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德·哈斯廷斯 艾琳·邁耶

2017年,網飛公司剛剛闖過1億會員的大關。一天,該公司內容副總裁拉里·坦茨拉里正在好萊塢圣殿禮堂準備慶典,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拉里緊張兮兮地抓起外套朝門口走去。“是臉書公司的招聘人員打來的電話,讓我去參加面試。當時,我覺得跟他說話都有一種負罪感,于是低聲告訴招聘人員我不感興趣。”后來,拉里回憶說。
4周后,拉里的上司特德·薩蘭多斯跟員工分享當月最新市場信息時說:“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在持續升溫,你將會不斷接到招聘人員的電話。這些電話可能來自亞馬遜、蘋果和臉書。如果你們不確定自己目前拿到的是不是市場最高工資,可以接聽這些電話,弄清楚自己在那些公司可以拿到多少錢。如果你們發現,同樣的工作它們給的工資比我們高,那么請告訴我們。”拉里聽罷十分吃驚:網飛大概是唯一一家公開鼓勵員工去跟競爭對手交談,甚至去面試的公司。
幾周后,在去里約熱內盧的途中,拉里又接到了臉書公司打來的電話。“他們讓我過去,但沒有說會給多少薪水。我說我現在并沒有找工作,但還是會過去跟他們談一談。”
拉里把這件事告訴了上司特德。“這種情況實在不多見。大多數公司都會認為,去參加競爭對手的面試就是對自己公司不忠誠。”拉里最終通過了臉書公司的面試,而且工資比網飛要高。而特德也兌現了承諾,把拉里的工資漲到了當前市場的最高價。
現在,拉里也鼓勵自己的員工去接招聘人員的電話。“但我不會等他們來找我提加薪的事。如果發現員工在別處能掙到更多的錢,我會立馬給他們漲工資。”為了留住最優秀的員工,最好在他們得到其他工作機會之前,主動把工資漲上去。
當然,拉里自己也是這一方案的受益者,他得到了更高的工資,而特德也留住了他這個人才。但是,特德的這種做法聽起來未免風險太大。有多少人接到招聘人員的電話之后,就會喜歡上新的工作,最終離開自己的團隊呢?對于這個問題,特德是這樣解釋的:
“如果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持續升溫,招聘人員就會不斷給優秀人才打電話,我們的員工自然會對新工作產生好奇。這時候,我說什么都沒有用,一些員工還是會去跟他們交談,然后去參加面試。要是我不明確允許他們這么做的話,他們就會偷偷摸摸地去參加面試,然后跳槽,那我連挽留他們的機會都沒有。就在我公開發布這項規定的一個月前,我們損失了一位非常優秀的高管,她的才華是無可取代的。她來找我的時候,已經接受了其他公司的工作,所以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余地了,她告訴我,她喜歡網飛的工作,但是其他公司給她的工資要比網飛高40%。聽罷,我的心都沉下去了。要是我早知道她的市場價值已經有了變化,那我一定會對她的工資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就是我允許員工盡可能多地去跟其他公司交流的原因,但前提是他們得光明正大地去做,并且回來后將獲取的信息告訴我。”
網飛公司的規則就是,當招聘人員打電話給你的時候,你在說“不用了,謝謝”之前,先問一句:“多少錢?”
(摘自《不拘一格:網飛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