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 何志媛
2月23日,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網中心營配專責李肖通過營配貫通數據質量監控可視化平臺,完成了冀北電網線路、配電變壓器的設備檔案和配網設備拓撲關系狀態核查,核查表明,冀北公司營配貫通基礎數據水平達99.12%,用戶資源一致率達99.43%,臺戶關系一致率達98.86%。
2022年,在冀北公司統籌指導下,智能配網中心立足“提升系統間數據一致性、系統數據與現場數據一致性”目標,依托營配貫通數據質量監控可視化平臺三期建設,通過貫通管理流程、提升治理精度、驅動基層效能,服務公司營配工作質效逐年攀升,為電網數字化轉型積累了典型經驗。
融合貫通 優化管理流程
營配管控涉及業務點多面廣,對上承接主網業務,對下連接用戶,如果某一環節出現異常,基層工作人員需手動分析數據、查找問題并實施整改,嚴重制約工作質效。
智能配網中心以此為攻堅點,2022年,自主研發升級營配貫通數據質量監控可視化平臺,通過與數據中臺進行數據接入,打破了營銷業務應用系統、設備(資產)運維精益管理系統等專業壁壘,以數據融合分析這一強大功能,識別各類業務運行異常問題,一鍵生成智能診斷和治理策略,幫助基層快速鎖定問題、加快問題整改。
“這個平臺就像營配業務的‘全科醫生。”據智能配網中心營配業務管控主管王之昕介紹,該平臺匯聚營銷、設備等專業的數據指標,構建了分層級配網數據全景可視化展示板塊,能夠自動挖掘臺戶關系不一致、配網設備拓撲關系異常、高損負損等40余項異常問題。
實踐證明,依托該平臺建設成果,輔助冀北五地市公司累計治理416萬余條日常新增問題數據和96萬游離戶等專項問題數據,將營配運行整體管控效率提升至原來的4倍,實現營配基礎數據貫通率提升2.43個百分點。
緊盯關鍵 提升治理精度
在近三年營配管理支撐工作中,智能配網中心發現,基層供電所臺區基礎數據不準確、問題處理效率低等線損問題成為制約營配數據質量提升的關鍵要素。
智能配網中心突破傳統模式,明確“營配貫通+線損治理”工作思路,依托營配貫通數據質量監控可視化平臺建立分級分類機制,優化異常問題工單管理專區,打造合并派單新模式,提升高負損線路和臺區線損異常情況的處理優先級,并通過聯動五地市組建‘供電所、班組、小組三級微信群及定期開展線損波動臺區的現場核查與線上指導,實現線損監控和治理全流程實時、精準和高效。
“以前,我們是被工單‘牽著走,經常因為不同種類異常的工單重復前往同一臺區現場排查,現在只要通過平臺異常問題工單管理模塊,以臺區為單位整合在同一張工單內派發,我們只需要跑一趟現場,就能核查所有異常并進行治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令秦皇島公司營銷專責趙浩舟干勁十足。
共享共建? 驅動基層效能
“平臺知識庫專區成為我們班組開展工作必不可少的‘秘密武器,通過培訓和實操,工作流程一目了然,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營配貫通數據質量監控可視化平臺獲得承德市營配專責張磊的稱贊。
2022年,智能配網中心以營配貫通數據質量監控可視化平臺為載體,打造基于電力數據治理與服務專區的線上知識庫,通過網省動態、業務探索、典型經驗、公文公報等九大專欄模塊,建立“實際、實用、實效”的數字化多維知識庫共享體系,幫助基層實現隊伍工作素養和作業規范的“雙提升”。
目前,該專區已累計收錄各網省營配動態27篇,數據治理常見案例23篇,營配融合業務探索3篇,以及專業分析報告6篇,打造操作手冊、業務流程體系圖和短視頻等多項數字化服務產品,實現基層營配相關知識一鍵檢索定位,助力基層日均減少工單處理2小時以上,作業效率提升60%,獲冀北五地市一致認可。此外,智能配網中心基于該專區與地市共同打造的30余項創新成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智力“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