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棟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是指青少年脊柱由于各類原因發生形變、側彎和旋轉畸形,好發年齡為9~15歲,在各類脊柱側彎中占比達到80%。脊柱側彎會引起高低肩、長短腿、心理自卑、心肺功能下降等問題,嚴重威脅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患者在疾病早期可通過功能訓練進行矯正,或阻止側彎角度的進一步發展。
施羅斯脊柱側彎矯形體操由德國著名康復專家Katharina Schroth女士發明,難度較低,可適用于全年齡段患者。大角度脊柱側彎患者可應用該方法進行保守治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練習矯正操,必須將動作做到位、做精準,并長期堅持,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施羅斯訓練操包含很多矯形方法。在參考原著、結合國內相關文獻后,筆者以常見的“胸右側彎、腰左側彎”側彎為例,總結出以下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矯形方法。以下動作最好在專業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訓練以患側(凹側)為主,目的是激活患側肌肉。
器材準備:肋木架(一種訓練器材,形似單杠但比單杠窄,有多個橫杠)、瑜伽磚(可用書本代替)、彈力帶(建議選擇小號彈力帶)。
1.熱身運動
姿勢:頸部屈伸、側屈、旋轉,雙肩關節交替環繞,髖關節環繞,雙踝關節交替環繞。
頻率:每個動作持續15秒。
2.耐力訓練
擴胸呼吸運動聯合彈力帶肩部反向牽引:全程腹式呼吸,撐開吸氣肌(膈肌、肋間肌),增加肺活量,充分打開變小的胸廓。
姿勢:患者坐位,腰背挺直,保持脊柱延伸感,左手內旋,肘微屈握住肋木架(患者有頸胸彎時,手臂向前伸),右手肘彎曲高于頭部,肩部外旋,手握彈性帶,兩肩齊平,頭與脊柱保持中立(見圖1)。
發力:配合旋轉式成角呼吸(1),吸氣時撐開胸廓,呼氣時將胸廓向左平移,下拉右臂直至90°。
阻力:治療師可將力施加在患者腰凸側,給予相應阻力以引導胸廓平移;也可頂在其右肘部,給予相應阻力以引導肩部反向牽拉。
頻率:10秒/次,15分鐘/天,5天/周。
3.門柄運動
姿勢:面向肋木架坐好,腰背挺直,保持脊柱的延伸感。患者坐在椅子的右半部分,右腿向后伸出,降低右側骨盆,右手反握放于頭部高度,左手正握放于胸部高度,兩肩平齊,頭與脊柱保持中立。當主彎位于胸椎時,可通過增加凹側肩部的張力,矯正胸椎的側凸。如左側胸椎凹陷,可小幅度水平左移胸椎。當腰部側凸嚴重時,應將胸凸側的骨盆壓低,“打開”腰部側凸。運動過程中應保持胸廓“端正”(見圖2)。
發力:配合旋轉式成角呼吸,吸氣時撐開胸廓,呼氣時加大胸廓向左平移,達到最大限度。
阻力:治療師可將力施加在患者左肘部,給予相應阻力引導胸廓左平移。
頻率:10秒/次,15分鐘/天,5天/周。
4.扶把運動
姿勢:凳子放于肋木架一側,患者坐位,腰背挺直,保持脊柱延伸感,右腿向后伸出,腳尖點地,降低右側骨盆。右手搭在右肩上以便肩胛骨貼近胸壁,左手搭在肋木架上與肩部齊平,兩肩平齊,頭與脊柱保持中立,右腿膝蓋去觸碰地面(見圖3)。
發力:配合旋轉式成角呼吸,吸氣時撐開胸廓,呼氣時胸廓向左平移,右腿向下發力。
阻力:治療師可給予阻力,引導胸廓左側平移。
頻率:10秒/次,15分鐘/天,5天/周。
5.肌肉圓柱運動
姿勢:患者站于肋木架一側,腰背挺直,保持脊柱延伸感,右足底平行踩于肋木架上,左手握住把桿或棍狀物,肘部高于肩部。為進一步打開凹側胸廓,右臂抬至水平,屈肘屈腕放于肩部上方,右側肩胛骨貼緊胸壁,肩部放松(見圖4)。
發力:配合旋轉式成角呼吸,吸氣時撐開胸廓,呼氣時胸廓向左平移,左側肌肉等張收縮,凸側肌肉向心收縮,左側肩胛骨向后發力進一步打開胸廓,右足向外、向下發力。
阻力:治療師可給予相應阻力引導患者胸廓向左平移,并降低右側骨盆。
頻率:10秒/次,15分鐘/天,5天/周。
6.池塘上的青蛙
姿勢:跪姿,臀部坐在小腿上,腳踝不適可墊小圓枕,雙膝之間兩拳距離,骨盆保持中立,腰背挺直,保持脊柱延伸感。左手位于身體側方兩拳距離的瑜伽磚上,高度不宜超過大腿,指尖指向前方,右臂抬起,屈肘屈腕放于右肩上方,右側肩胛骨貼緊胸壁,肩部放松(見圖5)。
發力:配合旋轉式成角呼吸,吸氣時撐開胸廓,呼氣時胸廓向左平移,雙肩保持同一水平線,左側肌肉等張收縮,凸側肌肉向心收縮,左側肩胛骨向后發力進一步打開胸廓,骨盆右側下降。
阻力:患者應注意呼氣時保持胸廓平移發力。
頻率:10秒/次,15分鐘/天,5天/周。
7.整理動作
姿勢:雙腿或者單腿站立位,脊柱向上拉伸,軀干保持平直不動,深呼吸。
頻率:5分鐘/次,1次/天,5天/周。
8.其他訓練
施羅斯矯形操是一套比較完善,經過驗證的有效鍛煉法。在此基礎之上,建議患者配合以下肌肉訓練,以取得更好的鍛煉效果。
(1)直腿抬高:仰臥位,雙手抱于胸前,雙腿同時抬高到45°,停留3秒,再緩慢放下,每天20次。
(2)燕子飛:俯臥位,雙手向后交叉,家長壓住孩子雙腿,孩子的頭胸同時離開地面。切記頭不要使勁向后,主要是胸離開床面,如果是右側胸彎,起來后可以向右側彎一點,反之亦然。每次堅持5秒,每天做20次。
(3)單手單腿支撐:患者平板支撐,左手右腿同時抬起,堅持3秒后換右手左腿同時側平舉,慢起慢放。兩個動作為1次,每天20次。
(4)游泳:游泳可以減輕脊柱負荷,放松脊柱凸側被拉長的肌肉,改善周圍血液循環,同時提高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