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楠


班級防疫小衛士
通過紅外溫度傳感器,將被測量者的體溫實時顯示在屏幕上。如果體溫超過正常值,它會立刻發出警報。消毒劑的噴嘴下裝有超聲波傳感器,當手進入感應區域內,馬達就會帶動線軸拉動杠桿,免洗消毒液就被擠到手里啦!
姓名:謝一涵
學校:淮北市第三實驗小學
中隊:六(2)中隊
主要榮譽:2020年度“安徽省優秀少先隊員”、2021年度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每一棵青蔥小樹的成長,都源于一粒不起眼的種子。
謝一涵成長的種子,來自一次科技參觀活動。那次活動中,他被展臺上功能各異的機器人深深震撼了。它們有的能說話、會思考,有的可以獨立完成復雜的任務,“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那一刻,謝一涵眼中閃爍著向往的小星星。參觀結束后,他默默在心中種下了科技創新的種子:“我要當一名紅領巾小創客,長大后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打埋下理想的種子,謝一涵一路小心翼翼地呵護它成長。
課余時間,也許其他孩子還在期待新動畫、新玩具,謝一涵卻找到了自己的樂趣——把舊玩具拆卸成一個個小零件,再組裝成新“建筑”、新“車輛”。經過不斷探索和嘗試,一個個科創小發明在謝一涵手中誕生了。他心中理想的種子,也正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全國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攜手筑牢了防疫的“安全墻”。細心的謝一涵發現,每次入校前,老師會站在校門口,用體溫槍為每位同學測量體溫,還不時彎下腰來用消毒液擦手,確保消毒徹底。
“能不能發明一種裝置,既能智能測溫,又能自動擠出消毒液呢?”這個念頭,督促著謝一涵開動腦筋、動手創造。
說干就干,謝一涵鋪開畫紙,將心中的構想繪成設計圖,隨后找來合適的零件,拼出作品的雛形。不過,要想讓機器變“聰明”,還離不開復雜的編程代碼。那段時間,謝一涵一有空就寫代碼、做測試。
“有一串關于機器臂的代碼,我怎么寫都不對,失敗了很多次。”謝一涵回憶,“那滋味,真是不好受!”可一想到自己的科技創新夢,他還是倔強地反復嘗試。
謝一涵一連奮戰了五天,當機器按照預設指令準確地完成一系列動作時,他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小發明誕生后,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更榮獲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我還想為這項發明增加人臉識別和手機提醒功能,這樣它就能應用在更多場合,服務更多人。”謝一涵又為自己定下了新目標。這名仰望星空、熱愛探索的小小少年,正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勤奮實踐,努力繪就夢想的美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