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一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慈善事業,賦予了慈善事業“促進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的神圣使命,慈善制度體系日益健全、慈善力量日益壯大、慈善文化更加普及、慈善創新層出不窮,在服務國家大局、改善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第十條明確指出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等健康發展。
來自各地各界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肩負百姓重托,齊聚北京,謀良策、聚共識、商國是。《慈善》雜志編輯整理了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在慈善行業、鄉村振興、兒童保護、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的建言獻策,讓我們一起感受兩會上的公益力量。
【慈善行業】
(政協委員)安庭:全方位加大公益慈善領域的反詐力度
(政協委員)張頤武:建議加強對互聯網公益平臺的集中統一管理
(人大代表)趙明枝:大力發展社區公益慈善事業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人大代表)錢海軍:完善公益類社會組織注冊審批機制
(政協委員)張朝暉:支持社會組織吸納青年就業創業
(政協委員)呂紅兵:完善遺產捐贈制度助力公益慈善繁榮發展
(人大代表)吳國平:進一步釋放慈善組織活力
(人大代表)鄭功成:對網絡騙捐詐捐亂象零容忍
(人大代表)黃西勤:加大公益慈善領域反詐力度
(政協委員)張建斌:加大對慈善組織的支持 使之成為社會保障的重要補充
(政協委員)欒新:建議將現代慈善素養培養納入學校教育目標
(人大代表)錢海軍:培育專業社會組織助解群眾“急難愁盼”
【公益訴訟】
(人大代表)陳武:為公益訴訟司法實踐提供法治保障
(人大代表)王麒:爭取各方支持 形成公益保護合力
(人大代表)林青:加快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法
(人大代表)王建偉:完善立法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
【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連玉明:創新鄉村人才機制 借助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林敏:用“鄉村醫療互助”守護人民健康
(政協委員)柯希平:加快建設數字鄉村
(人大代表)郭桂義:建議全國涉農高校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定向培養
(政協委員)劉永好:十萬綠領新農人培訓計劃公益培訓人員超過7.96萬人
(人大代表)尹建敏:慈善組織要著眼于自身特長 以項目為載體參與鄉村振興
(人大代表)秦和: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人大代表)朱小坤:鼓勵社會力量支持“基礎設施下鄉”
(政協委員)藍紹敏:以人才為撬動點推進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孔維克:創新鄉賢文化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韓丹:辦好農村職業教育 播撒鄉村振興希望的種子
【婦女兒童保護】
(政協委員)翟美卿:鼓勵扶持公益資源 打造鄉村兒童心理健康建設生態
(政協委員)李迎新:構建兒童心理健康公益服務體系
(人大代表)王川:搭建公益慈善捐贈平臺 探索設立全國腦癱兒童公益專項基金
(政協委員)劉艷:鼓勵用人單位、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托育服務
(政協委員)張曉蘭:培育扶持更多公益性婚介機構
(政協委員)林怡:采取積極措施鼓勵用人單位創造男女平等就業環境
(人大代表)譚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中切實保障農村婦女權益
(人大代表)朱麗平:勞動者、單位及國家應合理分配女職工孕產期產生的成本
【醫療健康】
(政協委員)甘華田:建議對6歲以下兒童實行免費醫療
(政協委員)龍墨:扶持社會組織參與孤獨癥全程服務
(政協委員)孫達: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盡快增加AED數量
(政協委員)孫達:推進醫養結合應著力解決基礎設施薄弱與專業人才匱乏問題
(人大代表)雷冬竹:公立醫院回歸公益屬性
(人大代表)程萍:鼓勵社會慈善等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助殘】
(政協委員)龍墨:關注后疫情時代殘疾人群體的身心健康
(人大代表)張天任:創造更多適合殘疾人就業的電商新崗位
【環保】
(人大代表)陳愛珠: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中加強“雙碳”教育
(政協委員)丁世忠:促進低碳綠色消費 讓低碳消費成為生活主流
(人大代表)高春艷:以公益訴訟助力探索野生動物保護新路徑
(政協委員)安潤生:調動社會力量進入生態建設領域的積極性
【教育】
(政協委員)謝文敏: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發揮社會力量聯合辦學
(政協委員)洪偉:利用社會力量解決課后服務
(政協委員)蘭臻:鄉村教師有力量 鄉村孩子才有更好發展
(政協委員)陳小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普惠托育服務建設
(人大代表)曾云英:引入社會力量協同育人 助“雙減”提質增效
(政協委員)賀丹:引導社會力量重點提供差異化的嬰幼兒照護服務
(政協委員)劉萬鳴:讓博物館教育更普及
(政協委員)王篤波:有效防范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政協委員)曹暉:加強青少年創新實踐教育
【養老】
(政協委員)呂紅兵:可賦予老年基金會提起老年人權益保護公益訴訟的權利
(人大代表)常巨平:建議推動老年介護行業發展
(政協委員)于春水:加強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
(政協委員)孫潔:完善養老護理服務體系
(人大代表)格西王姆:促進邊遠民族地區養老服務社會組織發展
(政協委員)印順:關注老年介護問題 建議社會和家庭合理分攤費用
(政協委員)白濤:鼓勵支持社會機構參與養老服務產業
(人大代表)李龍倜:建議推行互助養老志愿服務積分模式
(人大代表)騫芳莉:建議支持企業開辦公益性養老機構
(人大代表)郭會琴:持探索推廣互助養老“時間銀行”服務
(人大代表)曹琛:扶持優質“敬老”公益組織進駐社區
(人大代表)王剛: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性養老服務機構
(人大代表)劉廷:建立責任共擔的長護險籌資機制
【其他】
(人大代表)李東生:建議出臺《反網絡暴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