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去年8月,我所乘的客輪離開以色列向西駛入遼闊的地中海,闖入詩人張若虛筆下的詩情畫意。
在流火的七月里,我沐浴了尼羅河畔的熱風,撫摸了金字塔的滄桑,體味了耶路撒冷的沉重,聆聽了約旦河谷的空寂,可謂了卻了訪古探幽一大宿愿。令我喜出望外的是,耶路撒冷的朋友又饋贈一張船票,可在地中海上閑游幾日,踏訪著名島嶼——克里特。雖然中學讀過世界古代史,但早已模模糊糊了。何況少年讀史,閱歷淺,不大容易讀進去。現在突然要進入古希臘文明的搖籃里去探訪,興奮當不在話下,但也頓恨自己的學識淺薄。
經過43個小時不間斷的航行,客輪終于抵達停泊地克里特島。行前我對克里特島多少知道一點,它被史書稱為古希臘文明的源頭。大約在四五千年前,也就是差不多我國堯舜禹時期,那里已進入青銅器時代,古希臘人已會用青銅制造精美的雙面斧、短劍和飾品。制陶已會應用輪旋法,陶器造型和繪圖均很美。
克里特是希臘最大的島嶼,有8260平方公里,位于希臘本土和西亞大陸之間,乃亞洲進入歐洲的海上門戶。我們停泊的港口叫伊拉克利翁,從那里登岸,為的是去參觀“迷宮”——克諾索斯王宮廢墟。
希臘神話里有這樣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遠古時有一個名叫米諾斯的國王在克里特島上建造了一座迷宮,廊道迂回,宮室交錯,陌生人進去了就出不來。國王在迷宮深處養了一頭人身牛首的怪獸,傳說是王后與神牛所生。怪獸吃人,國王命令雅典每9年貢獻7對青年男女。到第4次進貢時,雅典國王愛琴的兒子特修斯出于義憤,決定隨船到克里特島,伺機為民除害。他與父親約定,去時船上掛黑帆,回來時,倘若成功了,便改掛白帆。
特修斯王子上島后,被米諾斯國王的女兒愛上了。她送給他一把劍和一團線。特修斯把線頭系在迷宮門上,七拐八彎地走向深處,最后殺了那頭怪獸,又循線逃了出來,帶著公主返回雅典。他太高興了,竟忘了把黑帆換成白帆,心急如焚的愛琴王遠遠望見黑帆高懸,以為愛子此去無歸,便跳海自殺了。從此,這個海被人稱為愛琴海。
記得少年時讀希臘神話故事,仿佛透過浮動繚繞的煙波,窺見虛無縹緲的神山仙島上,有一群以宙斯為首的大神及其家室,在那里祭祀、歌唱、戀愛或與惡魔爭斗。故事雖然壯麗動人,但總覺得那是“人家神仙”的事,哪有玉皇大帝與孫悟空斗法來得親切。
再說迷宮,故事總歸是故事,哪會真有這樣的事呢?可是現在,導游明明指著眼前的一大片廢墟說: “這就是迷宮!”
這片廢墟,是十九世紀末一些西方考古學家挖掘出來的,學者中最有名的是英國的阿圖爾·伊文思。吸引他到這個島上來的就是上面講的迷宮的故事。他堅信迷宮就是克諾索斯王宮,應該有跡可尋。他成功了,神話一下子有了出處,古希臘文明也頓時抖掉了幾千年的塵埃,以前所未有的清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個王宮占地2.2萬平方米。隨導游往里走時,可見周圍全是用巨石砌成的屋基,下面還有地下室。有的地窖里還放著陶制大缸和酒壇。保存較好的樓房,現在還可拾階而上。當你撫著紅色的圓形石欄,欣賞殘留的色彩鮮艷的壁畫時,當你望著曲曲折折的廊道,置身層層疊疊的樓宇中時,不難理解它的“迷宮”別稱。令人感興趣的是,宮殿墻壁上果然有斗牛圖,并且還出土了一個鑲著寶石的、犄角鍍金的公牛頭,更使人產生了對迷宮的聯想。
據考證,這個宮殿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形成,其后的興衰更替,已無史料可尋。從這個神奇的地方走過,是我更加強烈地感受到“天涯處處有芳草”的哲理。世界古文明,是勞動人民在漫長的年代里創造的。
下午3點我們到克里特島觀光。大概時間有限,沒有安排參觀名勝古跡,只是到小鎮上閑逛,隨便走走看看。
沿海濱散步,對著夕陽留影,我首先感嘆的是海水的凈潔。遠望蔚藍一片,近看清澈見底。不見一只飄浮的礦泉水瓶,不見一個丟棄的冰淇淋盒。在碼頭石階旁的淺水里,成群的小魚游來飄去,自由自在。
白色是小鎮房屋的特點,有的小巷連地上也漆成白色。小店林立,出售小工藝品、首飾、書畫和衣服等。店主從不叫賣,隨你瀏覽翻看。擺在門口的明信畫片,也沒有人看守,一任你挑選,選中了拿進去付錢。這里不興討價還價,標明多少就是多少。買賣不成,沒有白眼;買賣成了,他一定替你包裝好,附上電腦打的付款單,連帶一聲“謝謝”。
這里最有特色的,是街上的露天酒吧和咖啡館。夜幕降臨,或拉幾串彩燈,或點幾支蠟燭,讓遠方來的游客在樹蔭下品茗小酌。面對大海,清風徐來,皓月當空,輕語低笑。遠去了人間的喧囂。隔絕了車馬的熱鬧,舊友新朋咖啡一杯,隨便聊聊,真是人間一大快事。
坐夠了,再到人群川流不息的小巷里走走,隨著世界各國的旅客逛商店,尋覓買得起的富有當地特色的小紀念品,也很有情趣。我走累了,便在一家小鋪門口的凳子上歇腳,店主和善地同我打招呼。我問他生意可好,他笑答不錯。當他知道我是中國人時,先是驚訝,馬上又顯得更加友善。
從小鎮往回走,山上燈光層層,海中月光粼粼,我忽然領會到了旅游的真諦。克里特給我的,并不是什么珍貴的實物和人文景觀,而是潔凈的海水、恬靜的環境、愜意的氛圍,還有那一輪明月。明月處處有,但照在這潔白無瑕、如詩如畫的小島上,分外皎潔。出來旅游的人,最渴望的便是這樣的境界。如果在月光下散步,感受著清風明月,自然陶醉于蘇東坡的名句:“耳得之為聲,目遇之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這是多么愜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