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合成色料于19世紀出現之前,許多藝術家以礦物為顏料來繪制多彩的作品。但他們并不清楚的是,自己身上時不時出現的種種不適,竟然跟這些美麗的顏料有關系。
鉛白
鉛白是一種明亮的白色顏料,它質地厚重、遮光性極佳且價格低廉,深受藝術家青睞,以至于幾乎是唯一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白色顏料,同時還常常用作室內家具的涂料。不過,鉛是有毒的重金屬,長期與鉛白接觸的人容易出現胃痛、高燒、嘔吐等鉛中毒癥狀。
你知道嗎?
在古埃及時期,鉛白就是面霜和粉底的原料。
鉛丹
鉛丹看上去像火焰的顏色,在古代常常被用來為壁畫著色,或者當成朱砂的廉價替代品。盡管鉛丹價格低廉、顏色明亮、制作工藝簡單,卻并非一種理想的顏料。跟鉛白一樣,它會引起鉛中毒,并且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它不能跟其他顏料很好地融合。
雌黃
天然的雌黃金光閃閃,是藝術家常用的一種礦物顏料。大劑量的雌黃是致命的,因為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三硫化二砷—許多砷化物都有劇毒。不過,即便作為一種繪畫顏料,雌黃也并非完美,它很容易干裂,還會與其他許多顏料發生反應,尤其是含銅或鉛的顏料。
鉻黃
鉻黃源自1762年在西伯利亞的金礦中發現的一種橘紅色晶體。到1809年時,鉻黃已經出現在當時藝術家的調色板中了,凡·高便是喜愛它的藝術家之一。遺憾的是,鉻黃不僅有毒—凡·高的精神失常和這種顏料或許有關—而且不穩定,顏色會隨著年代漸久而變暗。過去幾年,凡·高的畫作《向日葵》中的花瓣已經開始變成令人不快的褐色。
你知道嗎?
在古代中國,人們在黃紙上寫字,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抹掉后再重寫,雌黃可算作古代版的“修正液”。
那不勒斯黃
在19世紀之前,那不勒斯黃對藝術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黃色顏料都不穩定,而它是一堆糟糕的黃色顏料中最穩定的一種。不過,使用這種顏料的藝術家容易莫名其妙地感到頭痛,因為那不勒斯黃含重金屬鉛和銻,具有很強的毒性。
你知道嗎?
那不勒斯黃源自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區發現的一種天然的黃色含鉛礦物。
朱砂紅
對古代藝術家來說,朱砂紅是一種令人夢寐以求的紅色顏料。由于配方和制造商的稀缺,無論是在古代中國還是古羅馬,朱砂紅的價格都非常昂貴,甚至曾一度堪比黃金。雖然很少有藝術家因使用朱砂紅而中毒的記錄,但朱砂中的汞確實可以通過呼吸道、皮膚接觸被攝入體內,從而引起肌肉無力、語言交流障礙等中毒癥狀。
砷綠
1775年,化學家卡爾·舍勒偶然發現了一種含砷的亮綠色顏料—砷綠。很快,全世界都為這種綠色而瘋狂:人們用它來印染墻紙、制作藝術家所需要的顏料;綠色的披肩、扇子、鞋履成為時尚穿搭;甚至連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也傾心于這種綠色。在一幅肖像畫中,她穿著一件草綠色的晚禮服,打扮得端莊大方,卻不知道身上的禮服可能是有毒的—砷綠如果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會釋放出致命的砷化氫。
你知道嗎?
考古學者發現,在囚禁拿破侖·波拿巴的房間里,也貼著這種含有砷的壁紙,這種壁紙會釋放含有砷化物的氣體,污染空氣,影響人體健康。
苯胺紫
英國化學家威廉·珀金在1856年試圖用煤焦油合成奎寧,用來治療瘧疾,卻意外地得到了一種紫色染料。這種紫色的原料是苯胺,所以被稱作“苯胺紫”。因為不易掉色,這種染料很快風靡了時尚界。然而,這種紫色能引發人體苯胺中毒,當時不少的染坊工人身上都出現了皮膚過敏、貧血、呼吸困難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