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就在近日,有媒體發現專注于微型車市場的雷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均為雷丁汽車,這也宣告了這個曾一度制霸國內老頭樂市場,主動迎接新能源浪潮改革的車企倒下了。
雷丁跟五菱、奇瑞這些造A00 級車的車企不同,它是真真正正的“老頭樂之王”。雷丁汽車成立于2008 年,總部在山東昌樂。據悉,該品牌2016 年銷量超過了15 萬輛,此后兩年更是一路飆升,2017 年達到了21萬輛,2018 年s 超過了28 萬輛,連續三年統治微型電動車市場。
但2018 年工信部一則《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擊垮了雷丁的繁華,根據監管層“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各地紛紛跟進,大力收縮低速電動車的產量,雷丁汽車銷量瞬間崩潰,但它并沒有坐以待斃。
2018 年4 月,雷丁汽車收購陜西秦星汽車有限公司,獲得新能源商用車和特種車生產資質。
2019 年1 月,雷丁以14.5 億元收購川汽野馬汽車,獲得新能源汽車、傳統油乘用車、客車的生產資質。
雷丁汽車造車轉型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把原來的老頭樂全部搞成正規軍能上牌。2020 年雷丁拿出了一臺售價僅為三萬元的雷丁芒果車型,依靠極高的性價比,當年賣出了三萬多臺,算得上微型車市場中的熱銷車型。
雷丁剛有起色,五菱、奇瑞等傳統實力廠商就開始發力了,宏光MINI、小螞蟻、糯玉米等車層出不窮,特別是五菱的宏光MINI,剛上市時最低配售價也不過三萬元出頭,更好的品控、更可靠的品牌力讓雷丁唯一的銷量擔當芒果陷入了困境,五菱MINI 迅速統治下沉市場,替代老頭樂車型們成為主流。
更為重要的是,在2021 年以后,原材料特別是電池價格飛漲,對于雷丁來說,這種變動是它所承受不起的,不漲價自己賣得越多虧得越多,漲價了就更賣不出去了,整個2022 年雷丁銷量一路下跌,甚至連月銷三位數都維持不了。
今年1 月份,雷丁就爆出過虛報的情況。創始人李國欣發出了一封“實名舉報”信,指出雷丁汽車被逼虛報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46.83 億元,隨后該事件也引起了各方重視調查,但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除此之外,今年2 月份江蘇地區經銷商集體簽字發出了一份《江蘇經銷商給雷丁省市聯合調查組的公開信》控訴雷丁汽車造車過程中有“詐騙”行為,拖欠經銷商貨款發不出車,甚至有經銷商超過一年未收到雷丁汽車發來的車,事后創始人清空了所有微博,破產也是意料之中。
前文曾經提過,雷丁雖然只做微型車,但其卻真正擁有讓很多造車新勢力都羨慕的“造車雙資質”,那么該企業破產之后該資質會歸屬何方?此前有消息傳出,高層已經出手規定了汽車造車資質不再允許轉讓,哪怕是破產也只能注銷,而小米是最后一家通過特批拿到寶沃資質的新車企,之后自游家無奈暫停造車事件似乎佐證了這個傳言。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來看,雷丁的造車資質只能隨著破產一起被注銷了。
但在今年2 月份的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明確表示:“汽車產能的建設需要一定的周期,我們還得考慮明年后年以及未來的發展,所以新能源汽車產能在中國目前階段不存在過剩。”“那么對于還沒造過車的新品牌來說,可以參考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注冊制改革,由審批制改為注冊制。”這番言論給了很多車企希望,至少說明現在“造車資質停止交易”的決定還沒有落地。
那么破產的雷丁汽車會成為哪些車企的“獵物”呢?首先就是小鵬,作為造車新勢力三強中的一員,小鵬自立門戶的信念是十分強大的,雖然一開始為了避開造車資質限制選擇與海馬合作,但這些年小鵬一直在自建工廠,甚至為了自己新車G9 的生產在1 月份重金額外為廣州智造基地獲取生產資質(僅僅是讓該基地掛名擁有生產權),這次雷丁的破產或許是小鵬獲取正規造車資質的一次機會。
蔚來對于造車資質同樣急切,實際上蔚來很多消費者對該車后面的“江淮汽車”非常不滿,甚至出現車主違規摳標的情況,蔚來李斌也表示國家強制要求乘用車粘貼生產企業名稱的規定已經不合時宜,但造車又不能避開資質,江淮的合作還得繼續,正因如此,蔚來想擁有造車資質的渴望是毋庸置疑的。
總之,這次雷丁的倒下可能會產生一個強大的新車企,如果最終雙資質也隨著雷丁一起“入土”的話,除小米外,中國可能真的再難出現下一個造車新勢力,將來國內企業的舞臺只能看現在這些車企繼續輪流“唱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