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廈門



摘 ? 要:良好的物理思維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而等效思想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常用思想方法,它能夠將復雜、陌生的物理問題轉變為簡單、熟知的物理問題。文章對動態電路分析中學生糾結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用等效思想厘清學生思維障礙,解決物理問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思維障礙;成因剖析;等效思想;動態分析
引言
“等效思想”是人們在認識物理事物時,從等同效果出發,將其轉化為等效、簡單、易于研究事物的過程中凝結的思想[ 1 ]。等效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廣泛,如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合力和分力、合運動和分運動可以互相等效替代,交變電流的有效值和平均值是基于等效思想凝練出的電學概念,小球在光滑圓弧上的小角度往返運動可以等效為單擺等。總結起來,常見的等效有“作用等效”“過程等效”“模型等效”“本質等效”等。“等效思想”在實際應用中,最大的難點是要對“等效”做出準確評判,如交變電流的平均值是根據電荷轉移的效果相同進行評估,而交變電流的有效值則是從電路發熱相同的角度進行判定。關于“等效思想”的教學普遍存在“重視等效結果的應用,忽視等效過程的分析”的問題,導致學生無法理解“等效思想”的精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科學思維的培育。下面以“等效思想”在動態電路分析中的應用為例,從“電阻的等效”“電源的等效”“電阻、電源的綜合等效”三個方面闡述等效的基本原理、使用的基本方法,希望能為“等效思想”的教學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1 ?等效思想在動態電路分析中的使用
“等效思想”在動態電路分析中的使用首先要聯系學生的已有知識——“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其次要厘清需要等效的對象——“電源”或“電阻”,最后對電路進行“等效”簡化分析。不少動態電路分析問題會使學生陷入邏輯死循環,導致思維進入死胡同,對于這類問題,如果能借助“等效思想”這個分析利器,可以輕松撥開迷霧,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下面以一道遠距離輸電的動態分析(例題1)為例,對等效思想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的使用步驟和使用方法進行分析,以期為讀者使用此方法解決物理問題提供參考范例。
1.2 ?阻礙問題解決的成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學生導致學生的思維障礙?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開這個死結呢?方法論是規律的揭示和思維的凝練,對于分析和解決各種問題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高中物理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很強調方法性,如果方法選得巧,則學生的問題解決將事半功倍,如果方法選擇不當,則會造成緣木求魚的尷尬[ 2 ]。例1中學生之所以陷入死胡同,主要原因如下。
1.2.1教師方面
一是教師缺乏解題思想培育意識,如例1教學中沒能滲透等效思想,只憑經驗讓學生盲目套用二級結論,沒有剖析“串反并同”的由來,容易導致學生似懂非懂,不知所以然,學生因此常常處于一知半解狀態。二是高中課堂教學容量大,為了趕進度,教師更傾向于滿堂灌,二級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教師并沒有詳細剖析如何思考、如何破題的解題思路,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品質沒能得到有效訓練和培養。三是等效電源和電阻問題有一定難度,很多教師避而遠之。
1.2.2學生方面
由于教師的滿堂灌,學生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只能被動聽課。教師解題技巧方法都是事先準備好的,課堂上就能娓娓道來,學生看似聽得津津有味,由于缺乏深入思考,印象并不深刻,更談不上思維品質的提升,長此以往,導致建模能力不足,解題時方法選擇不當。無論是具體方法的選擇、運用,還是具體方法的改進、優化,都是在一定的方法論指導下進行的,離開方法論的指引,方法必定是毫無章法的 [ 3 ]。
1.3 ?等效思想的妙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 4 ]。因此,要厘清學生的思維障礙,徹底消除學生的疑惑,必須另辟蹊徑,讓學生嘗到成功的滋味。
1.3.1等效電阻問題
不妨把如圖1中的后部分進行簡化處理,將如圖2所示的理想降壓變壓器及負載R這兩部分等效為如圖3所示的一個負載電阻R',則:
1.3.2等效電源問題
電源等效思想的靈活運用是快速準確處理動態電路分析問題的關鍵,它能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例題2 ?如圖4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R1、R2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則當R的滑片向下端滑動過程中,理想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將怎樣變化?
1.3.3等效電阻與等效電源綜合問題
如果單單是等效電源和變壓器的等效電阻問題,難度不算太大,只要平時教學中有涉及,大部分學生還是能明白。但是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難度就大了很多,命題時一不留神可能會造成題目不自洽。以下這道例題3是某省質檢題,由于有些物理量間的關系沒界定清楚,導致出現科學性錯誤。
例題3 ?用圖6的電路探究變壓器電壓與匝數的關系。已知n1為原線圈匝數,n2為接線柱“1”時副線圈匝數,n3為接線柱“2”時副線圈匝數,且n1:n2:n3=2:4:1,ab兩端接入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變電壓,兩電壓表均為理想電表,滑片 P 位于滑動變阻器正中間位置,電鍵 S原先撥到“2”,現將電鍵 S撥到“1”,燈泡 L 將變亮還是變暗?
以上兩種解法再次表明,要判斷開關 S打在“2”與打在“1”相比,燈泡 L 變亮或變暗,必須界定RL與■的大小關系,否則無解。可見,等效電源和變壓器的等效電阻問題綜合起來考查難度可想而知,連省級命題團隊都無法察覺,學生更不用說了。
2 ?結束語
總之,等效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可以簡化物理問題、豐富解題思路、提升思維高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好引導,切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5 ]。在“等效思想”的教學過程中,作為中學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既要重視等效的結果應用,更要重視等效的過程分析,全面培育學生的科學思維,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1] 鄧少強,盧長津.試析中學物理等效思想的“四化”[J] .物理通報,2017(8):35.
[2] 強光峰.比較法在物理問題解決中的應用[J] .物理教師,2013(4):19-21.
[3] 郭超.何謂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從相關基礎概念談起 [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36.
[4] 何孟福.“三清”是構建高效物理教學的平臺[J] .中學理科園地,2016(12):17.
[5] 翁鵬飛.異曲同工 殊途同歸——談高中物理中的等效思想[J] .湖南中學物理,202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