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我們大腦的長時段記憶中,好消息總比壞消息晚到12秒!
試想一下,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因為夾雜在一堆正面評論中的某個負面評論而感到痛苦。一點壞的因素都會像洪水一樣,輕而易舉地沖垮快樂的小屋,這說明我們天生就對壞消息非常敏銳,而對好消息相對遲鈍。
這并不是我們主觀的錯,一切都源于大腦的消極性偏見。協助我們辨識面部表情的器官位于大腦區域中的杏仁核,它是產生情緒、識別情緒和調節情緒的腦部組織。研究表明,杏仁核中三分之二的神經元都是專為處理負面消息而配備的,以便我們及時對壞消息做出反應,并將它存放于長時段記憶中。相比之下,好消息則要12秒才能從臨時記憶轉換為長時段記憶。
同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對好消息的喜悅持續時間不會很久,而壞消息有時不僅會在白天讓人提不起精神,還會悄悄潛入我們的夢境,糾纏不休。這是因為,相較于正面信息而言,我們處理負面信息的能力要快速、徹底得多,由此壞消息對我們的影響也就更加持久。相反,人們很快就會適應好消息,同時會產生更高的期待,從而降低喜悅感。因此,好消息如煙霧一樣很快散去,壞消息卻總如噩夢一般如影隨形。(摘自《格言》 歐陽晨煜/文)