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蒲葦?shù)奈幕瘍?nèi)涵研究

2023-05-30 05:00:59田婭玲
廣東園林 2023年2期
關鍵詞:植物

田婭玲

摘要: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蒲葦”是指“蒲”和“葦”兩大類條形長葉的草本植物。按照現(xiàn)代植物分類學,“蒲”很可能是指香蒲科香蒲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的植物,其種類較多,但多指香蒲Typha orientalis、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等;“葦”在我國古代文化中指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從古至今,無論從食用到藥用價值,從工業(yè)到生態(tài)價值,“蒲”和“葦”都產(chǎn)生了許多衍生效益,從典籍記載、詩詞書畫、神話傳說、傳統(tǒng)民俗等方面,詳細闡述了“蒲”和“葦”在我國古代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的文化內(nèi)涵,并介紹了兩者在營建現(xiàn)代園林水體和濕地景觀中的應用。

關鍵詞:蒲;葦;文化內(nèi)涵;景觀應用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23)02-0089-04

收稿日期:2021-05-17

修回日期:2022-12-20

Abstract: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Puwei" refers to two types of herbs with long leaves, named "Pu" and "Wei"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modern plant taxonomy, plants named "Pu" probably refers to the plants of Typha in Typhaceae and Acorus in Araceae. There are many species, but most of them refer to Typha orientalis, Acorus calamus and Acorus tatarinowii. Plants named "Wei" refers to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plants named "Pu" and "Wei" have produced a lot of derivative benefits in terms of edible, medicinal, industrial and ecological valu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two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China has been elabo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cords in ancient books, poem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yths and legends, and traditional folk customs.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garden water body and wetland landscape is introduced.

Key words: ?Plants named "Pu"; Plants named "Wei"; Cultural connotation; Landscape application

說起“蒲葦”,人們可能會想到我國最早的一首五言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中的名句“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其被譽為男女之間對愛情忠貞不渝的美好象征。詩中的“蒲葦”被許多人認為是現(xiàn)代園林景觀中常用的觀賞植物蒲葦Cortaderia spp.,殊不知,這是完全不同的幾種植物。

現(xiàn)代園林中的蒲葦可泛指蒲葦屬的所有種類,其原產(chǎn)地美洲是于1492年為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所發(fā)現(xiàn)。但從時間上來看,《孔雀東南飛》中記載的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距今約有1 800年,比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美洲大陸)的時間早1 200多年。所以,現(xiàn)代園林中廣泛應用的蒲葦在當時還不可能已從美洲傳播過來。

在我國古代文化中,“蒲葦”其實是指“蒲”和“葦”兩大類條形長葉的草本植物[1]。“蒲”常指生于池沼之中,根莖長在泥里,葉二列平行排列,光滑且柔韌,可用于觀賞或編織等用途的一類植物,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象征著忠貞堅毅的愛情[2]。根據(jù)流傳下來的文獻典籍和書畫推斷,“蒲”很可能是指香蒲科香蒲屬Typha、天南星科菖蒲屬Acorus的植物①。“葦”即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分布于大江南北,生于水邊或荒野,是古今隨處可見的草本植物,葉交叉互生排列,葉面粗糙有毛,莖葉纖維強韌,常被文人雅士用以借喻堅貞的愛情[3]。而且,兩者在我國都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孔雀東南飛》中的“蒲葦”指的很有可能是香蒲屬、菖蒲屬植物或蘆葦。

1“蒲”在我國歷史中的文化內(nèi)涵

香蒲科香蒲屬和天南星科菖蒲屬的種類較多,但多指香蒲Typha orientalis、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等,故本文所研究的“蒲”也指這3種植物。

香蒲,俗稱蒲草,我國從南至北均有分布,株高120~200 cm,條形葉片狹長柔韌,葉鞘抱莖,常生長于沼澤、湖泊、池塘淺水處,花果期5—8月,開花時雌雄花穗排列在同一穗軸上,形同蠟燭,故俗稱水燭,是園林中營建水體與濕地景觀的主要植物之一[4] 。

菖蒲,多年濕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于南北兩半球的溫帶與亞熱帶地區(qū),株高60~120 cm,莖葉芳香,根狀莖粗壯,匍匐生長,葉劍狀線形,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花序由綠色葉狀佛焰苞、肉穗花序柱狀組成,花序短于葉片,花期4—7月[5]。菖蒲葉色澤光亮,株形優(yōu)美,氣味芳香,在園林中常用于營建水景。

石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產(chǎn)于黃河以南各省區(qū),常生長于山澗、溪邊石頭之上,株高10~30 cm,莖葉芳香,肉質(zhì)根具多數(shù)須根,線形葉無中肋,葉狀佛焰苞為肉穗花序長的2~5倍或更長,花果期2—6月[5]。其栽培變種金錢蒲Acorus gramineus[6],俗稱小石菖蒲,株形同樣小巧優(yōu)美,氣味芬芳,在園林應用上與石菖蒲一樣,常用作陰濕水體的配植用材或盆栽觀賞。

1.1 衣食住行方面

香蒲作為我國古代先民們編織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之一,歷史悠久,由其而形成的編織品類非常豐富,也逐漸成為了傳承中國草編織文化的載體,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香蒲的嫩假莖還具有豐富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老百姓俗稱為草芽、蒲筍、蒲兒根、蒲兒菜等。香蒲入宴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淮安蒲菜最為著名。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香蒲“甘、平、無毒,主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分析也發(fā)現(xiàn)香蒲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C、鈣、磷、鐵等[7]。此外,香蒲全株還可用來造紙,其雌花稱為“蒲絨”,可做枕芯或坐墊的填充物。

菖蒲和石菖蒲除了用于觀賞,還主要用于醫(yī)藥。歷代中醫(yī)典籍均記載了石菖蒲的根莖具有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之功效,用于治療神昏癲癇、健忘失眠、耳鳴耳聾等征狀[8];現(xiàn)代藥學認為其藥用領域廣泛,具有抗血栓、癲癇、抑郁、動脈硬化以及保護神經(jīng)元等作用[9]。而菖蒲的莖葉搗爛后在水里浸泡幾天,可用來消殺蟲害[10]。

此外,在中國古代社會,蒲車一直是帝王封禪或迎接賢士的專用車輛,以示尊敬,如《漢書·武帝紀》中有“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壁,征魯申公”的記載。因古人常以馬車作為遠行代步的工具,而馬車車輪多以木制,在山地或砂石路面行進時顛簸不已,故通常以蒲草包裹車輪,以起到減震抗沖擊的作用。可以說蒲車在中國歷史上是兼有皇權(quán)天威和尊賢敬老雙重意義的重要禮器。

1.2 文學書畫方面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慣用借物喻人、喻事、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來反映社會現(xiàn)象、抒發(fā)思想感情和表達個人觀點。“蒲”作為一種古老的植物,是我國古代詩詞、書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如在《塘上行》中有“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甄皇后以“蒲”起句,用香蒲的葉片疏離之意表達哀怨,充滿了傷懷之情。到了南北朝時期,謝朓看到此詩后,有感而作《詠蒲詩》,“離離水上蒲,結(jié)水散為珠……”,以香蒲的優(yōu)美姿態(tài)和效用價值來比喻甄皇后的遭遇,雖容貌嬌美,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如蒲草般堅韌忠貞,卻無奈結(jié)局凄慘,一世悲涼。所以,在這樣傳頌千古的詩篇里,蒲草由自然物轉(zhuǎn)化成人情感的承載物,是真摯愛戀的悲情象征。

另有《后漢書·劉寬傳》中“吏人有過,但以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說的是漢朝時期的官員劉寬,對于犯錯的部下和百姓,僅用蒲做的鞭子抽打,以示懲戒。因蒲草的莖葉柔軟,抽打時并不會感到疼痛,只是讓犯錯者感到羞恥。這反映了劉寬為官寬仁待下的品格,“蒲鞭示辱”的成語也由此而來。

關于菖蒲和石菖蒲的書畫詩詞更是不勝枚舉。現(xiàn)存最早的“菖蒲圖”出自于明宣宗朱瞻基所繪的《荔枝菖蒲圖》以及沈貞吉的《菖蒲圖》[11],后有丁云鵬的《玩蒲圖》、邵寶的《雪浪石菖蒲》、吳偉的《菖蒲壽石圖》等,可以說以“菖蒲”為題材的畫作在明朝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興盛,之后清代乃至現(xiàn)代,越來越多的畫家都樂于將這一清雅植物繪進畫作之中。

菖蒲與石的結(jié)合,正體現(xiàn)了文人養(yǎng)蒲的情趣所在。南宋詩人曾畿在《石菖蒲》中描寫了閑來無事,滋養(yǎng)菖蒲以修身養(yǎng)性的情形:“窗明幾凈室空虛,盡道幽人一事無,莫道幽人無一事,汲泉承露養(yǎng)菖蒲”。石菖蒲作為一種極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品位的植物,與蘭花Cymbidium spp.、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并稱為“花中四雅”[12],自古便是文人雅士桌頭案幾上的清供之物,特別是其盤根結(jié)節(jié)屹立于山巖石縫之中所展現(xiàn)出的風骨氣節(jié)和頑強的生命力,為歷代文人們所追求和尊崇。宋代大文豪蘇軾曾自嘲為“蒲奴”,在《石菖蒲贊》序言中贊其“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侶白石”。這正是中國文人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寄托,從愛蒲、惜蒲、蒔蒲,到畫蒲、詠蒲、賞蒲,無不體現(xiàn)著文人對石菖蒲風骨氣節(jié)與清貞品格的追求。

1.3 民俗文化方面

在我國民俗中菖蒲被認為是一種能驅(qū)毒辟邪的“靈草”,許多地區(qū)的人們在端午節(jié)這天懸蒲劍、佩蒲人、飲蒲酒、泡蒲浴、吃蒲果子,以祈愿身體康健,順遂平安。菖蒲被用于驅(qū)毒辟邪的傳統(tǒng),最早記載于秦代文獻《呂氏春秋》中,古人認為菖蒲的生長體現(xiàn)了一年中陰陽之間的起承轉(zhuǎn)合[13],而且其葉有脊似劍,因而被視為斬舊迎新、驅(qū)邪避晦的象征。到了公元7世紀,中國端午風俗傳入日本[14]。在日本民間,人們在端午節(jié)也會飲菖蒲酒,并將菖蒲浸泡于熱水中入浴。此外,由于日語中菖蒲的發(fā)音與“尚武”“勝負”相同,端午來臨之時,男孩子們會將砍來的菖蒲捆扎成束后在地上摔打,響聲最大者為勝,由此產(chǎn)生了與端午節(jié)相融合的男兒節(jié)[15]。韓國、朝鮮的婦女們在端午這天會飲菖蒲水,用菖蒲湯洗頭發(fā)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16]。可見,菖蒲文化與我國的端午民俗一樣,對周邊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2“葦”在我國歷史中的文化內(nèi)涵

“葦”常指蘆葦,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述蘆葦“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但其與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由于生境極其相似,在多數(shù)時候被古人視為同一物種,兩者也經(jīng)常被混用在一起,喚作蘆荻[17~18]。 其實,按照現(xiàn)代植物學的分類,蘆葦和荻分屬于蘆葦屬和芒屬,兩者無論從莖、葉、花等形態(tài)學上,還是從分布范圍、用途以及文化意蘊上,都有著明顯的區(qū)別。故不對荻予贅述。

蘆葦屬于禾本科蘆葦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其根莖發(fā)達,披針狀線性葉片呈灰綠色,常生長于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以及濕地環(huán)境中,花期8—12月,初開時圓錐花序棕黃色至紫紅色,干枯時呈銀白色,是園林中營造濕地景觀的主要植物材料,并且已成為濕地植物種群的建群種之一。蘆葦除了可以編席、制筐以及作燃料、飼料外,其根、莖、葉、花均可入藥,莖桿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是造紙和人造纖維的常用原料[18]。

2.1 典故傳說方面

在我國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與蘆葦相關的典故和傳說。如《淮南子·覽冥篇·女媧補天》中“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積蘆灰以止淫水”,描述了遠古時期人們將蘆葦焚燒成灰后用來治理洪澇災害的場景。

《孝子經(jīng)》中也有“單衣順母,鞭打蘆花”的民間傳說,講述了閔子騫幼時被繼母虐待,寒冷的冬天只能穿著用蘆花填充制成的冬衣。當其父親得知真相后要休妻時,閔子騫跪求父親寬恕繼母:“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因此,古人常以“蘆衣”喻孝子,以“著蘆衣”作為繼父母虐待繼子女的象征[19]。

2.2 應用歷史方面

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在距今7 3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與現(xiàn)在的葦席紋樣基本一致的蘆席痕跡,這充分說明蘆葦是被先民們最早用來編織席子類用品的植物[20]。和蒲草一樣,蘆葦除了用于編織以外,同樣被用作燃料、食品、藥品、生態(tài)防護和建筑材料等。在西漢史游所著的《急就篇》中記載了“薪炭萑葦炊孰生”的說法,說明蘆葦是當時民間常用且最易獲得的一類燃料。在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史料中,還有蘆葦被用于生態(tài)防護的記載,如南宋乾道八年,即令華亭(今上海松江)一帶所筑“捍海塘堰,趁時栽種蘆葦,不許樵采”[21]。清代水利專家嵇曾筠也在《條陳河工應行事宜》中稱“柳枝、荻、葦為河工第一要料”。另《后漢書·律歷上》有曰:“候氣之法……以葭莩灰抑其內(nèi)端,案歷而候之,氣至者灰動,其為氣所動者其灰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古人將蘆葦桿內(nèi)的薄膜燒成灰填充在律管內(nèi),用以判斷節(jié)氣的變化[22]。

蘆葦?shù)氖秤貌课恢饕翘J筍和蘆根。在南朝王韶之所著的《晉安帝紀》中記載了戰(zhàn)時糧草不足,刺史司馬尚之讓戰(zhàn)士們吃蘆筍之事,這也是最早人們采食蘆筍的記載。在明朝朱橚所著的《救荒本草》以及俞汝為的《荒政要覽》中都有食用蘆根的記錄,說明蘆根也是災荒年代老百姓重要的救命糧。蘆根的藥用價值最早記錄在東漢時期的藥學著作《名醫(yī)別錄》中,“療反胃嘔逆不下食、胃中熱,傷寒內(nèi)熱、彌良”;張仲景也在《金匱玉函經(jīng)》載有“蘆根煎水,治心膈氣滯,煩悶不下”之說;蘆葦花序以及其莖葉也可入藥。此外,《齊民要術》中還有古人取蘆葦新葉包粽子的記載,這一用途一直被延續(xù)了下來。

2.3 詩詞書畫方面

歷代文人墨客常常寄情于山水與花草之中,在他們留下的許多詩詞歌賦里,不乏對蘆葦?shù)拿鑼憽8鶕?jù)文獻資料記載,蘆葦是《詩經(jīng)》中具體描寫最多的植物[23]。除了眾人熟悉的《蒹葭》之外,《大雅·行葦》中的“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戚戚兄弟,莫遠具爾”,以初長新芽的蘆葦比喻兄弟親人之間應相親相愛地團結(jié)在一起。唐代詩人賈島在《送耿處士》中作有“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的佳句;張賁的《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中的“楊柳漸疏蘆葦白,可憐斜日送君歸”,以秋天的蘆葦來烘托送別友人時的傷感情懷;元代詩人王冕在《楚漢兩城》中作“徘徊望盡東南地,蘆葦蕭蕭野水黃”,借蕭條的蘆葦和黃濁的河水,表達了身在異地,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這些都說明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蘆葦常用于抒發(fā)悲秋之感,具有傷感和思鄉(xiāng)念家的象征意義[24]。

歷代諸多書畫名家也慣以蘆葦為題作畫,如五代南唐趙干的《江行初雪圖》,作者通過對蘆葦?shù)纳鷦涌坍嫞枥L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的秋冬景象。“揚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畫家邊壽民,因喜愛蘆葦,便自取號“葦間居士”[25],他不僅住著用蘆葦搭建的房屋,更以擅長畫蘆荻之中的大雁而蜚聲海內(nèi)外。近代袁鳳文、吳青霞等著名畫家也有許多以蘆雁為題材的畫作。可見,充滿畫意的蘆葦,為古今許多書畫家提供了繪畫靈感和素材。

3“蒲”和“葦”在現(xiàn)代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蒲”和“葦”的根系都比較發(fā)達,繁殖能力強,多生長于湖泊、河流、沼澤、池塘淺水處,是營建水體和濕地景觀的常用植物。其中,園林中常應用的香蒲屬植物有小香蒲Typha minima、寬葉香蒲T. latifolia以及花葉寬葉香蒲T. latifolia ‘Variegata等,多用于片植營造大尺度水體景觀,也可點綴于水池、湖畔,作為水景的背景。由于香蒲具橫走根狀莖,在小水體中應用時,為限制其擴展,宜盆栽后連盆置于水中。

菖蒲在園林中通常叢植在湖、塘岸邊,帶植于駁岸淺水處,或者點綴在庭院水景和臨水假山一隅,也可盆栽觀賞,葉和花序還可用作插花材料。相較于菖蒲的高大挺拔,石菖蒲更加低矮小巧,其株高常被栽植在山石盆景中,或作為小盆栽擺放在室內(nèi)觀賞,也可叢植點綴于溪水、溝渠邊的石縫中。其栽培變種‘金葉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Ogon的葉色全年呈金黃色,極具觀賞性,除了在水體景觀中應用之外,還常被片植在較密的林下做地被植物,或在陰生花境、花壇中作鑲邊應用。

蘆葦作為一種優(yōu)良的先鋒環(huán)保植物,常被片植于大面積水域中營建人工濕地景觀,其不僅能加強和維持人工濕地中的水力傳輸,吸收利用富集水體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26],還能夠為鳥類以及微生物提供棲息、覓食、繁殖的生存環(huán)境。常見的栽培品種有葉片綠白相間的‘花葉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 ‘Variegatus和葉片間有金黃色條紋的‘金葉蘆葦P. australis ‘Aurea [27],在園林中多叢植于淺水處點綴水面,群植于公園、水生植物專類園、溪流駁岸等環(huán)境中作背景,或列植于水體景觀中做邊界或屏障,亦可盆栽觀賞。

4 結(jié)語

“蒲”和“葦”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栽培應用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從古至今,無論從食用到藥用價值,從工業(yè)到生態(tài)價值,都產(chǎn)生了許多衍生效益,為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豐富的物質(zhì)資源。

如今,全球氣候環(huán)境變化復雜,“蒲”和“葦”的生態(tài)修復功能更加突出。根據(jù)科學研究表明:香蒲可以有效地凈化城市生活廢水及一些工業(yè)廢水中的氮、磷化物、有機物、總懸浮物(TSS)等污染物質(zhì)[28];菖蒲和石菖蒲對N、P等營養(yǎng)鹽去除率高,能改善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各項理化指標,而且具有化感克藻作用[29];蘆葦對鎘、鉛、鉻、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固碳能力[30]。因此,在保護現(xiàn)有香蒲、菖蒲和蘆葦群落的基礎上,未來需要繼續(xù)擴大人工種植面積,不僅可以凈化污水水質(zhì),控制水土流失,還能有效增加其群落儲碳量,提高我國濕地的生物固碳功能和服務價值。

參考文獻:

[1]深圳一石. 美人如詩,草木入織:《詩經(jīng)》里的植物[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徐琳. 從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的意象窺探其愛情觀[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0):76-77.

[3]李倩. 中國古代文學蘆葦意象和題材研究[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4] 袁小環(huán). 觀賞草與景觀[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5.

[5]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十三卷·第二分冊[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4-9.

[6]吳佳瑩,吳威,杜佳蓉,等. 石菖蒲本草考證[J].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2,24(5):148-156.

[7]蔣功成. 淮安蒲菜名實考訂[J]. 長江蔬菜,2016(4):17-20.

[8]邵福平,田蕾,田妹,等. 中藥石菖蒲的研究進展[J]. 中醫(yī)藥導報,2018,24(22):65-69.

[9]葉佳琪. 石菖蒲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20):145-146.

[10]王元. 菖蒲藥用功效多[J]. 開卷有益-求醫(yī)問藥,2020(9):40.

[11]朱萬章. 明代菖蒲的圖式變遷與逸趣呈現(xiàn)[J]. 美術學報,2021(4):17-25.

[12]張清云. 蒲月話“菖蒲”[J]. 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15(7):14-17.

[13]鄭青. 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與插花淺談[J]. 中國花卉園藝,2020(13):58-59.

[14]邱麗君. 中國端午風俗在日本流變考[J]. 中州學刊,2018(7):121-126.

[15]武宇林.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較[J].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58-62.

[16]宋穎. 端午節(jié)研究:傳統(tǒng)、國家與文化表述[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7.

[17]張若琦. 論蘆葦在古代園林的景觀作用[J]. 現(xiàn)代園藝,2022,45(15):110-113.

[18] 程杰. 論中國古代蘆葦資源的自然分布、社會利用和文化反映[J]. 閱江學刊,2013,5(1):119-134.

[19]魏巍,尚富德. 蘆、荻考辨[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2):15-19.

[20] 孫德海,劉勇,陳光唐. 河北武安磁山遺址[J]. 考古學報,1981(3):303-338,407-414.

[21]脫脫. 宋史[M]. 北京:中華書局,1977.

[22]范曄. 后漢書[M]. 馬春野,點校.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1999:794.

[23] 陳智勇. 先秦時期的蘆葦文化[J].尋根,2016(2):7-12.

[24]韋琳. 古典詩詞中的蘆葦意象探究[J]. 中學語文,2009(27):60-62.

[25]金建榮. 不拘繩墨位“八怪”潑墨寫生無人態(tài)——邊壽民及其繪畫藝術[J]. 中國書畫,2015(5):10-17.

[26]王萌,王玉彬,陳章和. 蘆葦?shù)姆N質(zhì)資源及在人工濕地中的應用[J].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10,16(4):590-595.

[27]吳玲. 濕地植物與景觀[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0:111.

[28]溫志良. 香蒲植物在污水治理中的應用[J]. 環(huán)境,2008(S1):76-77.

[29]任啟飛,龍成昌,周慶,等. 菖蒲屬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J]. 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1(2):178-180.

[30] 宋亮平,楚新正,楊晶. 艾比湖濕地邊緣帶典型植物固碳能力研究[J]. 干旱區(qū)地理,2016,39(1):136-143.

猜你喜歡
植物
誰是最好的植物?
為什么植物也要睡覺
長得最快的植物
各種有趣的植物
植物也會感到痛苦
會喝水的植物
植物的防身術
把植物做成藥
哦,不怕,不怕
將植物穿身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欧美天堂久久| 亚洲性影院|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日韩美毛片|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91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专区欧美| 免费啪啪网址| 尤物国产在线| 久久性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黄色不卡视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国产一级片网址|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啪啪一区| 亚洲成a人片7777|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网视频| 激情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久草中文网|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第一页|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9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男人天堂|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激情影院|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夜色91| 亚洲人成网址| 日韩黄色在线|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91福利免费|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在线欧美a|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成人| 国产成人毛片|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欧美啪啪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欧美影院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精品久久蜜桃| 男女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