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我們必須堅決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細各項政策,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努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和安全水平,建成結構更高端、發展更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根基,只有不斷壯大實體經濟,才能有效釋放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潛力,真正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要深入實施技術改造行動,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鞏固提升全產業鏈優勢,引導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加速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邁進,有效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產業創新迭代,主動深化與全球產業鏈緊密聯系,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引擎。
關注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實體經濟發展,本期《當代縣域經濟》“特別關注”欄目以記者現場報道的方式,深度解讀了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在優勢產業高端化上做文章,在傳統產業新型化上下苦功,在新興產業規模化上求突破,全力打造中醫藥大健康、新材料制造、服務外包三個百億產業集群,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創新探索。“典型案例”圖文并茂地展現了四川省巴中市建圈強鏈,拉動工業主引擎,突破發展文旅康養首位產業,培育壯大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全力構建“三集群、兩基地、縣域1+1產業”現代工業體系,形成集群集聚、差異發展、優勢互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工業空間格局,加快革命老區后發趕超振興發展的生動實踐;展示了四川省攀枝花釩鈦高新區打造釩鈦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著力構建以釩鈦新材料和清潔能源為主導帶動的“2+3”產業體系,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典型經驗。
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以實體經濟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們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要尊重產業發展規律,營造產業生態環境,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產業布局,增強集聚效應,確保經濟行穩致遠。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