珹葆

水之所以能洗干凈東西,是因為水能把污垢帶走。這跟河流能把漂浮在水面上的木頭沖走是一個道理。
如果我們把沾滿油污的雙手放在水龍頭下,任由自來水沖洗,并不揉搓,那手會不會變干凈呢?大概沒有人會這么做,因為這樣洗并不能把手洗干凈。我們洗手的時候,會習慣性地揉搓雙手,之后弄臟的手就洗干凈了。我們?yōu)槭裁匆啻觌p手呢?當然是為了把手上的油污揉搓掉。
用水洗衣服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把衣服放進水里是洗不干凈的,需要用手揉搓,或是用洗衣刷刷洗才行。經過揉搓或刷洗,臟衣服上面的污垢就會被搓掉,就跟用橡皮擦把寫錯的字擦掉一樣。污垢離開衣料,落進水里,就只能被水帶走了。

我們講到如何洗衣服時,把一個非常重要的小幫手給忘記了,那就是污垢的克星—— 肥皂。
在我們洗手、洗澡和洗衣服的時候,肥皂簡直不可或缺。離開了肥皂的幫助,我們什么都洗不干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污垢和塵灰,煙炱(tái)就是其中一種。煙炱是一種碳顆粒,個頭非常微小。煙炱顆粒的邊緣參差不齊,能牢固地黏附在其他物體的表面上。這種小顆粒如果落在皮膚的褶皺里,通常很難弄出來。
幸運的是,我們有肥皂這個小幫手,可以把這些小顆粒清洗得干干凈凈。
肥皂會朝煙炱顆粒撲過去,拖住它們,然后將它們拉出皮膚褶皺。

大家知道起泡豐富的肥皂更好用一些,因為肥皂去污的本領都藏在豐富的泡沫里。
我們可以把肥皂放在手里揉搓,直到手上出現豐富的泡沫,然后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泡沫都由小肥皂泡組成,最外面是一層水膜,里面包裹著小空氣球。這些肥皂泡就是抓捕煙炱顆粒的小功臣。煙炱顆粒被抓出皮膚褶皺后,很容易就可以被水沖走。
當然了,肥皂泡可不只為我們工作,它們還能變成色彩斑斕的大泡泡,給小朋友們帶來很多快樂。
人之所以要喝水,是因為離開水,人就活不了。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約占成年人體重的60%—70%,人的血液中大部分的物質都是水分,肌肉、肺、大腦等器官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反過來說,人體的各種器官和組織都需要水分的滋養(yǎng),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
人只要活著,就需要通過不停地喝水來補充水分,因為人體內的水分在不斷地流失:天冷的時候,嘴巴里呼出的白氣是水分;天熱的時候,身上流出的汗液是水分;上廁所時,排出的尿液是水分…… 總之,人時時刻刻都在流失水分,因此需要不停地補充水分。
人可以通過喝水、吃食物和機體內生水來獲取水分。喝水可以通過飲用白水、茶水和飲料等途徑實現。水分也可以通過吃食物的方式攝取,原因在于我們日常吃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我們蒸、燉、煮、炒的菜肴里也含有很多水分。因此,我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水分。
機體內生水是指三大產能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分,這也是機體獲得水分的途徑之一。

在露營結束的時候,大家都會記得把篝火熄滅。如果篝火依然很旺盛,它就沒法自動熄滅,我們就得朝它潑上幾桶水。小朋友們有沒有想過,水為什么能夠把火滅掉呢?
這是因為火只有在空氣中才能燃燒起來,在水里是無法燃燒的。水之所以能滅火,是因為水就像一個罩子一樣,把火跟空氣隔絕開了。沒有了空氣,火自然就著不起來了。


1. 帶電火災不能用水直接撲滅。因為水可能會觸電或者對電氣設備造成極大損害。我們應選用磷酸銨鹽等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帶電火。
2. 油脂類、酒精類火災。因為油、酒精比水輕,用水撲,油、酒精會浮在水面上,增大燃燒面積從而增加損失。撲滅油脂類、酒精類火災,應采用空氣隔離法,用物體迅速將燃燒物體蓋住,以達到隔離空氣的效果。
3. 遇到氣體燃燒的火災時,一般應選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滅火。
4. 遇到金屬類火災時,一般應用干沙或者泥土將其覆蓋。
5. 可燃粉塵火災,如面粉、鋁粉、糖粉、煤粉等火災,也不能用水撲滅,以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 儲存有大量硫酸、濃硝酸、鹽酸等物品的場所發(fā)生火災時,不能用水撲救。

表面上看起來,水很平靜,一副溫和無害的樣子。實際上,水會像炸藥一樣爆炸,而且威力比炸藥大得多。
蘇聯(lián)某地曾發(fā)生過水爆炸事故,結果導致一棟五層高的大樓被摧毀,幾十個人失去了生命。
原來,這棟大樓的底層安裝了一個大鍋爐,里面能容納特別多的水。這些水經過加熱,會沸騰起來,產生大量水蒸氣,用來給蒸汽機提供動力。有一次,鍋爐工忘記往鍋爐里加水了,然后把鍋爐燒熱了。鍋爐里原有的少量存水很快就全都蒸發(fā)完了,可爐子還在加熱,鍋爐壁被燒得通紅。粗心的鍋爐工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一下子就把冷水灌進了燒紅的鍋爐里。冷水一接觸到燒紅的鍋爐壁,立刻變成水蒸氣。結果,鍋爐被源源不斷的水蒸氣充滿,就像一個被充了過多氣體的氣球,“砰”的一聲爆炸了。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水會發(fā)生爆炸,那把水變成冰,固定下來,不就不會發(fā)生爆炸了嗎?”
這句話說對了一半,水變成冰以后,確實固定了,我們稱之為固態(tài)水。但是,固態(tài)的水也會發(fā)生爆炸,有時甚至能把整座山都炸毀。
秋季多雨的時候,很多雨水會順著巖石縫隙流進山體。到了冬天,這些水就會凝結成冰。可是,冰的身體要比水大一些,需要更大的空間。為了獲取足夠多的空間,冰會不斷擠壓旁邊的巖石。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再堅硬的石頭也會崩裂開。
在天寒地凍的北方冬天,很多人家的自來水管會爆裂也是同樣的原因。有些人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寒流到來之前,把自來水管用保暖的材料包裹起來,不讓里面的水變成冰,自然就不會發(fā)生水管爆裂的事情了。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說是因為地板不像冰面那么平整堅硬,穿冰鞋滑不起來。那如果在地上鋪光滑堅硬的大理石板,是不是就可以滑冰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在冰面上滑冰的時候,在冰刀的作用下,冰面會稍微融化,產生一層薄薄的水層。這層薄薄的水就像潤滑劑一樣,讓冰刀和冰面之間的摩擦力減小,我們滑行起來因此會更加順暢。
基于同樣的原因,冰川才能從雪山上滑落下來。重壓之下的冰川底部會部分融化,然后順著山坡滑下來,就跟小朋友們穿著冰鞋在冰面上滑行時一樣順暢。
但地板就不一樣了,無論用冰刀摩擦多少次,地板上都不會出現水,當然無法讓冰刀和地板之間的摩擦力減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