》等專業著作,為八路軍設計建造了天線和發射機,聯通延安和美國舊金山。

林邁可克服重重困難,“在中國黃土高原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窯洞里,研制組裝了一臺大約600瓦的電訊發報機,他向世界發出了以‘新華社延安為電頭的英文通訊稿,把陜甘寧邊區新華社的消息,傳送到印度與美國的西海岸”。美國政府在舊金山有一批專業人員,專門監聽世界各地的無線電傳播訊號。他們捕捉到這個新的電波訊號并記錄下來,告知華盛頓的高官。林邁可的努力,打破了美國高層對于中國共產黨武裝“游而不擊”的印象。至今,英美檔案館里還保留著他當時播發的文字資料。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也由此誕生。林邁可和李效黎還培養了第一批向世界播發新華社電訊稿的無線電技術骨干和對外英文廣播人員。

當延安的通信設備步入正軌后,林邁可擔任了新華社英語部顧問。他的日常工作是處理中國編輯的中譯英文稿。他不僅要糾正其中的語法錯誤,還要盡量把稿子改得讓西方人易于閱讀和接受。他反對文稿中的辱罵和夸飾,堅持使用平實的陳述。他的建議,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也發生過很多爭執。但新華社出版的社史,還是充分肯定了林邁可的功績。

1944年,美軍中緬印戰區派觀察組來到延安。美國人迫切地希望通過軍事觀察組了解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是否有對日抗戰的力量。中共則希望美方提供一些武器裝備。林邁可充當了中共與觀察組的中間人,溝通與美國人的談判細節。他多次給葉劍英匯報談判情況,提出建議,讓八路軍掌握談判的主動權。

1944年夏天,八路軍通信兵的最高領導、軍委三局局長王諍,得知美軍觀察組來延安進行空中作戰氣象保障網談判并攜帶有先進的通信裝備時,想“走后門”弄些來“參觀”,然后再還回去。他想到了林邁可,想讓林邁可利用私人關系,去找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就這樣,林邁可與王諍建立了特殊的通信專業友誼。

林邁可二話不說答應了下來,他與包瑞德有著良好的私人關系。林邁可對八路軍通信設備的改進,特別是用600瓦大功率發報機向世界播發新華社電訊稿后,美軍觀察組都大為吃驚。他們十分驚異地發現八路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竟然能擁有如此高水平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因而很快通過林邁可提出希望與中共開展情報合作,建立華北情報網,利用八路軍各個根據地的通信網絡向盟軍及時提供有關日軍動向、氣象預報等方面的大量情報。這為實施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等作戰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林邁可的溝通,美軍的要求很快得到中共的響應,并得以實現。

林邁可(左)與朱德合影

美國中央情報局對外廣播情報處在收到直接來自延安的訊號后極其重視。該機構將中共傳來的信息進行匯總,不僅提供給美國政府高層加以研究,而且還轉送給其他盟國進行參考。著名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對此評價道:“林邁可和延安無線電學校創建了廣播電臺,在其后數年中,中國和西方世界通過這座電臺,才聽到了華北的新聞。”而美國亞洲問題研究專家、林邁可的外孫女李淑姍則認為:“林邁可的貢獻在于他不僅使中共突破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而且使中共繞過美國在重慶的駐華大使館,能夠直接、及時地與華盛頓的決策者們進行溝通,避免了重要信息在傳遞到西方之前遭受過濾和阻礙。”

林邁可從包瑞德那里“借”了不少通信寶貝。好東西拿來后,王諍喜上眉梢,他馬上發現有兩部是超短波無線電話機,試著開機,發現果然好用。當即送往在棗園的毛主席處和王家坪的朱總司令處,兩人進行了聯機。

毛主席一邊走一邊和朱總司令通話:“看來美國人的洋東西還是很不錯的,可以洋為中用嘛!”毛主席放下機器就對王諍說:“這個電話好,可以不用電線。美國人能造這東西,我看你們也能造,你們不是已經造出不少發電報的電臺了嗎?現在就交給你們三局一個新的任務,制造我們自己的無線電話機!”

林邁可送還美軍機器后,王諍馬上就布置有關人員開始研制,雖然一度做出了樣機,但沒有成功。1947年春,終于生產出12部無線電話機。這里當然包含著林邁可的貢獻。

林邁可與共產黨一生的友誼

抗戰勝利后,林邁可決定返回家鄉英國。離開延安時,周恩來前往機場為林邁可一家送行。

臨行前的1945年11月7日,毛澤東設家宴為林邁可一家餞行。席間,毛澤東問了很多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并給予林邁可高度評價。來延安時宴會接風,離延安時家宴送別,而且是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毛澤東親自出面,林邁可獨享殊榮。這份特殊待遇與林邁可真誠地對待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是分不開的。

林邁可不僅在延安通信事業上成績斐然,還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戰,不斷向世界傳遞有關敵后根據地的信息。早在1938年林邁可初到中國之時,就向英國駐北平領事館遞送了有關河北局勢的報告,率先提出中共通過游擊戰有效地遏制了日本的侵略,日軍在華北控制力量十分有限的信息。英國駐北平領事館代辦將此報告呈遞給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并高度贊揚林邁可及其報告:“林先生是一位可靠、睿智的青年,我認為他的報告客觀而不帶偏見。”

根據英國駐華大使薛穆的要求,林邁可曾于1944年11月25日向其詳細介紹了中共稅收制度及“三三制”的運作情況。林邁可在報告中反映:中共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這是保障敵后根據地長期存在的關鍵因素。1945年1月9日,薛穆將林邁可的信件轉寄給了英國外交部遠東司司長史班納,同時告知:“你也許會對我收到的林邁可的一封來信感興趣,這是他對我們要他進一步提供有關共區組織機構情況所做的回應。這封信提供了延安政權某些方面的細節,例如稅收方法和‘三三制的運作,其內容比我過去所看到的都更詳細。”

林邁可自稱是生活在敵后根據地“唯一的英國臣民,而且實際上是對共產黨地區有詳盡的了解、與共產黨領導人有密切聯系的唯一一位非共產黨的外國人”。他利用自己與英國駐華大使館和英國政府高層的關系,向西方世界傳遞了大量有關中共抗戰情況的珍貴信息。從某種意義上說,林邁可是戰時英國政府直接獲取有關中共方面一手情報資料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林邁可還利用自己曾是大學講師的身份特長寫文章,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抗日及解放區的新面貌。在自傳中,林邁可非常贊賞中共的供給制和全民抗戰。他寫道,很多國民黨軍人、日本軍人餓死路邊,但是共產黨卻在老百姓的支持下,靠合理稅收和大生產,保證了糧食供給。他深信,如果八路軍有了充分的武器裝備,打敗日本人并非難事。

林邁可對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的觀察是冷靜、理性、客觀的。林邁可在自傳中提到,1945年10月,在離開延安之前,他撰寫了一份題為《延安哪里有缺點》的報告,批評了某些工作效率低下與官僚主義作風,同時也說,當時的延安,真正實行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林邁可將撰寫的介紹抗日根據地的新聞稿件,投給包括《泰晤士報》等在內的國外主流媒體,同時托一些途經延安的外國人把稿件帶出中國,寄給在英國的父親,讓其轉交給英國媒體。后來,林邁可在回國成為英國上議院議員后,還經常在上議院講到中國,要英國人多了解中國,向中國學習。他還出版了很多關于中國的著述。

1945年11月,林邁可一家轉往重慶經印度返回英國。在回國去機場的路上,林邁可對送行的周恩來說,他的重要任務就是要讓中國以外的世界知道華北敵后根據地,知道有一支共產黨領導的部隊以及邊區政府的存在,知道共產黨已控制了華北的大部分地區,并在和廣大人民一道建設戰后的中國。

林邁可是言行一致的人,他與中國共產黨的友誼延續了一生。

1954年8月,李效黎偕丈夫林邁可隨英國工黨代表團訪問中國,并擔任翻譯,為中英兩國友好關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此后,林邁可、李效黎又多次回到中國,為中英兩國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1983年,林邁可夫婦二人再次來到中國,受到蕭克將軍等老朋友的宴請。

1986年,林邁可訪問北京大學,發表了精彩的演說,其中的一段話發人深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敵后進行了抗日游擊戰爭,但海外世界只有很少人知道這個事實。很多海外華人都會問我和我妻子同樣的問題:中共在抗戰中真的抵抗過日本侵略軍嗎?中共是否切實參加了抗戰?臺灣學生聽到的是中共在抗戰時期‘按兵不動,坐享擴大軍隊和地盤,進而準備控制全中國。然而,八路軍抗戰的事情,我們是百分之百地有權證實的,我是以外國非共產黨員身份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工作的少數人之一。我目睹了他們與強大的侵略者斗爭的情景,我用我的筆和相機把這一切都記錄在案。”

1994年2月13日,林邁可在美國病逝,享年84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婷婷激情亚洲|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91久草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日本|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bt欧美bt精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色网站在线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男女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亚洲乱伦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欧美一区国产|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日韩av手机在线|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高清国产在线| 综合亚洲网|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欧美成人二区| 日本精品影院| 日韩资源站|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精品国产99久久| 黄色a一级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色网站在线视频|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久久五月视频|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亚洲天堂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免费网址|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免费毛片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精品国产www|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国产91导航| 在线国产欧美|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99这里只有精品6| 欧美在线伊人|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