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小鹿文 南溪圖



什么是法?
法是一種行為規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也就是說,法用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對權利和義務作以規定,告訴你什么應當或者必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什么是法律?
往寬了說,法律就是法。往窄了說,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在我國,法或法律反映的是人民的意志,專門的立法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全國人大、省人大、市人大等機關。
國家是怎么強制保證法律的實施呢?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三大基本法就是刑法、民法、行政法。顧名思義,刑法的特點在“刑”上,民法調整的是“民”之間的事情,行政法用于國家行政管理。法律性質不同,用以保障刑法、民法、行政法實施的國家強制力也有所不同。
我國的刑法和刑罰
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目的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種類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傳說我國刑法產生于黃帝時期的戰爭之中,蚩尤率先將“五刑”用于對待戰俘,后逐漸發展為用“刑”管理軍隊、治理國家。
我國的民法
民法是規定并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中的“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包括企業(公司)、機關和一些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等。
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關系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堪稱社會生活的大百科全書。它為人民代言,守護每一個普通人的一生。
民法典主要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等等。
我國的行政法
行政法是指規范和監督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其他社會組織之間因行政管理活動而發生的法律關系。
行政法分為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比如《行政處罰法》就是一般行政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予以規范。特別行政法門類較多。比如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有《水法》;保護和開發土地,有《土地管理法》;在公共場所擾亂秩序、散布謠言、謊報疫情、結伙打架、當黑客入侵計算機系統、阻礙執行任務的消防車、盜竊、詐騙等行為還未構成犯罪的,由《治安管理處罰法》作以規范。
什么是訴訟
訴訟就是通常說的“打官司”。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負責審理案件并作出裁判。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在刑事訴訟中,被指控犯罪而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是被告人,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起訴。在民事訴訟中,起訴和應訴的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分別為原告、被告,雙方地位平等。在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為原告,行政機關為被告。
訴與訟:在古代,訴=告,控告為訴,訟=爭,爭論是非曲直。《周禮》有:爭罪曰獄,爭財曰訟。過去的“獄訟”演變為現在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