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九如
2018年10月22日,我在武漢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中華詩詞論壇暨“聶紺弩杯”年度詩壇人物發布會時,省老年大學鷹臺詩社副社長楊采華先生對我說,縣婦幼保健院的周峰光喜愛舊體詩詞,且筆耕不輟,可吸收到縣詩詞學會。散會后,我即請人介紹她入會。加入縣詩詞學會后,周峰光的創作熱情更加高漲,詩詞質量也不斷提高,經常有作品見諸《湖北詩詞》《東坡赤壁詩詞》等詩刊和網絡平臺,還有兩首作品分獲“詩詞的力量——同心抗疫訴衷情”全國詩詞大賽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中華詩詞大賽優秀獎,成為浠水詩壇一位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前幾天,她通過微信向我發來近百首詩詞作品,并囑我品評一下。退休無事,在家讀點舊體詩詞,領略古韻之風雅,感悟語言之魅力,不失為一大快事。于是就津津有味地品賞起來。
周峰光的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有描繪山川勝景的,也有表現時代風貌的,還有抒發家國情懷的。品讀這一首首舊體詩詞,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沉浸于作品的意境之中,與作者一起傾情偉大時代,謳歌美好生活;一起暢游浠水大地,摹畫青山綠水;一起觀察社情世事,體驗人間冷暖。特別是那些感懷英雄,吟詠景物的作品,更會吸引讀者循著作者的足跡,走近抗疫前線,深入鄉村田野,共同感受抗疫戰士的堅強與赤誠、世間萬物的斑斕與多姿。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卷荊楚大地,并波及多個省市。在人民生命和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的緊急關頭,廣大醫務人員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雷厲風行,迎難而上,無所畏懼地奔赴抗疫最前線,用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感天動地、蕩氣回腸的生命贊歌。作為縣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周峰光更是親身經歷了搶救病人、與死神搏斗的驚險場面,更為真切地感受到白衣天使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英雄行為。《題壬寅年“5·12”護士節》:“拋家舍子身先外,愿作方舟濟世人”,為了救病人于水火,解患者于倒懸,他們置個人生死于度外,心甘情愿,離家別子,奔赴抗疫前線。醫者仁心,感人至深。《卜算子·阿妹親臨前線抗疫》:“怎懼狂魔世間舞,換得人間笑”,為了使山河無恙,人間有笑,白衣執甲的戰士,怎會害怕疫情肆虐、病毒猖獗?豪邁之情,動人心魄。周峰光不僅對爭分奪秒抗擊疫情、搶救生命的白衣戰士深表敬意,對那些在抗疫前線英勇獻身的醫務人員,更是倍感痛惜。請看《卜算子·辛丑清明致江城抗疫英烈》:“爾至雪紛紛,爾去春來住。已是江南柳換裝,枝折情難訴。? 細雨凈長街,有意留芳駐。怕見荒丘那朵花,許是蒼天妒。”上片寫赴漢抗疫醫務人員逆行出征、凱旋時與人們依依惜別的情景。“爾至雪紛紛,爾去春來住”,說的是白衣戰士前往江城抗疫時,正值春節期間。這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節,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取得武漢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他們凱旋時正是春回大地、冰雪消融之際。“雪紛紛”一語雙關,表面是寫天氣寒冷,實際暗喻病毒突襲而至。疫情來勢洶洶,抗疫形勢,異常嚴峻。“春來住”表面是寫冬去春來,天氣轉暖,實際暗喻抗疫初戰告捷,勝利在望。“正是江南柳換裝,枝折情難訴”。中國古代,親朋好友離別之時,有折柳枝相贈的風俗。這兩句化用“折柳贈枝”這一典故,反映人們在桃紅柳綠、萬物更新的春天,與抗疫英雄互訴衷情,難分難舍,無疑是十分貼切的。下片寫清明祭奠英烈。在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醫務人員以對人民的赤誠和對生命的敬佑,不畏艱辛,連續作戰,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極限壓力,有的甚至以身殉職,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他們的英雄事跡,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光輝名字,永遠銘刻在人民的心中。雖然時間過去兩年,但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來之際,人們仍以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英烈。“細雨凈長街,有意留芳駐”,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長長的街道被清洗得干干凈凈,空氣中彌漫著春花的芳香。悼念英烈,緬懷往事,是為了讓他們的清風美德,永留人間。然而,對抗疫英烈的思念,就像這迷蒙的煙雨,籠罩在人們的心頭。悼念者擔心看見烈士墳塋上的祭奠白花時,會控制不住傷心欲絕的悲苦離情。也許是天妒英才吧,讓這些正值青春年華、且事業有成的醫界翹楚過早離開人世。悲傷的氣氛,寄托著無盡的哀思;深切的感喟,蘊含著無比的痛惜。
周峰光思維敏捷,情感豐富,勤于觀察世間事物,善于描摹林果物件。尤為可貴的是,她在寫景狀物時,往往不滯于物,總會切合所詠之物的特點,曲盡其妙地表達人生感悟,寄寓生活情趣。請看《西江月·橘吟》:“蜜橘情留碧野,夕陽馬放南山。人間況味覓清歡,剪下風光無限。? 香霧噀空浪漫,清泉入齒甘鮮。鴻來雁去柳含煙,拾起閑心一片。”上片著重描寫橘林清靜絢麗的自然景色。初冬時節,果農開始采摘橘子。黃澄澄的蜜橘,戀戀不舍,離開四季常綠、郁郁蔥蔥的橘林。太陽漸漸西沉,一抹余輝映照著遠山近嶺,人們在果林旁邊放馬邊觀賞落日彩霞,邊放牛邊哼唱田園牧歌,盡情享受夕陽晚照的美麗風光。“人間況味覓清歡”,化用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句,意在表明人間最有滋味的就是尋找清雅閑適之樂。巧化妙用,蘊含哲理,富有詩味。“剪下風光無限”,既是擬人,又是夸張,形象鮮明,畫面開闊,將作者悠然自在、曠達樂觀的高雅情趣,展露于白箋素紙。下片寫品嘗新橘的情狀和對光陰易逝的感嘆。剝開嫩黃細薄的橘皮,一股汁水,噴濺而出。濃郁的芳香,頓時撲鼻而來,讓人饞涎欲滴。橘汁入口,更似清泉在齒舌間流淌,酸甜香蜜,鮮美宜人。最后兩句,虛實結合,即景抒情:雖然橙黃橘綠之時,是一年當中最令人留戀的季節,然鴻來雁去,日月如梭,美好的時光,如過眼煙云,倏忽即逝。我們應學會忙里偷閑,撫平煩躁的心靈,擁抱甜蜜的生活。如此結尾,前后相繼,上下呼應,既有照徹全篇之妙,又給人以啟迪和遐想。《卜算子·算盤》一詞,則描寫了算盤由受人熱寵到遭人冷落的情形:“五指動乾坤,一撥陰陽曉。春去秋來年復年,黑白常顛倒。 寂寂臥深宮,結網蛛環繞。落盡浮塵又一更,止水微瀾少。”算盤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曾是世界上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如今,隨著電子計算器的普遍使用,運用算盤計數運算的情況越來越少,算盤逐漸消失于日常生活之中。此詞巧言切狀,體物細微,通過對算盤由興轉衰,由熱到冷的描述,揭示了算盤隨遇而安、沉穩冷靜的品性,讓人從中窺見到作者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的人生態度。
萬紫千紅的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喜歡歌詠的對象。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描寫的是春天原野和月夜花林之景色。丹青圣手,信筆涂畫,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韓愈《題榴花》中“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則通過寫景狀物、委婉表達了懷才不遇的孤獨之感。作為一位熱愛生活、性情高雅、且工詩善詞的現代女性,周峰光對名花異卉,更是情有獨鐘。其詩詞作品中,詠花遣興之篇,為數不少。《杜鵑花》:“子規喚醒山河動,片片殷紅映日來”,觀花思杜宇,觸景生幽情。在作者的心目中,杜鵑花不僅僅是閃爍于山野、裝點于園林的觀賞之物,更是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的象征之品。《浣溪沙·臘梅》:“不與百花爭秀艷,且從三徑競孤標”,以對仗工整之句,融典于無痕之中,借以贊頌臘梅無意爭春、一枝獨秀的風姿和遺世獨立、隱逸孤清的神韻。而對淡雅素潔的荷花,周峰光更是潑墨渲染,傾情其中。請看《青玉案·湖上賞芙蓉》:“殷勤顧盼千姿俏,盡興處,思猶繞。荷葉田田香未了,水清花麗,蕩舟風裊,怕惹鴛鴦惱。? 露珠閃爍蛙聲噪,綠水悠悠白波渺,不染塵污人亦好。愛蓮曾記,我家祖考。千古真師表。”上片寫景狀物,栩栩如生。用“殷勤顧盼”四字形容亭亭玉立的芙蓉,可以說是形神兼備,妙趣橫生。淡淡一筆,就將芙蓉中通外直、不枝不蔓的身姿和左顧右盼、相互扶持的形態,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來。“千姿俏”,則進一步凸顯了芙蓉嫻靜多姿、千嬌百媚的靈巧與秀麗。芙蓉這種輕盈柔美、流風回雪的姿態,怎不令游客意興難盡,思緒纏綿。于是,縱眼四望,繼續饒有興致地觀賞蓮荷水韻:寬闊的湖面上,青翠欲滴的接天蓮葉,一望無際,隨風招展的鮮艷紅蕖,清香四溢。一葉小船,迎著拂面清風,蕩開蛇行回旋的水波,悄無聲息,劃過田田荷葉、艷艷蓮花之叢,絲毫沒有驚動引頸擊水的鴛鴦。綠荷紅蓮,碧波蘭舟,加上戲水鴛鴦,一幅有色有聲、生動活潑的湖鄉美景圖,躍然眼前。下片觀景寄意,思遠懷人。寬闊碩大的荷葉上,閃爍著晶瑩剔透的露珠;空寂曠遠的湖區,響起陣陣蛙聲;澄澈明凈的湖水,橫無際涯,浩浩蕩蕩。“不染塵埃人亦好”,寄慨寓情,意味深長:只要人們像芙蓉那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會成為脫塵出俗、志行高潔的雅士。“愛蓮曾記,我家祖考。千古真師表”,引經據典,自然親切。北宋文學家、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是一篇托物言志、以蓮自喻的不朽佳作。千百年來,傳誦不衰。先生為官正直,潔身自愛,是胸懷坦蕩、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設堂講學,著書明道,是宋明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這首詞語言清新,意境悠遠,作者通過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展示了芙蓉的柔美風姿和湖區的秀麗景色,表現了蓮花清逸超群的美德和嵚崎磊落的風范,表達了作者對芙蓉清操素節的贊賞與欽佩,對先賢道德文章的仰慕與向往。
周峰光蘭心蕙質,多情善感,其感事詠物作品中,有不少蘊藉含蓄、婉約嫻雅之篇,值得我們細心品賞。希望周峰光繼續深耕吟苑沃土,厚植詩詞根基,用手中生花之筆,寫出更多立意新穎、格調高遠、物情交融的優秀作品。
(作者系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理事、黃岡市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浠水縣詩詞學會原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