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一年之計在于春。新春前后,國內成品油市場量價齊升,為全年市場旺熱打開了良好局面。展望全年,疫情過后經濟和民生全面恢復,國內成品油市場將走出萎縮低谷,出現明顯反彈。
消費潛力充分釋放,汽油增速重歸兩位數水平。與疫情前相比,三年間汽油車保有量增長26%,汽油消費群體數量大幅擴展。但電動革命仍在加速,強化對汽油增量用戶的分流。2023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延續,有望推動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850萬輛,銷量滲透率將向上突破30%。所幸居民跨區出行需求增加,混動在新能源車銷量中的占比達到22%,較上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適度減緩了汽油的替代速度。疊加考慮當前國際油價總體高位會抑制部分消費,2023年汽油消費增幅將在15%以上。
國內外航空通航增加,煤油消費量高速反彈。防疫措施優化以來,搶經濟動能帶動商務航空出行先于私人出行恢復,國內航線恢復程度好于國際航線。隨著國際通行管控進一步放寬,航煤需求還有進一步增長動力,全年消費增幅在60%以上。
多數用油行業需求增長,柴油消費規模仍能持穩。疫情三年也是逆全球化的三年,糧食安全日益重要。在此驅動下,我國農作物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連年增長,農業機械化率持續提升,農業用油需求年均增長2%。搶經濟、保交樓,將推動建筑及其上下游行業受益,工業生產與運輸需求將改善。但外需承壓將壓減部分港口水運柴油需求。總體上,柴油需求仍能保持穩定。
新產能負荷逐漸爬坡,資源供給更加充裕。疫情過后,全行業負荷均價回升,盛虹石化、廣東石化等新產能負荷將逐漸提高,全年資源增量預計超過3500萬噸,資源過剩程度較2022年微幅增長,但仍處5年來較低水平。
行業秩序由亂到治,持續向好調整。一方面,有關部門對成品油消費稅監管更嚴格,配合金稅四期試點推廣,行業偷漏稅難度加大,部分基于稅費的不對稱競爭將大為減少,行業秩序更公平。另一方面,柴油列入危化品管理,不僅將大大提升行業的安全運行能力,而且將迫使部分缺少油庫設施的貿易企業退出,單純轉手貿易的投機行為減少,有利于平抑價格短期驟然波動。
總體來說,疫情過后國內成品油市場將明顯回暖,市場秩序更加公平,煉油企業應該把握當下機遇,推動經營業績再上一個臺階。對于煉化企業來說,應按需設定加工負荷,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過去三年,消費屬性油品需求萎縮,柴油需求總體穩定,全社會消費柴汽比再次升到1.2以上,創五年新高。疫情過后,汽油、煤油快速反彈,消費柴油比存在下行動力,煉化企業應當順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對于批發貿易企業來說,可以抓住柴油納入危化品行業的契機,充分發揮儲運設施優勢,以更大力度下沉輻射層級,與更多零散需求的小微終端建立業務渠道,擴大層級利潤來源。對于加油站行業來說,隨著稅費漏洞逐漸扎緊,資源購進價格面臨整體上浮趨勢,需要抓住契機積極鎖定優惠資源來源,重視供給穩定性,降低購進成本。同時,要加大對個人客戶的服務和營銷,積極把握汽油需求快速反彈契機,鎖定客戶黏性,擴大并鞏固經營基本盤。
責任編輯:曲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