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彭志萍 周淼葭
川中盆地腹心,陳毅元帥故里。
這里是四川省樂至縣,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平原經濟區、成都都市圈“三區疊加”之地,被評為成渝經濟區最具投資潛力十強縣、四川最具投資價值城市。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樂至縣身處其間、承接其勢、共享其利,必將受到成渝兩地更多的輻射和帶動,加速崛起。

俯瞰樂至縣城 樂至縣委宣傳部供圖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對于一直沒有高鐵的樂至來說,隨著去年9 月、11 月,成達萬、成渝中線兩條高鐵相繼開工建設,無疑是爆出了“王炸”,將自此迎來“雙高鐵”時代。
“從來沒想過,高鐵會修到家門口,還一修就是兩條線!”樂至縣南塔街道大石包村的村民感慨萬分,以前羨慕別的城市有動車有高鐵,現在則期待著自己城市高鐵建成那一天。
兩條高鐵線路同時選中樂至,并非巧合。打開地圖,如果要從成都春熙路到重慶解放碑畫一條直線,樂至縣城正好在這條直線的“黃金分割點”上,渝蓉、遂資眉、成資渝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也只有50 公里,區位優勢顯著。
4 月6 日,《當代縣域經濟》記者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樂至高鐵車站,現場正在場平和澆筑地基。未來,兩條高鐵線路將在此交會,車站將雙線共用。建設現場,塵土飛揚中是一輛輛挖掘機、運輸車來回穿梭,繁忙中卻依然顯得秩序井然。
“隨著雙高鐵時代來臨,沿著成渝中線高鐵,樂至半小時可到成都、1 小時可達重慶;沿著成達萬高鐵,樂至半小時可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1 小時可達重慶萬州。這對樂至來說,意義深遠。”中鐵上海局成達萬高鐵4 標黨工委書記王慶向記者介紹說,成達萬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477 公里,設計時速350 公里,線路建成后,對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成達萬高鐵線在樂至縣境內線路全長30.63 公里,樂至縣實現高鐵“零的突破”。
不僅如此,“雙高鐵”建成后,樂至北上北京、東出上海、南下廣州均可實現朝發夕至,發展勢能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而這背后,是樂至在成渝中部的加速崛起。

成達萬、成渝中線兩條高鐵相繼在樂至縣開工建設 樂至縣委宣傳部供圖
“雙高鐵”落地之前,是樂至頗具前瞻的大局規劃。兩條高鐵線帶來的不僅僅是一處來來去去的站點,基于此,樂至縣委縣政府早在2021 年就啟動謀劃高鐵新城項目。這個詞在當時很陌生,樂至縣明確提出要再造一座產業新城,將培育發展商貿、會展、零售等項目,集金融商務服務、總部集群、高端居住于一體。
與此同時,圍繞高鐵新城業態、生態、文態,適時啟動2 公里望城大道東延線建設項目,打通“站城”主動脈,規劃約30 公里城市環線(三環路),連接主城區與高鐵新城的“主干”,謀劃15 公里高鐵新城路網建設項目,策劃包裝1200 畝楊家橋濕地公園,努力提升城市承載力。
毫無疑問,“雙高鐵”給樂至帶來了發展的契機,更將為樂至高質量發展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清潔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而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載體。
“人民電業為人民。”這是記者在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壓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樂至縣良安鎮1000 千伏變電站建設現場看到的標語。標語前面,是占地面積相當于30 多個足球場的項目現場,國網四川電力參建人員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樂至縣將特高壓建設項目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工作,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建設協調工作組,明確專人專班跟進,建立了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向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做好樂至縣境內特高壓交流工程建設項目服務工作的通知》,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強保障。
樂至縣良安鎮黨委書記代兵告訴記者,工程變電站建設選址良安鎮,他表示鎮政府一定會全力配合,提供保障,做好服務。
說到做到。因變電站工程建設需要,良安鎮將拆遷近130 戶。群眾最開始不理解不支持,通過當地政府細致的溝通工作做下來,如今已全部簽約,而基層干部也在與群眾一來二往的交流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將新建四川甘孜、天府南、成都東和重慶銅梁4 座特高壓變電站,變電容量2400 萬千伏安,新建雙回特高壓線路658 千米,計劃于2025 年投運。在資陽市境內投資約60 億元,其中,在樂至境內投資約30.6 億元(變電站投資約23.6 億元,線路投資約7 億元),新建成都東1000 千伏變電站1 座,地址位于良安鎮全勝社區羅家溝村,占地面積319 畝;新建天府南—成都東1000 千伏線路,途經高寺鎮、中天鎮、大佛鎮、良安鎮4 個鄉鎮,共計30.708 公里。
“川西地區電量富余,川東中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我們既要打‘保供戰’又要打‘消納戰’。”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該項目執行經理馮躍說,川西地區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現有的外送通道已滿載運行,亟需新增通道。“川渝工程”建成后,西南電網的主網架電壓等級將從500 千伏提升至1000 千伏,可進一步提高四川省內“西電東送”的能力,既滿足川西地區清潔能源高效送出的需求,也能提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供電保障能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樂至縣長久以來都存在著高中大班額、高考綜合改革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資源緊缺問題,提檔升級高中教育辦學條件,提升全縣普通高中辦學水平,進一步優化布局高中教育資源,形成集公辦普通高中、民辦普通高中、公辦職業高中于一體的高中教育資源集聚區,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當務之急。
樂至縣玉龍教育產業園應運而生。
記者來到產業園選址所在的望城大道南段東側,看到現場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去年9月開工以來,施工單位克服種種困難,千方百計加快建設進度。短短半年,記者看到宿舍區、藝術綜合樓、行政綜合樓、1 號大門主體結構已經完成,1、2 號教學樓正在進行抑塵施工,教學廳地下室同時進行技術施工,總的主體結構完成了60%左右,預計主體結構在今年6 月底完成,速度不可謂不快。
新校區在設計上則突出內斂莊重,選用新中式風格,體現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蘊和文脈傳承。為此,規劃將“樂中十景”(一坪一路一亭一池三園三廣場)全部移植到新校區,特別是圖書館,將以仿古建筑“樂陽書院”呈現,3幢教學樓紅園、綠園、桂園以“品”字形布局,寓意“立德樹人、修養品行”。
樂至縣教育局工作人員江金龍介紹說,產業園占地面積248 畝,總投資9.9 億元。其中,教研中心31 畝,建筑面積20700 平方米;樂至中學新校區占地217 畝,建筑面積116380 平方米、運動場35900 平方米。新校區建成后將新增教室90 間,功能室39 間,學位4500 個,滿足3000 名學生在校住宿,4500 名學生餐飲需求。基本上能服務全縣學生,輻射周邊縣區,推動樂至教育高質量發展。

樂至縣玉龍教育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 周淼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