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同學們,若是在鳥中選美,你們會提名誰?孔雀?鸚鵡?火烈鳥?這些鳥兒都以羽毛艷麗取勝。但是,大家可別忘了,除了濃艷之美,還有素雅之美。這么一來,白鷺絕對榜上有名!白鷺身姿優美,亭亭玉立,羽毛雪白,纖塵不染,總是趁著和風晴日,或從容漫步于漠漠水田之間,或輕盈翩躚于江湖沼澤之畔,為如詩如畫的山水增添了一抹靈動。
動物名片
白鷺
科屬:鷺科,白鷺屬。
特征:中型濕地水鳥,羽毛純白,主要以魚、蝦、蟹以及軟體動物為食;在繁殖季節,頭部會長出兩根飄帶狀羽毛,長10~15厘米,叫作繁殖羽;因繁殖羽形如絲帶,所以古人又稱白鷺為鷺鷥。
用途:觀賞;科學研究。
│詩詞賞析│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宋]蘇 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這首詞是蘇軾擔任杭州通判的時候,與著名詞人張先同游西湖時所作。上片側重于寫美景:西湖南邊的鳳凰山下雨后初晴,風吹清水,漣漪陣陣,映現晚霞,明麗非常;湖中的一朵荷花過了盛開的時刻,依舊姿態美妙;不知從哪里飛來兩只白鷺,停留在挺拔的荷葉之間,它們似乎也和詞人一樣,有著愛慕荷花的心意。下片側重于寫音樂:蘇軾等人正在為自然風光所陶醉的時候,耳邊忽然傳來一陣哀戚的箏聲,樂調中含著痛苦的感情,讓人覺得仿佛是在聆聽湘水女神的彈奏;一曲終了,眾人轉頭想尋覓演奏者,卻找不見人影,只見幾座青峰靜靜地矗立在岸邊。全詞情景交融,將西湖美景與幽人樂調隨文字展現在讀者的目前、耳中,令人恍如身臨其境。
│典故鏈接│
白鷺修長的羽毛迎風飄揚,是自然界一道美麗的風景,但這種優美身姿也給它招來了殺身之禍。古時候,人們常常捕殺白鷺來獲得它的長羽毛“鷺羽”。這些羽毛被人拿在手上舞蹈,用來進行祭祀儀式,稱為“振羽”或“振鷺”。《詩經》中有好幾首詩寫到這一現象,比如《周頌·振鷺》的“振鷺于飛,于彼西雝”,《陳風·宛丘》的“值其鷺羽”,《魯頌·有駜》的“振振鷺,鷺于飛”等。
主持人
石潤宏,文學博士,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師,主要著作有《古詩詞里的動物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