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
在浙江省、湖州市兩級印發的《關于加開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均明確提出要“推動市級慈善總會和有條件的縣級慈善總會轉型成為樞紐型、服務型、行業性慈善組織,履行慈善行業組織職能”。打通慈善資源的供需鏈以提升輻射力、拓展慈善幫扶的覆蓋面以提升承載力、營造慈善文化的共同體以提升生命力,向樞紐型、服務型、行業性慈善組織的積極轉型,是南潯區慈善總會進一步推動自身發展的方向、深度融入社會治理的抓手、有效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徑。
近年來,南潯區慈善總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慈善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黨建引領發展的態勢更明朗,慈善助力共富的基礎更扎實,普惠精準助困的舉措更有力,善行南潯品牌的內涵更豐富。2018-2022五年間,累計募集慈善資金4.22億元(其中2021年慈善資金總收入首度突破億元大關達1.35億,2022年繼續保持億元級別),累計支出幫扶資金2.41億元,累計受益群眾超24萬人次,在拓寬募捐渠道、服務困難群眾、弘揚慈善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進步。
一、融合聯動,做統籌慈善資源的樞紐
鏈接者
最廣泛的社會愛心力量在基層慈善,要充分發揮慈善總會在實現慈善資源的集中共享、供需對接、整合協調等方面的統籌樞紐作用,打通慈善資源的多向流動鏈,提升慈善事業的輻射力和有效性。
(一)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
南潯區慈善事業的高質量、長足性發展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和有力推動。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我區慈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多次作出批示;區四套班子領導連年全體參加“慈善一日捐”動員大會,各鎮(街道)黨委政府領導親自部署、組織實施募捐方案;區委“5912”工作體系將“慈善助力共同富裕”列入其中,由區委書記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并聽取重點工作匯報;全民慈善文化弘揚工程作為南潯區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樣本35個重點打造的標志性項目之一重點推進……從2018-2020年“低收入群眾三年奔小康”慈善專項募捐到2021年以來的慈善助力共同富裕專項基金,南潯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慈善事業作為加強社會建設、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來抓,為我區慈善事業的發展釋放了活力、凝聚了合力、增添了動力。
(二)搭建區、鎮(街道)、村三級慈善網
按照慈善組織網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發展目標,目前我區十個鄉鎮(街道)均成立慈善分會、242個行政村(社區)全部設立慈善工作站,實現了三級慈善網的全覆蓋,形成了三級聯動的慈善工作機制,有效推進各項慈善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有力推動各鎮(街道)分會建立特色基金,目前已實現“黨員關愛基金”全覆蓋;按照全市深入推進基層慈善基金(機構)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要求,扎實推進,目前已有112個村創建了20萬以上的村級慈善幫扶基金;“遼西慈善關愛基金”作為我區由愛心人士自主籌建的首個村級慈善冠名基金,進一步拓展了村幫基金的內容和形式。
(三)深化多部門合作聯動
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業務聯系,以實現資源互補、合作共贏。與區發改經信局等部門聯合組織發動,四年來先后動員167家愛心企業累計捐贈款物2060.86萬元定向廣安;聯合政法委、民政局、衛健局、公安分局等多個部門聯手打造實施的涉及18個項目的“慈善+”助力共同富裕方案全面推進;與南潯銀行等43個金融網點設置愛心捐贈箱,在全市首條免費公交線路上設置慈善捐贈箱,進一步實現了慈善力量與多領域的互動銜接。
二、創新延展,做多元慈善項目的服務
傳遞者
最真切的受助群體需求在基層慈善,要充分發揮慈善總會在回應群眾需求、培育多元慈善項目、縱深拓展慈善服務的深入度和覆蓋面等方面的領頭擔當作用,提升慈善事業的承載力和切實性。
(一)固本——織密兜底型幫扶網絡
從城鄉居民困難人員專項醫療救助到臨困家庭關懷慰問項目,從為低收入群眾購買意外險到為全區困難家庭婦女投?!芭园部当kU”,從“學無憂”助學工程補齊低收入家庭就學短板到“教有伴”小書房陪伴行動……圍繞助困、助學、助醫、助老、助殘五大幫扶板塊,不斷實施對低收入群體持續、深入的救助,通過物質精神雙幫扶切實提高了低收入群眾的生活水平,確保在小康路上、共富路上不丟一人,不落一戶。
(二)創新——開拓發展型幫扶領域
低收入家庭“生活標配3+1”慈善捐贈行動為困難家庭按需捐贈四種基本家電;“‘白內障光明行動”為更多老年患者免去經濟困擾、解除病痛、重見光明;“司法救助共富基金”對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但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的當事人開展輔助性救助措施;“交通事故亡故精神撫慰項目”向因交通事故亡故但無法獲得法定足額賠償的受害人發放精神慰問金等等。南潯區慈善總會始終致力于創新性培育多元慈善項目,不斷拓寬幫扶領域,打造“物質+服務+精神”的全方位幫扶體系。
(三)升級——探索造血型幫扶路徑
按照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總要求,強化“輸血型”救助與“造血型”幫扶相結合,在深化實施打造造血型湖羊養殖項目“金名片”的基礎上,率先出臺實施《南潯區慈善造血型幫扶基地實施辦法》,進一步鼓勵、創新和規范各具優勢特色的造血型幫扶基地的開發、創建和運營,爭取到2025年實現鎮街全覆蓋,為更多的困難人員、殘疾人提供便利的就業機會以促進增收,提升困難群眾自我救助和自我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自強引領,做優化慈善生態的行業
倡導者
最貼近的慈善文化傳播在基層慈善,要充分發揮慈善總會在堅持依法行善、打造陽光慈善、選樹慈善典型、弘揚慈善文化等方面的標桿引領作用,提升慈善事業的生命力和感染性。
(一)加強自身標桿建設
制定實施《南潯區慈善總會各鎮(街道)慈善分會資金管理辦法》《南潯區慈善助力共同富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一級法人 三級管理”工作體系,嚴格執行資金管理審批制度;修訂完善《章程》《南潯區慈善總會救助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出臺《南潯區慈善總會“三大一重”集體決策制度》等內部管理辦法,確保各項工作有規可循;依托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積極公開信息、公示資金動態,在自覺接受民政、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和全社會的外部監督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第三方審計和自律自糾自查的內部審計工作,切實以良好的公信力塑造陽光慈善的標桿,贏得社會的信任和支持。
(二)引領行業規范發展
積極協助區委、區政府推動《南潯慈善獎評選辦法》《加快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辦法》等本土慈善相關政策文件的制定出臺,為進一步規范南潯慈善活動、推動南潯慈善事業發展提出具有實踐性的意見建議。向為我區慈善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83家企業(基金會)和個人授予“水晶晶南潯慈善之星”稱號,通過表彰先進典型、聘任慈善大使、發揮榜樣力量,帶動社會各界參與、支持慈善事業的熱情,激發出南潯慈善行業不斷發展的活力。我會獲評“2021年度浙江省品牌社會組織”“5A級社會組織”,“病有助”等項目和多家理事單位先后獲得“浙江慈善獎”。
(三)深化慈善文化宣傳
2022年9月8日,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來潯調研慈善文化建設工作并給予高度評價。南潯慈善文化公園建設項目在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動下,已完成高標準設計,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打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潯慈善文化脈絡,寓教于樂傳播慈善精神,開展公益活動的地標性區域,成為全區首個慈善文化主題公園。以開通的南潯首個集慈善捐贈、救助申請、項目發布和信息公開的線上慈善綜合服務平臺為著力點,系統性謀劃、多元化展開慈善文化宣傳,實現“時時看慈善、時時做慈善”。持續推進慈善文化“六進”,在企業、學校、村部等多領域積極創建慈善文化實踐(示范)基地112個,成為傳播慈善好聲音的有力陣地。
向樞紐型、服務型、行業性慈善組織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既要立足當下,又要深謀遠慮,既要創新開拓,又要久久為功。對標轉型,南潯區慈善總會將始終秉持“依法行善,精準施善,公開亮善,創新拓善,奉獻樂善”的宗旨,守正創新、勠力同行,不斷推動我區慈善事業的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繼續深化黨政推動、社會參與、總會實施的慈善工作推進機制。慈善工作的持續發展和重點推進要緊密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充分發揮廣泛聯系社會各界愛心力量的優勢,致力于踐行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積極融入到共同富裕建設和社會治理的進程中,勇于擔當、有為有位。
二是繼續深化覆蓋面廣、長效性強、影響力大的慈善品牌項目機制。從廣泛了解需求,到精準對接服務,再到定期回訪提升,慈善品牌項目的培育和發展要堅持以受助群體需求為中心,實現慈善幫扶與政府救助的緊密銜接;要堅持“輸血型”和“造血型”相結合,實現慈善幫扶與扶智扶志的緊密銜接;要堅持高效率高質量,實現慈善幫扶與美好生活向往的緊密銜接。
三是繼續深化運作規范、綜合服務、創新發展的立體慈善網絡機制。充分發揮慈善總會領頭雁作用,縱向推動慈善工作條線的通暢,圍繞慈善項目政策定期對分會和工作站開展宣講培訓活動,繼續推進村幫基金創建;橫向推動慈善事業在學校、企業等不同行業的發展壯大,推進慈善文化基地建設;多向聯動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通過資源鏈接、能力支持等方式,選樹一批具有創新引領性的慈善志愿服務項目,實現共融發展。
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南潯區慈善總會將不斷踐行“現代大慈善”新理念,不斷融入“第三次分配”新格局,不斷實現“助力共同富?!毙掳l展,不斷展現“善行南潯”新作為,以更寬廣的募集渠道、更精準的幫扶項目、更濃厚的慈善氛圍、更高效的組織建設,持續推動我區慈善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水晶晶南潯“高質量打造美麗繁華新江南,高水平建設美好生活新家園”建設貢獻慈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