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我正坐在陽臺的椅子上悠閑地享受自己愜意的暑假時光,同學打來電話,說他要和幾個伙伴來我家玩兒。
放下電話,我立刻開始忙活。收拾好房間,我又端出橘子,放在沙發前的茶幾上,再擺好新拆的紙巾。
這時,敲門聲響了起來。我打開房門,把同學們迎了進來。大家都進來后,我才發現除了自己熟悉的幾個同學外,來的客人里還有一個我平時很少接觸的男生。
我熱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吃東西。在和他們七嘴八舌的交談中,我才知道,那個男生是他們在來的路上偶遇,臨時邀來的。
大家一邊吃橘子一邊聊天,我卻發現坐在角落里的那個男生手里空空如也。這時,茶幾上的盤子已經空了,我忙把自己的橘子掰成兩半,走過去把半個橘子放到他手里,半開玩笑地說:“真是不好意思,家里就這些橘子了。來,咱倆勻著吃!你第一次來我家,可以享受和主人分享的貴賓級待遇,那幾個家伙總來,就沒有這待遇了!”
大家都被我給說樂了,剛才有些尷尬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輕松愉快起來,那個男生也樂了。
我們很快便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可是聊了一會兒之后,我發現情況又有點不太對勁兒——那個男生平日在班里就不太喜歡說話,第一次來我家又有些緊張,所以不管大家說什么,他都不參與,只是有些不自然地坐在沙發上,一會兒換一下姿勢,一會兒盯著腳上的拖鞋看,被冷落的感覺特別明顯。
我想了想,立刻過去和他聊天,問他平時都有什么興趣愛好,愛看什么書。經我這么一問,他也漸漸打開了話匣子。剛開始的時候,他還顯得有些緊張,但是說著說著,他便徹底放松下來,很快就融入到了我們的圈子里,和大家愉快地聊了起來。
那天,我們聊了很長時間,大家越聊越開心,尤其是那個男生,看上去比誰都快樂。從那之后,那個男生就經常和我們一起玩兒,成了我們的好朋友。
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始了。在一堂語文課上,語文老師對我們說:“暑假我讓大家寫的記事作文,咱們班有一個同學寫得非常好,很真實,很能打動人心。下面我就讓這個同學來念一下自己的作文。”
班級里有幾個同學的作文一直寫得很好,我們都小聲猜測會不會是他們中的一個。但大家吃驚地發現,老師拿著作文本走到了那個第一次去我家的男生身旁。這次作文寫得最好的竟然是從沒被語文老師夸獎過的他!大家都很納悶,因為這個同學文筆確實一般,這次怎么會突然得到老師的稱贊呢?
隨著男生的朗讀,大家逐漸將目光投向了我。原來,他在作文里寫的正是暑假里去我家的事。我先是驚訝,后來被同學們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接下來就全是感動了。
那個男生從小父母離異,他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因為沒有什么特長,長相普通,性格又比較內向,所以他經常遭到同學們有意無意的冷落。那次在我家,我對他的關心讓他非常感動,第一次從心底里感受到了溫暖。從那之后,他的性格開朗多了,因此人際關系也變得融洽了不少。
在作文的末尾,他鄭重地向我表達了謝意。作文朗讀完,同學們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之中。隨后,教室里突然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語文老師輕輕擦了一下眼角,也跟著大家鼓起了掌。
那天的掌聲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回蕩在我的心里。這掌聲讓我牢牢記住了一件事:任何時候,都不要讓別人感到被冷落!因為,你付出的溫暖和善意,也許會改變一個人對待生活甚至人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