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常說,要保障警察的人身安全,須做到以下三件事:降低車速,系緊安全帶,穿上防彈衣。這些建議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他們可能忽略了另一種方法:幫助刑滿釋放人員融入社會。
警察局忽略的工作內容
作為加拿大刑事司法系統的一部分,加拿大警察的職責包括:社區巡邏,預防并制止犯罪及安全威脅;協調社區工作和外展活動,并提供教育服務;回應報警和投訴;記錄并搜集犯罪證據;逮捕犯罪嫌疑人;就案件在法庭作證等。這些職責不免讓警察陷入一種“我們——他們”的思維模式中,即好人——壞人兩個集團的對立。在加拿大,警察局里有這樣一種說法:“我們的工作就是把罪犯投入監獄。”這種想法讓警察忽略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幫助社區建立起更友善、更具活力、更健康的生活氛圍。警察需要在與社區合作的過程中,展現自身的執法能力。對刑滿釋放人員的管理便是這種能力的具體體現。
多數警察認為,如果能夠幫助刑滿釋放人員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過上遠離犯罪的生活,極有可能減少街頭暴力事件發生。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警察局通過兩個專項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幫助刑滿釋放人員成為合法公民的目標。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社區、假釋和緩刑監督機構、警方密切合作,為社區居民,也為警察搭建起了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維多利亞警察局在管理高危暴力犯罪釋放人員的工作中,采取積極主動的做法,及時掌握他們的動向信息,密切監督、審核他們定期做的情況匯報。除此之外,為了讓刑滿釋放人員加入項目,警官們在釋放人員從監獄出來后立即聯系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談,為他們加入項目提供真誠的支持和指導。
可能再次作案的刑滿釋放人員管理隊
管理隊由來自哥倫比亞省警察局、哥倫比亞省懲教局、假釋核準部門、緩刑核準部門、青少年緩刑核準部門、省檢察官、聯邦檢察官、就業和收入援助部、地區醫療保健機構、加拿大懲教署、哥倫比亞省住房保障部的人員組成。邀請社區服務機構中的相關工作人員加入。如果對象是未成年人,會有兒童及家庭發展部的工作人員參與其中。
管理隊對申請加入項目的刑滿釋放人員采取靈活和公開的會員管理制度。管理隊監督管理的刑滿釋放人員隨時保持在20人左右。一旦出現空位,每月的管理隊例會上就會從等待入會的名單中推選一名新人;獲得通過后,他將正式成為管理隊的會員。推選標準基于此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管理隊隊員與所有新入會的刑滿釋放人員逐一見面,并告知他們已經被警方列為“可能再次作案”人員,他們的行為將受到管理隊的嚴密監控。如果某一名會員實施了犯罪,管理隊將會通過司法體系將他們送上法庭,送回監獄。同時告知,管理隊將會為他們提供支持,幫助他們成為合法公民。
管理隊調查發現,刑滿釋放人員靠一己之力轉變為守法公民的難度很大。他們需要社區的幫助。管理隊為他們提供了廣泛的服務項目,包括戒毒、戒酒康復項目;尋找合適的住處;申請租房補助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聯系工作實習;提供職業咨詢等。管理隊定期對他們進行檢查,監督他們履行釋放條件。
警方為“可能再次作案”會員專門增加了一份詳細的保釋條款,包括所有的個人信息和檔案,并且在加拿大警務信息系統和維多利亞警察局的犯罪記錄管理系統中,將他們標注為“重點關注”。如果他們再次作案被抓,這份新的保釋條款將被加入警方的案情報告中,作為量刑參考。省檢察官在法院的審理系統中對會員予以特別標注。會員的情況在省懲教局也有備案,如果這些人再次出現在入獄名單中,他們會立即采取措施,予以關注。
與非會員相比,參加項目的刑滿釋放人員再次犯罪后會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因為法庭認為,他們獲得了警方和社區給予的特別幫助,獲得了重回社會、重新做合法公民的機會,再次觸犯法律則浪費了寶貴的社會資源。
來自多個政府、社會部門的管理隊隊員每月舉行一次例會,匯總、通報項目中釋放人員的情況和動態,互通信息,研究決定哪些會員可以繼續留在項目中,哪些會員要被清理出去。項目中再次被判處6個月以上刑期的釋放人員可以加入懲教局內部的“綜合罪犯管理項目”。這個項目也是由政府、社會各部門組織實施的。
多個實例證明這個項目成功有效。例如,一名會員多次侵犯他人財產,多次出入警察局,總計達140次。在管理隊的幫助和指導下,他已經過上了清白的新生活。他有了工作,結婚生子,生活中再沒有了犯罪的陰影。另一名會員利用管理隊給予的資源成功戒毒,參加了多個技能培訓課程,找到了工作,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也有項目成員再次作案的事例。一名會員之前因盜竊罪入獄,刑滿釋放后加入了項目,但是仍舊頻繁作案。由管理隊提供嫌疑人詳細信息,地區重案組迅速將其逮捕,避免了更多盜竊案件發生。
維多利亞警察局的高危罪犯(HRO)警官
維多利亞警察局的高危罪犯警官負責監控轄區內所有刑滿釋放的高危暴力罪犯;負責完成他們重回社區的危險度評估報告。
在加拿大,刑期在兩年或兩年以上的罪犯被關押在聯邦監獄。在刑期即將結束時,服刑人員遞交回歸社區的申請,收到申請后,按照流程,加拿大懲教署會要求各地警察局召開社區篩選會議,評估他的社區監管計劃是否周密,是否可行。
當服刑人員申請回到維多利亞市時,維多利亞警察局、“中途之家”、假釋官、懲教部門、社區協調官召開會議,考察和討論申請人的背景資料,依據高危罪犯警官的危險度評估報告,評估他是否適合在獲釋后回到社區。如果適合的話,需要采取怎樣的措施提升他融入社區、轉變成為守法公民的可能性。如果高危罪犯警官認為,此人回到社區會成為社區的安全隱患,威脅社區安全,就會提出意見,反對他回到維多利亞市。
加拿大懲教署會考慮維多利亞警察局的意見,但這不會成為刑滿釋放人員最終去向的唯一決定因素。有幾名釋放人員,在維多利亞警察局反對的情況下還是回到了他們的轄區。針對這些危險的獲釋人員,高危罪犯警官會將他們的檔案送至由警察局各部門主任組成的行動委員會進行審核。在委員會的每周例會上,決定是否增強對他們的監控。釋放人員出獄后,維多利亞警察局會及時發布公告,將這些人員的危險性告知居民。有些釋放人員在了解到公告內容后,會選擇到其他地方落腳。作出發布如此公告的決定必須非常慎重,要避免激怒釋放人員,成為他們再次危害社會穩定的導火索。
維多利亞警察局的高危罪犯警官還有另一項重要任務:對直接威脅維多利亞警察人身安全的刑滿釋放人員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評估完成后,高危罪犯警官與其他風險評估專家,如警察行動心理學家、威脅評估專家以及社區懲教人員合作,共同商議核定該名罪犯的危險級別,制定積極主動的應對方案,降低其對警員安全構成的威脅。然后,高危罪犯警官開始對目標進行嚴密監控,具體實施方案,并且持續對目標的危險等級進行評估,直到各方專家一致認定,此人對警員不再具有危險性。
維多利亞警察局與哥倫比亞省懲教局密切合作,共享釋放人員在社區的日常行為信息,確保警方在應對暴力事件中居于主動地位。維多利亞警察局曾得到一段電話錄音。錄音中,一名釋放人員對他的緩刑官揚言,再遇到警察時,他要讓他們好看。緩刑官立即撥打了警察局高危罪犯警官的電話,向他報告了此事。這名釋放人員之前所犯的并非是嚴重暴力罪行,因此沒有引起警察局的關注。高危罪犯警官立即對其進行了危險評估,最后認定此人實施威脅的級別較高。他寫出評估報告,提醒維多利亞警察局的全體警察提防此人,此人可能會對他們的安全構成威脅。幾周后,一名女警官果然遇到了這名釋放人員。因為之前已經接到過安全提醒,所以她馬上提高了警惕,在此人意欲向她發起攻擊時,依據哥倫比亞省的《精神健康法案》將他逮捕。可以說,高危罪犯警官的安全提醒助力這名女警官采取主動,控制住了局面,阻止了一起暴力事件的發生。
如果警方在罪犯被釋放之前對他們的個人情況一無所知,勢必對社區和警察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與懲教警察和其他社區司法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有效管理刑滿釋放人員,既可以幫助他們成功地融入社區,遠離犯罪,開始嶄新的生活;同時又保障了警察的安全。
【作者簡介】本文原作者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警察局局長戴爾·馬奈克。他在維多利亞出生長大,一直致力于確保維多利亞警察局為社區提供良好的服務。
【譯者】田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涉外警務學院教師,長期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和科研工作,關注國外警務發展,發表了多篇外警研究文章。
(責任編輯:古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