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爆火催生了“百模大戰”,同時也引領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發展浪潮。我們正在昂首闊步走進大模型時代,人工智能對于金融領域的影響和賦能程度將繼續深化。但AI算法是否會萬眾歸于“生成式”,答案或非如此絕對。
“AIGC算法在金融數據建模和智能交互方面,展現了顯著優勢;在信用評分和欺詐檢測等方面,判別式AI技術更具實力。將兩種算法深度融合,可以靈活應對不同的金融場景和需求,在追求高效率和高性能之間達到最佳平衡。”近日,在中泰證券舉辦的策略會上,百融云創CEO張韶峰如此表示。
張韶峰認為,AI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正在向2.0時代演進,也即從分析判別型向內容生成式進化,但同時,這一技術的革新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過程。“AIGC技術在許多領域具有顯著的優勢,但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依靠它解決?!?/p>
在從AI1.0向2.0時代邁進的過程中,百融云創是見證者,更是積極的參與者。成立九年來,百融云創憑借強大的智能分析能力和深刻的行業洞察,將自研AI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一站式全鏈路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AI與金融之間的交融已經進行了很多年,金融業天然的風險屬性、服務特性為AI的落地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土壤。有統計顯示,近十年,受益于判別式AI等技術的長足進步,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大幅提升,其中IT部門的應用占比超過了60%。
判別式分析技術能夠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進行智能分析與決策。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家國有銀行委托百融云創幫助其分析5000個已確認的欺詐樣本。通過復雜關系網絡模型,百融云創成功地挖掘出了與這些樣本相關聯的9000余個團伙欺詐客戶。在這些欺詐客戶中,有83%的人在申請貸款時已被銀行拒絕,但仍有17%的人成功獲得了貸款,這導致銀行整體壞賬水平陡然上升。
“如果銀行在貸前采用基于復雜關系網絡的機器學習算法,便有可能識別并拒絕這些高風險客戶,有效降低銀行的壞賬率?!睆埳胤褰榻B。
借助復雜關系網絡,百融云創將現實世界中錯綜的人際關系抽象成圖譜。這樣一來,便能實現對客戶的“升維認知”,將原本錯綜復雜的客戶管理問題轉化為清晰、可視化的拓撲網絡。利用關系圖譜,百融云創對欺詐風險識別的準確率可接近90%,對團伙欺詐的違約率預測可提升4-10倍。
在張韶峰看來,過去十年來,基于知識圖譜、機器學習構建的復雜關系網絡是AI在金融領域的重要技術基石,同時也代表著AI1.0時代中判別式分析的典型應用成果。
“關系圖譜系統能保持高達tps6000以上的高性能計算?!睆埳胤褰榻B,目前關系圖譜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反欺詐、貸后管理等領域,為金融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并有助于挖掘和防范金融風險。
不僅如此,在風險評估、信用評級等多個領域,均有判別式AI技術在發光發熱。借助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百融云創將客戶的行為信息等弱變量與金融活動產生強關聯,得以準確預測潛在的信用風險,幫助金融機構優化資源配置。
如果說機器學習、知識關系圖譜是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第一代應用,那么內容生成(AIGC)則代表了AI應用步入新的階段。
AI2.0時期的典型特征體現在,交互任務從函數復雜轉化到拓撲結構復雜,借助Transformer注意力機制得以進一步擬合人腦學習方式,最終實現自然語言處理(NLP)任務突破性進展。在NLP等先進技術的加持下,AI對金融領域的賦能實現了從智能分析到信息生成的全面升級。
張韶峰介紹,百融云創早在2018年便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錨定AIGC技術為公司的新一輪技術發展曲線。然而,彼時這一技術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如今風靡全球的現象級爆款ChatGPT也在萌芽期。所以,業內對于生成式AI的認知局限于其智能性和實用性,并未提升到產業變革的高度。
伴隨著AIGC技術逐漸走向臺前,百融云創也已經累積出豐富的技術研發實力。截至目前,百融云創人工智能實驗室基于智能語音識別、NLP、自動化機器學習(AutoML)、深度學習、隱私計算等技術以及Transformer、模型性能調優、復雜神經網絡等底層算法的研發布局,將生成式AI賦能到智能客服、智能營銷、貸后管理等業務領域。
其中百融云創智能語音機器人基于Transformer架構搭建的算法模型,對客戶語音識別的準確率能達到99%以上,在語義理解方面,則全面使用了ChatGPT同源的預訓練模型,可以在最小化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實現多輪對話。
在中泰策略會現場,張韶峰播放了多段智能語音機器人在財富管理、金融營銷、保險等領域的交互應用。從效果來看,無論是音色、情感、語速還是對話層面,智能語音機器人都能夠提供“真人級”的互動體驗。
張韶峰介紹,百融云創智能語音機器人內置了軟交換(FreeSWITCH)、ASR(自動語音識別)、TTS(文字轉語音)、NLP等技術,每日進行超過億級規模的自動交互,該交互頻次規模領先業內。
具體到金融場景,某國有大行在零售業務條線中引入百融云創智能語音機器人之后,成本大幅降低,相比純人工工況,“IVR+人工”模式節省成本約50%,“IVR”模式則可節省成本約90%,而且兩種模式考核結果接近人工服務標準的90%-95%。
乘著ChatGPT浪潮,大量資本和機構紛紛涌入人工智能產業,市場對于這一產業的技術走向也變得“唯生成式”而論。然而,這是否契合技術演進的客觀規律呢?張韶峰對此有所保留。他認為,“在金融領域,AIGC與判別型算法共同發揮著重要作用,二者結合方可兼顧效率和效果。”
“AIGC雖然強大,還不足以應對金融行業面臨的所有挑戰?!睆埳胤逭f,AIGC算法在智能分析、財富管理等方面展現出優勢,而判別型算法則可以在風險識別、信貸評估等方面預測分析潛在的金融風險。
張韶峰舉例解釋道,百融云創的智能運營業務線的核心技術同時包括三類AI算法:分別是分析判別和預測類算法、AIGC以及智能交互技術。
智能運營業務是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環,聚焦于對存量客戶的深度經營。資料顯示,百融云創智能運營業務線不僅能夠幫助金融業實現業務中的分層、定制化、人機耦合及系統自我優化等環節的增效目標,同時還擁有為其開發的ASR、NLU、TTS模型底層調優策略,定制集成到其他軟交換系統中,大幅減少傳統技術帶來的網絡數據傳輸消耗,從而提供多場景的運營賦能。
根據百融云創此前發布的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該公司智能運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超140%。財報同時顯示,百融云創2022年實現營收20.54億元,同比增幅為27%;經調整后凈利潤達2.94億元,同比增幅108%。公司毛利達到14.81億元,毛利率高達72%。
在張韶峰看來,當前面對金融行業數智化轉型的迫切需求,需要打好多元化的AI技術組合拳,才能更好捕捉市場微妙變化,為金融機構提供更精準的風險預警。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I技術應用不應局限于單一方向,但當前AI產業的發展軌跡卻呈現出趨同化現象,即人工智能正在義無反顧的沿著大模型的道路前進,這引發了市場對于大模型與垂直領域模型如何有效協同的思考。
對此,張韶峰認為,唯有行業整合才能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大模型擁有廣泛的知識覆蓋和卓越的文本生成能力,但缺乏特定領域的深度理解;相反,垂直領域模型針對某一細分領域可展現出更高的專業性與精準度?!拔磥恚竽P团c應用層垂直領域模型有望共塑行業格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