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三萬里黃河奔騰入海流,五千仞華山高聳入云霄,八千里瀚海精衛銜石斗蒼茫。這里是九州大地,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生長的地方,這里有壯闊的山河,有悠久的歷史,有燦爛的文明,更有英雄的脊梁……
“山河千古在。”游歷五岳,我傾倒于東岳泰山之壯美,驚奇于西岳華山之瑰麗,仰慕于南岳衡山之秀美,感嘆于北岳恒山之巍峨,震撼于中岳嵩山之雄偉。不光這山令人流連,還有這水,浩浩湯湯的長江,澎湃洶涌的黃河,向著大洋奔去,那是我們魂牽夢繞之處,是中華文明的誕生地。
翻開歷史的畫卷,我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領略了魏晉時期的昂揚風骨,體味了唐宋時期的清明盛世,感受了明清時期的風云激蕩。從五四時期的意氣風發到新時代的開拓進取,我們穿梭于不同的時代,卻感受著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我們和李白一起窺見古老的巴蜀文明;“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我們和杜甫一起登高遠眺,為流離的百姓哀傷悲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們和蘇軾一起在雨中漫步,感受那“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我們也和陳獨秀、李大釗一起艱辛探索,為積貧積弱的中國找尋出路……魯迅曾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正是因為這些脊梁的存在,才有了如今這繁花似錦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