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畢國宏 北京天壇藥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法規,黨的二十大也明確提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醫藥制造企業陸續出臺了相關管理辦法,強化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財務管理。將科技成果轉化在會計系統中準確、完整地進行反映是成果轉化后的財務管理重點,同時也是工作核心。財務部門應普遍提高認識,建立激勵技術人員成果轉化應用的獎勵機制,激發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醫藥制造企業職務科技成果是指,承擔企業研發項目或利用企業的物質技術、人力及其他資源所完成的職務技術成果及平臺體系建設,企業對其擁有完全或部分知識產權。醫藥制造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企業生產水平和市場銷售份額,對職務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品種、新材料以及技術服務且轉化為收入的活動。
醫藥制造企業鼓勵成果完成人(項目組)進行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實施科學和規范管理,合理分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所取得的收入,獎勵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組織和個人。
增值稅。享受主體為: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即《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中“轉讓技術”“研發服務”范圍內的業務活動;技術咨詢,是指就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查、分析評價報告等業務活動。與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即轉讓方(或者受托方)根據技術轉讓或者開發合同的規定,為幫助受讓方(或者委托方)掌握所轉讓(或者委托開發)的技術,而提供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且這部分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的價款與技術轉讓或者技術開發的價款應當在同一張發票上開具。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附件3《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下列項目免征增值稅: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政策解析: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都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享受的主體及條件:享受優惠的技術轉讓主體是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居民企業。
技術轉讓的范圍包括:專利(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藥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
技術轉讓,指居民企業轉讓其擁有上述范圍內技術的所有權,5年以上(含5年)全球獨占許可使用權。企業轉讓符合條件的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的技術,限于其擁有所有權的技術。技術所有權的權屬由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其中,專利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權屬;國防專利由總裝備部確定權屬;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由國家版權局確定權屬;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權屬;植物新品種權由農業部確定權屬;生物醫藥新品種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確定權屬。
技術轉讓應簽訂技術轉讓合同。其中,境內的技術轉讓須經省級以上(含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登記,跨境技術轉讓須經省級以上(含省級)商務部門認定登記。
企業或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境內居民企業,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權的,企業或個人可選擇繼續按現行有關稅收政策執行,也可選擇適用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政策解析:不同的科技成果轉化方式,所適用的所得稅政策是不一樣的。如果科技成果轉化發生了技術轉讓,則適用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如果被投資企業全部以股權支付,則可以享受遞延納稅;如果科技成果轉化未發生技術轉讓,則沒有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只有被投資企業全部以股權支付時,可以享受遞延納稅。
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密切協作,共同做好成果轉化確認工作。
醫藥制造企業財務部門、研發及銷售部門等對成果轉化進行審查和跟蹤,未經同意,企業研發項目組或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簽訂科技成果轉讓、技術服務及技術咨詢合同。科技成果轉讓合同的訂立須經銷售和財務部門審核后生效,并按照《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及時到屬地科技主管部門登記備案,取得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證明。
同時,醫藥制造企業研發部門負責企業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職務科技成果發布和需求信息的搜集與溝通,負責組織企業相關部門或者成果完成人(項目組)開展成果轉化活動,財務部門做好以科技成果轉化獲得效益或收益的管理等工作。
做好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確認和分配工作。
醫藥制造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所取得收益納入財務統一核算管理,并按照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進行收益分配。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主要依據科研人員的職務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和實施情況,按企業獎勵制度執行。通過對項目成果綜合評估后,給予成果轉化項目投產后連續三至五年,每年從成果轉化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現金獎勵;技術咨詢及技術服務應用轉化后,每年從技術咨詢及技術服務轉化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現金獎勵。具體方式按照項目組成員在成果轉化過程負擔的工作量進行分配,在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中作出主要貢獻人員,獲得現金獎勵份額不低于獎勵總額的50%,項目組長有權進行項目獎勵分配方案制定和實施分配。
同時,為建立創新研發技術平臺,根據項目成果情況,對職務科技成果自主實施轉化;企業可視情況提供一定的場地、設備等資源進行支持,轉化成果所獲得的收益按照上述現金獎勵方式與企業進行利益分配。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中獲得的現金獎勵,由人力資源部門核定獎勵金額,財務部門統一年終發放,并依法扣繳個人所得稅款。
充分享受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醫藥制造企業財務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稅收政策,充分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各項優惠政策,并督促業務部門將科技成果轉化合同及時到屬地科技主管部門登記并被認定為技術合同,要取得認定登記證明。同時要享受對科研人員給予的現金獎勵,不受核定績效工資總量限制的優惠政策,便于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
厘清科技成果轉化涉及風險防范事項及應對措施。
虛假申報防范。對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中弄虛作假,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按照企業相關規定,視影響大小和損失情況進行處罰和賠償。
保密性防范。醫藥制造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會涉及知識產權保密的相關管理規定,對泄露技術秘密、擅自轉讓、變相轉讓院屬企業技術成果,或者以技術指導等其他方式損害醫藥制造企業知識產權權益的,醫藥制造企業將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追究法律責任。
明確收益分配的特例事項。成果完成人(項目組)之間的收益分配由項目主持人確定,參與成果轉化科研項目人員自離職或退休之日起,不再分配所參與項目的現金獎勵。
以醫藥制造企業作為主要的科技活動主體,必須要依托國家,圍繞市場經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產研結合,完善可行且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同時不斷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后的財務管理,促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進而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更好地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