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 舒小鈴


2023年1月6日,天氣晴好,微風輕拂。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群利鎮印花村村委會旁,成片覆著地膜的白芷種植基地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一株株長勢良好的白芷幼苗從地膜孔中探出頭來,盡情沐浴著冬日的陽光。
“覆膜種植白芷這招我們還是跟隔壁重慶市潼南區寶龍鎮換溝村學的,覆膜后不僅出苗整齊,雜草也少了很多。我們帶動他們走上白芷種植路,他們也把琢磨出來的好辦法教給我們,現在幾個村的村民就像一家人。”“遂潼合印花”聯村黨委委員、印花村黨總支書記劉開明高興地說。
四川省遂寧市與重慶市潼南區、合川區山水相連、人文相親。2020年以來,圍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遂寧、潼南、合川三地組織部門深入開展“鄰聚黨建”工程,緊扣“黨建領航、攜手共興”主線,以黨建聯建的組織力激發出毗鄰鎮村聯動發展的合力,推動“小村莊”融入“大戰略”。
從邊緣到前沿
“萬華書記,最近有時間嗎,我們約合川區二郎鎮的歐敏書記碰個頭,商量一下今年聯村黨委的事。”2023年元旦節后剛上班,群利鎮黨委書記張慶華就趕緊和寶龍鎮黨委書記王萬華通了電話。
群利鎮地處遂寧市蓬溪縣東南部邊緣,與潼南區寶龍鎮和合川區二郎鎮接壤。雖然相鄰,但因為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前些年群利鎮同寶龍鎮、二郎鎮之間的往來并不多。但現在,在張慶華的電話中,他與歐敏、王萬華卻成了最密切的聯系人。
變化,來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的機遇。
2021年,在“鄰聚黨建”工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蓬溪縣委組織部決定進一步深化黨建聯建試點探索,以抓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建設鎮村融合發展先行區。
這個決定與張慶華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們離縣城有80多公里,有些偏遠。但如果能與寶龍鎮和二郎鎮抱團發展,未必沒有機會。”群利鎮主動認領了試點任務。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張慶華與二郎鎮和寶龍鎮的負責人進行了對接。提議很快得到了回應,大家一拍即合,并且得到了潼南區委組織部和合川區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
黨建引領,抱團發展。經過籌備,2021年12月,“遂潼合”毗鄰黨建推進會在群利鎮印花村村委廣場上舉行。遂寧、潼南、合川三地相關部門對新成立的“遂潼合印花”聯村黨委等3個聯村黨委進行授牌,并且簽訂了《毗鄰黨建合作共建項目協議書》。
設立毗鄰村書記工作室、組織產業人才參觀學習,新成立的聯村黨委積極推動陣地聯享、人才聯育等工作,毗鄰地區黨建聯建得到實質性推動。
不僅如此,聯村黨委還打破幾個村的地域限制,整合優勢資源,對產業發展進行整體謀劃。昔日邊緣的小村莊緊密抱團,走到合作發展的前沿。
從“單干”到“抱團”
“以前哪有種這么大面積的白芷,大家都是零散地在種。”劉開明指著眼前成片的白芷說,“經過聯村黨委的協調,白芷種植才有現在的規模。”
原來,聯村黨委成立后,就組織了幾個村的村干部互相進行走訪考察。經過反復分析,大家認為近年來中醫藥發展勢頭良好,而白芷在中醫藥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因此決定聯手擴大白芷種植面積。
經過聯村黨委協調流轉土地,群利鎮2022年白芷種植面積已達2000余畝。在群利鎮的帶動下,寶龍鎮換溝村的白芷種植面積由2021年的100多畝,擴大到500多畝,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可觀的收益。
“土質要疏松,前期要注意疏苗施底肥。”針對面積擴大后技術跟不上的問題,聯村黨委經常組織“土專家”蒲玉華等,走村下地手把手指導。
不僅如此,在聯村黨委組織的交流會上,大家還學到了其他村的種植小竅門和新辦法。“換溝村去年將白芷和大頭菜套種,效果很好,今年我們也學著這樣干。”劉開明說。
做大規模,更要延長產業鏈。“看,那邊就是我們正在修建的烘干房!”劉開明指著村委會辦公樓后面的房子說,“經過烘干的白芷不僅易保存,而且價格更高。賣白芷的時候,我們還會互相溝通價格信息,爭取都賣上好價錢。”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成片成帶成規模的產業發展思路,會同二郎鎮和寶龍鎮,聯動做大做強‘遂潼合白芷產業園,以毗鄰鎮村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張慶華說。
從“自管”到“共治”
“鄒書記,趕快!你也組織一些人去滅火,我跟印花村村民正在往那邊趕。”2022年清明節,合川區和蓬溪縣交界處的一個山頭失火,收到消息的劉開明馬上給隔壁合川區聯珠村黨支部書記鄒忠明打去電話。
兩邊的村民迅速出動,不到一個小時,山火就被撲滅了。
“以前發生山火時,兩邊各管各的,滅火從沒這么快。”劉開明介紹說,“遂潼合印花”聯村黨委成立之后,幾個村就是一個組織了,感情進一步加深,大家的凝聚力、行動力都更強。
聯動治理,共治共享。今年,根據此前簽訂的《毗鄰黨建合作共建項目協議書》,幾方還將進一步推動“鄉約銀行”積分超市、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等項目落地落實,進而實現“遂潼合”毗鄰地區優勢互補、互促并進、共同發展。
日漸西斜,從印花村村委辦公樓出來,沿著門口新修的柏油路驅車前行,3分鐘左右,就到了與印花村二郎鎮的交界處。
“那邊是二郎鎮的地界。以前我們羨慕他們的路,如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相關項目支持下,我們這邊的路也修好了。”張慶華介紹道。
路修好了,產業發展也上了規模,搭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的列車,昔日的邊緣村莊迎來發展的機遇,正在振興路上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