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娜 楊林崗
摘要:幸福感是個體的一種主觀感受。良好的幸福感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投入度和生活滿意度,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實踐證明,通過“故事本”引導學生書寫幸福故事,幫助學生發現過往生活中的美好,深入思考幸福往事,轉換、豐富看問題的視角,積累幸福經驗的做法,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幸福感。
關鍵詞:幸福故事;幸福經驗;故事本;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5-0056-05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內心體驗,反映了個體對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幸福感非常重要,不僅影響著個體現在的生活,還會影響個體對過往經歷的感受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每個小學生都是在故事中長大的,更是講故事的專家。筆者以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在小學教育實踐中以“故事本”為依托,引導學生在“故事本”中書寫、繪制自己的幸福往事,提升積極體驗;改變學生看問題的角度,引導學生對幸福進行深入思考,提升發現幸福的能力。學生在回憶、感悟與書寫自己的幸福經歷中,形成 “私人訂制”的“幸福故事本”。
一、書寫故事,整合體驗,構建幸福故事資源庫
書寫故事是指讓學生在故事本中寫下曾經經歷的幸福事件。書寫過往的幸福故事會起到一種治愈的作用,在書寫故事的過程中,那些零散的、微小的故事會被整合成完整的、有關聯的、系統的故事,使學生的積極體驗得到整合,比重增加。在有意識、有方向、有目的地回憶生命中幸福故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重溫曾經的感動中獲得更多的積極力量。在實踐中,筆者從積極視角設置故事主題,幫助學生學會從積極視角看待故事,掌握整合、提煉積極往事的方法,從而在書寫故事中真正獲得治愈,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故事的維度和主題
故事的主題源于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涵蓋幸福感受(情緒)、幸福關系、幸福成就與天賦、心流體驗四個方面。
1.幸福感受維度
讓學生回顧先前生活與學習中感到幸福的事情。主要設置了以下主題:(1)一件讓我感到開心快樂的事情;(2)這次經歷讓我感到很溫暖;
(3)這件事讓我感到很滿足;(4)這件事真是太有趣了;(5)在那個地方,我感到特別放松;(6)在這個地方,我的內心很安靜;(7)好懷念在()度過的日子;(8)這件事,讓我發生了改變。
2.幸福關系維度
讓學生寫下自己曾經在困難中獲得他人幫助、關心和支持的故事。主要設置了以下主題:(1)想起這件事情,我的內心是滿滿的感動;(2)他/她對我的關心鼓舞著我;(3)在這件事中,我感到了來自他們暖暖的愛與珍視;(4)在那件事中,我感悟到真誠真的是太重要了;(5)一次被()深刻理解的經歷;(6)他/她曾經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讓我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3.幸福成就與天賦維度
讓學生寫下過往生活中曾經發現的自己的天賦及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主要設置了以下主題:(1)那件事情讓我感受到自豪與驕傲;(2)這件事,讓我知道我是一個勤奮的孩子;(3)這一次,我鼓起了勇氣;這件事讓我感到特別得意;(4)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我的強大智慧;(5)你有沒有一些很小的優點,或是做過某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讓你很喜歡、很自豪?
4.心流體驗
讓學生寫下自己曾經全神貫注投入其中的往事。主要設置了以下主題:(1)在那次經歷中,時間過得太快了;(2)在那次活動中,我一點都沒感到累。
(二)學生書寫的故事舉例
筆者設計了有溫度、體現關懷的指導語,引導學生書寫自己的真實往事,構建起自己的幸福故事資源庫。
以下為主題“在那次經歷中,時間過得太快了”的引導語:同學,你好。請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放松身體。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些事情讓你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當你沉浸其中時,時間轉瞬即逝。也許你在彈奏鋼琴,也許你在繪制一幅畫,也許你在打籃球,也許……請試著回憶當初發生這件事情的情景,以文字與圖畫的方式描述清楚你看到、聽到、聞到、感覺到或是觸摸到、領悟到的東西。
學生書寫的故事如下:
題目:捉迷藏 時間: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天,哥哥來我們家做客。我們商量好去公園玩捉迷藏,我們約定我來藏、他來找。我一會兒藏在假山后,一會兒藏在大樹后,一會兒又藏在草叢后……哥哥找不到我,急得直轉圈。過了一會兒,我倆互換角色,我來找、他來藏……不一會兒的工夫,太陽落山了,我倆都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倆依舊興致勃勃,一點兒也沒感到累。捉迷藏真是太有趣了。
以下為“想起這件事情,我的內心是滿滿的感動”主題下學生書寫的故事。
題目:爸爸的背包 時間:2023年1月15日
我的爸爸在濱州上班,離家比較遠,他一般兩周才能回來一次。爸爸每次回來都要背一個大大的背包,里邊裝的都是帶給我的吃的喝的。看到爸爸背著大包的樣子,我就知道那個背包有多沉、爸爸有多累,但他還是堅持給我帶。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動。現在,只要想到爸爸的背包,我眼前就會浮現出藍天白云,背著沉重背包的爸爸和開心的我的樣子。
以下為“在那個地方,我感到特別放松”主題下學生書寫的故事。
題目:坐在床邊的姥姥 時間:2022年12月19日
我每次寫作業時,姥姥都會過來跟我說“多多寫字真好看、真好看”,然后就靜靜地坐在我旁邊。我開始寫作業,有時會停下來跟姥姥說會兒話。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感覺特別放松、安心。小小的我旁邊坐著大大的姥姥,真的很喜歡這種感覺。
以下為學生在“這件事,讓我發生了改變”主題下書寫的故事。
題目:媽媽的那句話 時間:2022年4月25日
在我三年級的某一天,老師布置了許多作業,幾乎是平時的兩倍,我寫到很晚還沒有寫完。就在我即將崩潰之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作業很多,現在還沒有寫完沒關系,只要你慢慢寫,寫一點,作業就少一點。”聽著媽媽溫暖的話語,我一下子重拾信心,又全身心投入到作業中去了。自此,我常常想起媽媽的那句話:堅持就好,做一點就少一點,總有一天會干完的。
以下為“他/她曾經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讓我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主題下學生書寫的故事。
題目:神奇的幾句話 時間:2023年1月25日
有個老師曾經跟我說過幾句簡短的話,那一瞬間讓我感到溫暖,也讓我銘記至今。在我上幼兒園時,我寫的字非常難看。爸爸媽媽常說:“你看看你寫的是什么,跟狗啃的一樣,撕了重寫。”但有一次,我的幼兒園老師說:“沒關系,你只是太小了,長大了就會寫得非常好了。你看看你寫字的樣子多認真,只要認真寫,不久后你就能寫好了。”老師的這句話我牢牢記在心中。神奇的是,在我長大的過程中,我的字真的是越來越好了。后來,我經常做這樣一個夢:小小的我身邊站著高高的老師,老師摸著我的頭。這個夢有說不出的美好。
以下是“你有沒有一些很小的優點,或是做過某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讓你很喜歡、很自豪”主題下學生書寫的故事。
題目:爺爺的手術費 時間:2023年2月23日
近幾個月來,爺爺在我家里照顧我和弟弟。突然有一天爺爺不舒服,爸爸帶爺爺去醫院檢查發現爺爺生病了,需要立刻做手術,手術費需要三萬塊錢。爸爸、媽媽和我的兩個姑姑趕緊拿出錢,結果還差幾百塊,但是爺爺的手術需要立刻交上錢,他們也沒有辦法弄到錢了。就在這個時候,我把零花錢拿了出來,有幾百塊,剛好湊齊了三萬。我非常自豪,因為我幫助家里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正文,故事本的四周還有留白,方便學生表達那些在題目之外想說的話,抒寫心中所想。
二、圖文融合,層層遞進,深挖故事細節
幸福故事本的一大特點是圖文融合。在故事書寫中,學生可以通過照片、繪畫、文字、涂鴉等多種方式來描述故事,將內心的所想所感完整真實地表達出來。這種圖文融合的書寫模式能夠彌補文字表達的不足,還原過往的美好場景,方便學生更加直白、輕松地將內隱感受傳達出來。
在實踐中,筆者重點引導學生從情緒感受、信念想法、外在行為、事件內容四個方面回憶故事的細節,幫助學生以更全面、立體、細膩的視角來感知幸福事件,覺察日常往事和偶發事件中的小幸福,找回被過濾掉的小幸福,體驗在認知層面知曉、卻從未在情感上接納的小幸福,提煉傷心往事中的積極時刻。通過多重路徑的挖掘,提升學生發現幸福的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尋找、提煉和總結生活中的小幸福,為自己的內心注入幸福力量。
以下為學生在“提煉傷心往事中的積極時刻”主題下書寫的故事。
題目:一次跳高比賽 時間:2022年4月6日
那次運動會上有跳高比賽,我很想挑戰一下自己,就報名參加了。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五點半出發,在大廣場兩根柱子之間綁上一根松緊繩,努力練習。比賽那天我輕松跳過了第一竿,后面幾竿也跳過了。再往后,我被竹竿絆倒了,膝蓋也磕傷了,只能放棄比賽。回到家后想到跳高比賽失敗,我繃不住了,撲倒在床上流下了眼淚。后來也不知什么時候我就睡著了,第二天早上才醒。不過醒來后我就一點兒都不傷心了,因為我做了一個好夢。我夢到一個魔法水晶球里面跳出來一個小魔女,對我說:“你是不是有點兒難過,快來說說有什么不高興的事?”我就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小魔女讓我閉上眼睛放松身體,深呼吸幾次,思考通過這個挫折獲得了什么。我想到自己雖然沒拿到名次,但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我一下子覺得豁然開朗,感覺從煩惱世界邁到了快樂世界,卸下了身上的包袱。這就是我傷心往事中的積極時刻。現在寫下來,感覺心里暖暖的。
此外,在提升學生幸福感的探索中,筆者將探索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構建學生的幸福故事資源庫,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能力;第二階段,在學生有足夠心理能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勇敢面對未能解決的負面事件。
在第二階段中,筆者引導學生重新梳理過往生活中一些痛苦的往事,使學生重新審視極端化、絕對化、糟糕至極等負面信念的來源,采用多樣的視角來看待這些往事。同時,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變化,及時回應,陪伴學生重新走過這段糟糕的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痛苦往事之間的聯結,將這些片段整理成有秩序、有意義、有豐富細節的故事,以客觀中立的視角來看待這些故事,認真分析和反思,真正做到與負面事件和平相處,接納負面事件中的自己。
三、反思覺察,提升發現幸福的能力
一個人在自己心中知道一件事,與從他人那里聽到這件事獲得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在故事的書寫中,筆者特別設計了一些有張力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反思。有張力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他們跳出個人和父母的視角,以更多樣的視角來看待事件,從而引發更深層次的領悟。
(一)覺察記憶方式
覺察記憶方式是指通過引導學生關注先前故事中未曾注意到的細節,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習慣于遺忘掉哪些細節,記憶并強化哪些細節,進而了解自己的記憶方式,以及這種記憶方式對現在產生的影響。
筆者設置了以下探索主題:(1)在這些主題的書寫中,哪些細節是你平常并未發現的?(2)請重新閱讀你的故事,想一想,在你的記憶中,哪些事件更容易被你記住,哪些更容易被遺忘?當你注意到自己記憶的這一特點,你有什么想說的?
以下為學生在“未發現的幸福故事細節”主題下書寫的故事。
題目:吃螃蟹 時間:2023年2月16日
在本次幸福主題的書寫中,有一次我寫的是媽媽給我買螃蟹吃的故事。經過這次書寫,我又重新回想起了新的細節,那就是當時媽媽幾乎沒有吃螃蟹,把螃蟹都留給了我。當我想到這樣的細節后,內心暖暖的,想到媽媽對我這么好,媽媽這么愛我,我真的好感動。
題目:櫻花樹下 時間:2023年2月21日
有一次我去公園里玩,那里有很多櫻花樹,風一吹,很美,很香。樹下游玩的人們都很開心。當時只覺得美,現在回想起來,感覺當時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沒有煩惱,沒有憂慮。
以下為學生在“記憶特點”主題下書寫的故事。
題目:我的記憶 時間:2023年2月25日
在我的記憶里,我感覺那些難過、遺憾的事情更容易被我記住,而那些快樂的事情卻被時間的流水沖走了。當夜晚睡不著的時候,我腦海里就會想起不開心的事。在平時的生活中,一旦我安靜下來,心中就會想起難過的事情。可能是因為我做完快樂的事情后就會接著回味這些快樂,以后我也會繼續去做那些令我快樂的事情。難過的事情發生以后,我就不會再去想那些不美好的畫面。快樂的事情已經被回味過了,所以靜下來的時候就不會再出現,而難過的事情從來沒有被回想過,就在靜下來之后出現在眼前。了解了這些后,我想對自己說:難過的事情就讓它們過去吧。
(二)反思講述方式
反思講述方式是指通過思考動人故事要素、分享相同主題故事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思考問題的路徑和方法。在探索動人故事的要素中,筆者挑選了一些特別打動人的真實故事,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故事的講述方式是如何溫暖人心的,引導學生提煉故事講述方式中“動人”的要素。
在分享相同主題的故事中,筆者引導學生發現不同人對于相似故事的不同講述方式,了解相同故事也可以有不同的講述視角,進而引導學生發現積極視角下的故事講述與消極視角下的故事講述的差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理解、記憶和講述過往故事的方式才真正塑造了我們自己”的理念,從而學會從積極的視角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本板塊設置了以下探索主題:(1)請想一想,這些故事的講述方式為何會如此溫暖我們的心?(2)想一想,怎樣的講述方式更容易讓你感受到幸福,為什么?(3)請從積極的視角書寫你經歷過的傷心往事。當寫完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與想法?(4)瀏覽你寫下的幸福關系板塊,學會用更積極的方式來表達感謝。
以下為學生在主題“講述方式”下書寫的故事。
題目:幸福的講述方式 時間:2023年3月3日
平和的文字講述方式讓我感到幸福,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很幸福,也會很感動,好像這樣的文字有魔力一樣;書上美好的畫也會讓我產生幸福感。我想了想,可能是因為寫這樣的文字、畫這樣的畫的人也有很多幸福,并把幸福分享給了我。
(三)解讀個性書寫順序
個性書寫順序是指讓學生自主排列幸福故事的題目書寫順序。通過對題目的主動選擇與排序,引導學生了解更易觸發自己的幸福事件,提煉出適合自己的獲得幸福的方法與策略,提升學生獲得幸福的能力。
本板塊設置了以下探索題目:(1)每個人的書寫題目順序都是不一樣的,請看看老師的書寫題目順序,想一想你的書寫順序意味著什么?(2)請想一想,哪些事情更容易讓你感受到幸福?在后續的生活與學習中,你準備做哪些事情來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以下為學生在“更容易感到幸福的事情”主題下書寫的故事。
題目:我的幸福 時間:2023年3月5日
我覺得吃喝玩樂更容易讓我感覺到生活的美好。不過,我看了一下其他人的故事本,發現他們可以從取得好成績、專注做一件事情中感受到幸福,我覺得我也要向這方面努力一下,不能只從吃喝玩樂中來獲得幸福。
題目:我的幸福 時間:2023年3月2日
最容易讓我感到幸福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在下雨天并且環境安靜的情況下睡覺讓我很幸福。這種時候,我感覺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沒有任何煩心事,特別放松。因此,以后我要經常查看天氣預報,在下雨天之前把事情做完,然后在下雨時睡覺。
(四)尋找幸福事件的共同點
尋找幸福事件的共同點是指引導學生按照感官體驗與自我實現體驗給自己經歷的幸福事件分類,幫助學生在短暫的感官體驗和長久的自我實現體驗中獲得平衡。
本板塊設置了以下的主題:瀏覽你寫下的所有故事,這些帶給你美好感受的故事有哪些相同點?這代表你重視什么?
題目:我的幸福 時間:2023年3月9日
我發現我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情發生時都有家人與朋友在場,這可能是因為我特別重視與他人的關系吧。最近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我眼睛上長了個癤子,老師送了我一個小禮物,我特別開心。我有好多幸福的瞬間都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中體會到的……
(五)命名幸福故事本
命名幸福故事本是指指導學生為自己的幸福故事本命名,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整合性的成長故事,為成長積累幸福資源。
在個性化的幸福故事書寫中,每個學生都是編劇、導演、演員,在書寫中演繹著獨一無二的故事。當翻開記載著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美好、勇氣和希望的幸福故事本,學生就會重新回到當初那個幸福的場景,重新體驗過往的幸福,這種幸福體驗會讓學生更為珍視生命中的美好,增強內心力量,更好地面對當下的困惑與問題。
四、正面回應,促進學生內心轉變
正面回應是指教師通過正面積極的文字對學生的書寫進行反饋,引導學生不斷向積極的方向發生轉變。正面回應的語言包括溫暖回復語和欣賞回復語兩種,溫暖回復語是指教師站在朋友的立場以充滿關心的文字為學生答疑解惑,促進學生內心的轉變;欣賞回復語是指教師站在管理者的立場以鼓勵的文字來指出學生故事中的亮點,認同學生的價值,促進學生內心的轉變。
使用正面回應語時應遵循“不評判、不指責,重引導、重感動、重陪伴,長短相兼”的回復原則。“不評判、不指責”是指以學生為本,從學生過往發生的故事、生活的背景出發來理解學生,不貿然進行道德的評判或指責。
“重引導”,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厘清自己的故事細節,把一些模糊的內容細化,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并獲得新的感受,從而豐富自己的故事,強化幸福體驗。其次,引導學生將美好故事的發生歸因于自身的努力,從而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增強學生對自身的掌控感,體驗成就感,進而提升幸福感。
“重陪伴”是指陪伴學生確認幸福,增強幸福的真實性。教師從自身的角度來幫助學生梳理清楚其幸福故事,讓學生看到幸福故事在教師眼中的模樣。新的視角能夠讓學生獲得新的體驗,增強幸福的真實性和力量。
“重感動”是指在回復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多使用溫暖、柔和、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它們更容易觸動學生的內心,增強學生的幸福體驗。
“長短相兼”是指正面回應語中有長文也要有短句。當學生書寫的故事比較輕松、歡快時,教師可用“微言微語”回應;而當一個主題結束或學生有困惑時,教師宜用長文回應,長文不僅更細致、全面,而且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陪伴者的用心。
在今后的實踐中,筆者將會繼續對“故事本”進行優化,引導學生在故事書寫中發現幸福,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苗元江,汪靜瑩,苗心. 正念與幸福的本土化研究[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2(7):16-19.
[2]王妍. 故事如何影響我們:敘事傳輸的影響機制[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3(4):53-56.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