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耀乾
皇甫謐是我國古代著名學者,在醫學、文學、史學、哲學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在針灸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并被譽為“針灸鼻祖”。
皇甫謐的養生思想
皇甫謐在長期與嚴重的風痹癥和服食寒食散后遺癥的自我調理治療中,認真研究《黃帝內經》《金匱要略》《難經》等醫學典籍的診療與養生思想,積累了豐富的養生經驗,我們可以從其現存的《針灸甲乙經》《玄守論》等著作中,一窺皇甫謐的養生思想。皇甫謐的養生思想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養生要因人而異。中醫學、養生學一貫倡導養生要因人而異。皇甫謐在繼承祖國傳統養生理論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利用個體的不同差異來進行調理治療,他在《針灸甲乙經》三部九侯第三中指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后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這就是說,無論是治病還是養生,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癥下藥。
養生要因時而變。世間有春夏秋冬四時,皇甫謐認為“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而治,相逆則亂”。因此,養生要遵循五行、四時變化,以此調節喜怒哀樂等精神性活動,并保持相對平衡、有規律的生活方式,這樣能調節陰陽,使病邪無法侵入人體,以此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養生要順應自然。中醫學理論認為,人所吃的各種食物含有不同的味道,在進入人體后,會隨著自身的“喜好”而深入到相對應的內臟,這對于患有不同疾病的人來說,所產生的影響也各有不同,因此皇甫謐主張進行食療,以食物的“五味”對身體的臟器進行調節,這樣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制約康養產業發展的問題
近年來,在傳承發揚國醫針灸文化和康養產業開發方面,甘肅省、平涼市及皇甫謐故里靈臺縣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康養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康養產業發展上推動力不強,缺乏有力支撐;在中醫中藥產業培育上缺乏新亮點,帶動力不強;中醫針灸人才缺乏,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特別是鄉村和社區針灸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給中醫針灸的推廣和普及造成了被動。這些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財力有限,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建設進展比較緩慢,目前,仍然停留在規劃編制等前期工作上,中醫發展的基礎設施簡陋,診療保健器械短缺,服務能力不夠完善,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開發的硬件優勢不明顯,導致中醫藥文化資源優勢尚未得到全面發揮。二是受投資政策環境、交通、配套機制、土地征用等因素影響,企業投資意愿不堅決,招商引資效果不明顯,招引大企業、大集團的難度很大,加之中醫、中藥產業投資期較長、投資回報率較低,以上因素導致企業投資熱情不高。三是產業鏈條延伸不長,除農業觀光產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外,中藥材種植、休閑娛樂、養生保健等其他相關養生產業均處于起步階段,投資少、規模小、鏈條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勢頭尚未形成。四是在宣傳推介上力度還不夠大,影響力還不夠大,皇甫謐養生品牌效應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康養產業做大做強的創新路徑
今后,要圍繞傳承發揚國醫針灸文化做大做強康養產業這一主題,以建設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為目標,按照“傳承弘揚,深度開發,高效整合,打響品牌,產業開發”的基本原則,推動皇甫謐文化資源開發與養生養老服務、旅游產業融合式發展,把皇甫謐國醫針灸文化轉化成產業鏈條,形成經濟優勢。
宣傳推介“針灸圣地、養生靈臺”,構筑文化品牌。皇甫謐是世界文化名人,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針灸是甘肅省響亮的文化名片,也是皇甫謐故里靈臺縣在國內外最響亮的一張名片,要打響“針灸圣地、養生靈臺”這個品牌,弘揚皇甫謐文化和中醫養生文化,深入研究皇甫謐文化和中醫養生文化的理論體系,搜集整理推廣皇甫謐針灸養生方法,堅持定期舉辦《針灸甲乙經》學術思想傳承國際研討會和皇甫謐文化活動,經常開展高規格、高層次的瞻仰拜謁和學術研討活動,在國內外掀起皇甫謐研究熱、針灸養生熱。同步挖掘整理中醫養生文化,開發古商周文化,豐富皇甫謐中醫養生文化內涵。在各級文化活動中加入皇甫謐中醫養生文化元素,組織編排皇甫謐系列精品節目,制作一批宣傳皇甫謐中醫養生文化的影視、圖書資料,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介。
落實“一核三極五片區”規劃,加快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建設。根據《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總體規劃》,按照“一次性規劃,分年度建設,中心區帶動,整區域推進,市場化運作”的基本思路和“一核三極五片區”的規劃布局,對產業園區進行科學合理選址,建立產業園區用地規劃管控制度,探索用地分類管理方式,建立符合養生、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特點和要求的土地利用與管理制度,為產業園區建設區域土地使用提供保障。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使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更具影響力和吸引力。
做好生產性投資和生產性社會投資。以健康養生為主,發展針灸新技術,挺進針灸醫學前沿,發揮針灸養生作用,在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神經、精神等疾病治療方面發揮醫療、理療、養生保健等獨特作用。建辦皇甫謐國醫養生館,開展以經絡技術為主的減肥、美容、情緒調節以及熏蒸、推拿、捏脊、刮痧等養生保健服務。建辦治未病中心,引入疾病快速檢測設備,對客源進行未病診治,分類給予健康指導。建辦慢性病后續中醫醫療中心,對在醫院住院時間較長,超過半個月的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骨關節病等進行后續治療。建辦中醫針灸日常調理中心,針對針灸效果較好的風濕性骨關節病、腦血管后遺癥、心因性疾病進行治療。
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康養旅游文化融合發展。制定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積極探索創新,將康養產業發展與文化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將中醫針灸養生元素與旅游“吃、住、行、游、購、娛”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共同開發,整體推進。要通過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的規劃建設,大力開發中醫藥文化旅游項目。先期建設皇甫謐田園休閑小鎮、皇甫謐針灸養生院、皇甫謐針灸文化主題酒店,建成集酒店、養生、旅游等為一體的養生旅游綜合服務體系。將古靈臺、荊山公園、皇甫謐文化園等歷史文化景點連接起來,連點成線,建成集文化旅游、針灸養生為一體的專線。把皇甫謐文化園作為核心,通過招商引資、轉讓、租賃等方式,切實盤活文化園資產,進行綜合開發。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注入針灸養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推薦皇甫謐文化。在對外宣傳過程中,突出皇甫謐文化這一核心,把中醫針灸養生與文化旅游充分整合,實現捆綁式宣傳。開發以針灸保健為主的旅游紀念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通過針灸養生、文化旅游產業的大開發,帶動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使中醫針灸養生與文化旅游最終實現有機融合,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重要驅動力。
積極探索創新,形成齊抓共建活力。一要統籌協調,加大投入。隨著皇甫謐文化的深度挖掘及產業園區的發展,產業鏈條已經延伸到教育、文化、衛生、旅游、農業、林業等多個方面,涉及多個部門和行業,因此,要建立一套科學的協作機制,采取靈臺縣政府主導,產業園管委會統籌協調,各鄉鎮、各部門充分履行職責的方式推動發展。要堅持系統觀念,樹立一盤棋思想,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二要出臺政策,招商引資。堅持政府為主導、企業化承載、市場化運作的原則,著力解決招商引資融資難題,進一步增強園區對企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要不斷探索創新,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大力爭取項目支撐,廣泛吸納民間資金,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投入機制,為皇甫謐中醫針灸養生產業園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本文系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2021YB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