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菱
暑假,我到鄉下表姑家做客。表姑家依山傍水,門前有一片菜園,園子里專門圈出了一塊地,用來養雞鴨。
我剛到表姑家,就有一只小羊蹭到我身邊,輕輕舔著我的小腿。這是一只米色的小羊,清澈的黑眼睛特別有神。
我有點害怕。表姑告訴我,它叫大米,不咬人。我壯著膽子拍了拍它的頭,輕聲問道:“大米,你是想吃東西嗎?”大米“咩咩”叫了兩聲,似乎是聽懂了我說的話。于是,我挑選了一些綠油油的菜葉子喂給大米。可大米吃完后還不罷休,追著我叫個不停。我被它追得氣喘吁吁,只好跑進屋里,關上門,將大米拒之門外,這才有了喘息的機會。
過了一會兒,我見門外沒了動靜,便悄悄跑了出來,將汗濕的襪子搭在樹旁的一個小鐵絲架上。吃完午飯后,我到院子里玩兒,忽然發現我的襪子少了一只。我四下搜尋,猛然發現大米的嘴里好像在嚼著什么東西。那不正是我的襪子嗎?!我“撲哧”一聲笑了,喊道:“大米呀,你吃什么不好,非得吃我的臭襪子呢?”而大米卻不以為意,將嚼爛的襪子吐在地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
睡醒午覺,我搬出一張小木凳,坐在樹蔭下,津津有味地看起書來。正當我看到精彩章節時,突然感覺背后有人拉我的衣角。回頭一看,又是大米!我尖叫著:“大米!”我攥住衣角,使勁兒從大米的嘴里往外拔,大米卻氣定神閑,不慌不忙地往后拉,“嘶啦”一聲,衣角被扯下來一小塊兒,大米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看著大米那沾沾自喜的神情,我真是哭笑不得。
一只還沒有長角的饞嘴小羊,讓我在鄉村做客的時光美好又難忘。它沒有把我當作從城里來的“客人”,而是它最熟悉的“朋友”,總是和我黏在一起,不離左右。我上廁所時,它在門外守著;我吃飯時,它在背后坐著;我在院子里散步時,它一會兒跑在我的前面,一會兒在后面追我……
幾天后,我回到了城里,但那只叫“大米”的小羊,至今還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指導老師:周瑩)
漂亮的外表、滑稽的模樣、可愛的神情……小作者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慧眼,她緊扣大米“貪吃”這一中心,巧妙選材,通過兩個具體片段的描繪,將大米的“貪吃”,刻畫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文章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語言生動,細節傳神,結尾卒章顯志,表達了自己對鄉村生活的留戀,對大米的思念。
(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